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正交法优选绞股蓝皂苷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正交法优选绞股蓝皂苷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作者:林硕,高学玲,岳琳娜,岳鹏翔,LINShuo,GAOXue-ling,YUILin-na,YUEPeng-xiang作者单位:林硕,高学玲,岳琳娜,LINShuo,GAOXue-ling,YUILin-na(教育部、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合肥,230036),岳鹏翔,YUEPeng-xiang(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漳州,363000)刊名:中国食品添加剂英文刊名:CHINAFOODADDITIVES年,卷(期):2009,(2)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15条)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19862.陈震绞股蓝在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研究1991(04)3.陈书坤绞股蓝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和分布1995(04)4.徐珞珊中国药材学19905.郑虎占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四卷)19956.黄萍.陈竞龙绞股蓝皂甙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血脂、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02)7.周亮.许玉萍绞股蓝总皂甙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8(02)8.刘青青.吴景东绞股蓝提取液对自然衰老影响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6)9.张青蓓.马俊江绞股蓝总皂苷对NCTC11637株HP延缓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期刊论文]-1999(03)10.娄佳宁.周曾同绞股蓝总甙对金地鼠颊囊白斑癌变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化学预防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8(04)11.陈几香.张建国绞股蓝总皂苷保肝作用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业2007(13)12.周俐.叶开和绞股蓝总苷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01)13.刘欣.叶文才绞股蓝的化学成分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01)14.郑坚雄.胡文梅绞股蓝总皂甙中原2α-羟基人参二醇皂甙分离和鉴定[期刊论文]-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03)15.方遒绞股蓝总皂苷的提纯及含量测定1998(03)相似文献(2条)1.期刊论文林硕.岳琳娜.高学玲.岳鹏翔果胶酶提取绞股蓝皂苷的工艺研究-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4)为进一步研究绞股蓝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利用果胶酶提取绞股蓝皂苷,本文分析了不同酶用量、不同pH值、不同酶解温度、不同酶解时间对绞股蓝皂苷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利用正交法优化该提取工艺,然后按此工艺条件进行提取后,采用水浴加热提取和灭酶,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考察了加热后绞股蓝皂苷得率的变化情况.最终确定果胶酶提取绞股蓝皂苷的最佳工艺为:果胶酶用量为0.55%,pH值为4.0,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90min,高温灭酶提取16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皂苷得率达7.4201%,在常规水酶法提取基础上增加了9.414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764%,提取结果稳定,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2.期刊论文张慧丽.靳宝峰.李玉.刘宏生.ZHANGHui-li.JINBao-feng.LIYu.LIUHong-sheng正交法提取绞股蓝总皂苷及对Tcell免疫作用的研究-辽宁化工2006,35(7)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确定绞股蓝总皂苷的的最佳条件及抗氧化作用.采用L4(3)4确定甲醇浓度,回流时间,甲醇用量,回流次数;用最优方案大量提取绞股蓝总皂苷做豚鼠E-花环实验,镜下观察花环的形成率.通过实验得到绞股蓝总皂苷的的最佳条件:8倍量(16mL)80%的的甲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h;最高花环的形成率为27.5%.本文链接:授权使用:江苏大学图书馆(wfhyjs04),授权号:7966dac3-e896-4572-bdc9-9de301622186下载时间:2010年8月31日
本文标题:正交法优选绞股蓝皂苷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9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