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个人收藏整理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目录21总则.................................................................................32术语定义...........................................................................33基本规定...........................................................................44.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制备及运输........................55混凝土施工.......................................................................86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1131总则1.0.1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预计会因温度和收缩引起混凝土体积变形而产生有害裂缝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1.0.3本规范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和水工大体积混土工程施工。1.0.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定义2.0.1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体积大于1000m3,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工程,都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2.0.2跳仓施工法在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将超长的混凝土块体分为若干小块体,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法。2.0.3温度裂缝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收缩作用,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所产生的裂缝。2.0.4永久变形缝将建筑物(构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永久留置的预留缝。2.0.5竖向施工缝因技术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浇筑时,当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事先确定而留置在适当位置的垂直方向的预留缝。2.0.6水平施工缝因技术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浇筑时,当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事先确定而留置在适当位置的水平方向的预留缝。2.0.7温度应力当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42.0.8收缩应力当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2.0.9温升峰值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温升达到最高温度时的值。2.0.10里表温差混凝土浇筑体中心与混凝土浇筑体表层温度之差。2.0.11降温速率处于散热条件下,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度到达温升峰值后,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幅度。2.0.12入模温度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入模时的温度。2.0.13贯穿性裂缝贯穿混凝土全截面厚度的裂缝。2.0.14绝热温升假定混凝土处于绝热状态,混凝土内部某一时刻温升值。3基本规定3.0.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3.0.2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设计与施工单位应密切配合。3.0.3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设计除应满足设计规范及生产工艺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宜在C25~C40的范围内,并可利用混凝土60天或90天的后期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评定、工程交工验收及混凝土设计的依据;2.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配筋除应满足结构强度和构造要求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配置承受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及控制温度裂缝开展的构造钢筋;3.当大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4.设计中应尽可能考虑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的技术措施。5.设计单位应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提出温度场和应变的相关测试要求。3.0.4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应根据需要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验算,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温控的技术措施。一般情况下,温控指标宜不大于下列数值: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绝热温升值最大值为45℃;5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为30℃;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为2.0℃/d。3.0.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必须做好各项施工前准备工作,并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如高温、寒潮等)。必要时,应增添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冬期施工时,尚应遵守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有关规定。4.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制备及运输4.1一般规定4.1.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在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结构构件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绝热温升值的原则。4.1.2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除应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外,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运输距离、运输设备、供应能力材料批次、环境温度等调整预拌混凝土的设备参数;以保证入模混凝土硬化后符合设计要求。4.2材料4.2.1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用水泥应符合下列国家标准(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要求;2.水泥应优先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当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延缓水化热的释放;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7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3.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水泥的铝酸三钙(C3A)含量不应大于8%;4.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罐温度不应大于60℃。4.2.2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4.2.3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外,应符合下列规定:1.细骨料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应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当含泥量超标时,应在搅拌前进行水洗,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1%,非碱活性的粗骨料;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4.2.4作为改善性能和降低混凝土硬化过程水泥水化热的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和高炉粒化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粉煤灰》6GB1596、《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掺加适量粉煤灰或高炉粒化矿渣粉替代部分水泥,从而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不过粉煤灰用量不宜大于掺加的减水剂用量,以防止混凝土对流动性造成不利影响。研究表明:等量替代10%的水泥,可使水化温升值下降6%左右,替代20%的水泥,可使水化热温升值下降10%~15%,替代30%的水泥时温升值下降20%~25%。高炉粒化矿渣粉的温升值基本与粉煤灰相同。4.2.5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4.2.6外加剂的选择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通过水泥适应性和实际效果实验确定;2.必须考虑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3.慎用含有膨胀性能的外加剂;4.对耐久性要求较高和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4.2.7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不得使用海水和污水。4.3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4.3.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JGJ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确定利用混凝土60天或90天后期强度时,可以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设计依据;2.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应低于160±20mm;对强度等级在C25~C40的混凝土其水泥用量宜控制在230~450kg/m3;3.拌合水用量不宜大于190kg/m3;4.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耐久性要求确定;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50%;两种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50%;5.水胶比不宜大于0.55;6.砂率宜为38~45%;7.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4.4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及运输4.4.1混凝土的制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优先选用商品化的预拌混凝土,其质量除应符合《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并满足施工工艺对坍落度损失、入模坍落度、入模温度等的技术要求;2.在混凝土制备前,除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外,必要时应进行如水化热、收缩、泌水量、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3.当采用自备搅拌站时,搅拌站、场应尽量靠近混凝土浇筑地点,以缩短水7平运输距离;4.当炎热季节进行混凝土搅拌工作时,要尽量采用低温水或者冰水进行搅拌,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5.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应设立专门的原材料贮存地点,对原材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降低原材料入罐温度;6.当冬期施工期间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应对骨料及拌合用水采取加热保温措施。4.4.2对于多厂家提供预拌混凝土的工程,应符合原材料、配合比、材料计量等级相同,制备工艺和质量检验水平基本相同的原则。4.4.3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应优先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车应具有防风、防晒、防雨和防寒设施,运输过程中搅拌罐保持3~6转/分钟的慢速转动,以保证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均匀性和不离析。4.4.4搅拌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罐内的积水排尽;4.4.5运输所需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下列要求;当混凝土泵连续作业时,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可按下式计算:)(TSLVQN式中:N—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台);Q—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V—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容量(m3);S—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车速度(km/h);L—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km);T—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h)。4.4.6搅拌运输车单程运送时间,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应符合《预拌混凝土》GB/T140的规定,当气温小于25℃时持续时间应不大于120分钟;当气温大于25℃时,运输持续时间应小于90分钟。4.4.7当搅拌运输过程中需补充外加剂或调整拌合物质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补掺外加剂时,掺入后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掺量和搅拌时间应事先通过实验确定;2.当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因坍落度损失不满足要求时,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不小于180秒;3.运输过程中严禁向拌合物中加水;4.4.8运输过程中,坍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通过快速搅拌已无法恢复混凝土拌和物的工艺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应改做它用。85混凝土施工5.1一般规定5.1.1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施工阶段主要抗裂构造措施和温控指标的确定;2.原材料优选、供应计划和配合比设计;3.混凝土主要施工设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4.温控监测设备和测试布置图;5.混凝土浇筑程序和施工进度计划;6.混凝土保温和保湿养护方法;7.主要应急保障措施;8.特殊部位和特殊气侯条件下的施工措施。5.1.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采用分层连续施工法或推移式连续施工法。5.1.3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允许设置水平施工缝,水平施工缝的设置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浇筑能力以方
本文标题: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个人收藏整理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9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