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五章 调的基本工艺及其原理
第五章调的基本工艺及其原理•目的要求:•1.掌握调色、调味、调香、吊汤、勾芡的原理与方法;•2.掌握常见各味型的特点及调制机理,并能将诸理论灵活运用于烹调实践。•教学重点:•调色、调味、调香、吊汤、勾芡的原理与方法,常见复合味的种类与特点及其调制、芡汁的适用对象。•调:•指的调制,又称调制技术,是指运用各种技法,使菜肴在调色、调味、调香、调质以及选型诸方面进行合理调配和控制的工艺过程。它是决定菜肴风味品质的关键工序。•§5.1调色•5.1.1调色的作用•中国菜以“色、香、味、形、质、器”俱佳著称于世,其中“色”为榜首,足以说明色彩在烹调中的重要地位了。菜肴的色彩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视觉对菜肴的好恶程度和食欲兴趣。•其作用突出表现在:•①.美化菜肴的色泽;•②.突出菜肴特色;•③.丰富菜肴花色。•5.1.2菜肴色泽的来源•菜肴色泽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指原料的本色,如绿色蔬菜的绿色;•红萝卜、红辣椒、西红柿的红色;•红菜苔、紫茄子的紫红色;•香菇、海参、发菜的黑色或褐色;•鱼肉的白色等。•这些色泽都可以在加工时保持或通过调配使其更加鲜亮。•(二)加热形成的色泽•即在烹制过程中,原料表面发生色变后呈现的新的色泽。•如鸡蛋清由透明变为不透明的白色;•虾、蟹等由青色变为红色;•猪瘦肉由鲜红色变为灰褐色等。•加热引起原料变色主要是由原料本身所含色素的变化以及糖类、蛋白质等发生的焦糖化作用、羰氨(美拉德)反应的结果。•(三)调料调配的色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使用调料调配而成;•②.利用调料在受热时的变化来产生。•调料与火候的配合是菜肴调色的重要手段,如烤鸭时在鸭表皮涂上“鸭水”(加入饴糖),可形成鲜亮的枣红色,炸制畜禽鱼肉,放入红醋码味,形成的色泽格外红润,这些都是利用了调料在加热时的变化或与原料成分的相互作用。•5.1.3菜肴调色的方法和原理•一、保色法及其原理•保色法就是用有关调料来保持原料本色和突出原料本色的调色方法。此法多用于颜色纯正鲜亮的原料的调色,主要用于绿色蔬菜和红色鲜肉等。•绿色蔬菜通常借助加油保绿,附着在蔬菜表面的油膜隔绝空气中氧气与叶绿素的接触,达到防止其氧化变色的目的。•畜肉的瘦肉多呈红色,受热则呈灰褐色。一般不直接按灰褐色出菜,因为这种色泽给人以沉闷的感觉,如果在烹制前加一定比例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腌渍,可达到保色目的。•硝酸钠的最大使用量为0.5g/kg,亚硝酸钠的最大使用量为0.15g/kg,调色时应严格控制,防止产生食物中毒。•二、变色法及其原理•变色法就是用有关调料改变原料色彩,使之更加美观。此法中所用调料一般不具有调配的色彩,需通过烹制产生一定的化学变化才能产生相应的颜色,多用于烤、炸等干热烹制的一些菜肴。•焦糖化法,是指将饴糖、蜂蜜、糖色等糖类调料涂抹于原料表面,经高温处理产生鲜艳颜色的方法。糖类调料中所含的糖类物质在高温作用下主要发生焦糖化作用,生成焦糖色素,使制品表面产生褐红明亮的色泽。•羰氨(美拉德)反应法,是指将食醋作为菜肴原料腌渍料之一或者将蛋液刷于菜肴原料表面,使其经高温处理产生鲜艳颜色的方法。•三、兑色法及其原理•兑色法就是用有关调料,以一定浓度或一定比例调配出菜肴色泽的方法。多用于水烹法,如烧、焖、烩等菜肴的调色。常用的有色调料如酱油、红醋、番茄酱、红糖、各种酱类等。兑色法的关键是以浓度大小控制颜色深浅。•四、润色法及其原理•润色法就是将油脂在菜肴原料表面薄薄裹上一层,使菜肴色泽油润光亮的调色方法,几乎所有的菜肴调色都要用到它。其操作较为简单,通常是在菜肴起锅前,采用拌、淋、翻等手法进行。•油脂具有良好的滋润保原作用。•5.1.4菜肴调色的基本要求•一、尽量保护原料的鲜艳本色•蔬菜的鲜艳本色代表着原料新鲜,并且能很快地刺激人的食欲,调色时应尽可能予以保护。如炒绿色叶菜,要火旺,快速,断生即出,烹调时间要短,不要加盖烹制,要尽量不用深色调料和能改变绿色的酸性调料。•二、注意辅助原料的不足之色•有些原料的本色作菜肴之色显得不够鲜艳,应加以辅助调色。较为典型的是香菇,烹调时加适量酱油或蚝油来辅助,其深褐本色就会变得格外鲜艳夺目。•三、掩盖原料的不良之色•有些原料制成菜肴的色泽不太美观,如畜肉受热形成的浅灰褐色,需要用一定的调制手段予以掩盖。上浆、挂糊时加入蛋液,加深色调料等均起着掩盖原料不良之色的作用。•四、促进原料的热变之色•菜肴原料受高温作用,如炸、煎、烤等,表面发生褐变,可呈现出漂亮的色泽。•如炸制菜肴在码味时,需要加一些红醋、酱油等。•五、丰富各种菜肴的色彩•很多菜肴的调色不是单纯地考虑原料的本色,而是根据菜肴的色泽要求和色泽与食欲的关系,用有色调料来调配,以使菜肴的色彩变化更为丰富。•如肉类菜肴就可有洁白,淡黄、金黄、褐红等色,这是使菜肴色彩丰富的关键。•六、色泽与香、味间的配合•菜肴的调色必须注意色泽与香气和味道的配合,因为色泽能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使香气和味道发生一定的联系。•5.2调味•调味是调制工艺的核心,其成败将直接影响菜肴的风味。•5.2.1味觉的基本要素与性质•一、味觉的基本要素•呈味物质、味觉感变器、唾液或水溶性,是形成味觉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一)呈味物质•呈味物质,是指烹饪原料(包括调料)所含有的能引起味觉的化学成分。不同的烹饪原料,其呈味物质各不相同。•如食盐的主要呈味物质是氯化钠,味精的主要呈味物质是谷氨酸钠,番茄酱含有丰富的柠檬酸和苹果酸,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二)味觉感受器•味蕾,即味觉感受器,它是分布在口腔粘膜中极微小的结构,以其短管与口腔相连。一般成年人约有2000多个味蕾,其中一小部分分布在软颚、咽后壁和会厌,大部分分布在舌表面的味乳头中。•(三)水溶性与唾液•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质实际上是没有味的,只有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才能刺激味觉神经。因此,味蕾与呈味物质接触时,只有当呈味物质溶解在舌表面以后,才能引起味觉。•味觉的引起与唾液有极大的关系,因为只有溶于水中的物质才能刺激味蕾。•二、味的基本性质•味觉的基本性质表现在五个方面:•①.味觉的灵敏性•味觉的灵敏性是指味觉的敏感程度,由感味速度、呈味阈值和味分辨力三个方面综合反映。•②.味觉的适应性•味觉的适应性是指由于持续受某一种味的作用而产生对该味的适应,分短暂与永久两种。•③.味觉的可融性•味觉的可融性是指数种不同的味可以相互融合而形成一种新的味觉。•④.味觉的变异性•味觉的变异性是指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味觉感度变化的性质。•⑤.味觉的关联性•与味觉关联的其他感觉主要有嗅觉、触觉。•5.2.2基本味的种类、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用•一、基本味的种类和性质•味分基本味和复合味。基本味又称单一味,是最基本的滋味。实际上,只有一种味道的菜肴是不存在的,•从味觉生理角度看,公认的基本味只有咸、甜、酸、苦四种。我国古代流行“五味说”,即酸、甜、苦、辣、咸。实际上,辣是一种痛觉,不用味蕾便可感受到。•我国的基本味包括七种,即咸、甜、酸、辣、鲜、苦、麻。•二、基本味的相互作用及其运用•(一)相互作用•1.咸味与甜味•少量食盐可增强甜味的甜度,糖的浓度越高,增强效果越明显。•糖对盐的咸味有减弱作用。在1~2%的食盐溶液中加入7~10的糖,可使咸味基本消失。•2.咸味与酸味•咸味添加少量醋酸(0.1%)增强;•增加多量醋酸(0.3%)减弱;•少量食盐可增强酸味,多量又会使酸味减弱。•所以,在制作咸中带酸或酸味突出的菜肴时,要注意咸味的量。•3.咸味与鲜味•鲜味可使咸味减弱,适量的盐可使鲜味增强。•4.咸味与苦味•咸味与苦味之间有相互减弱的作用,当咸味浓度超过2%时,咸味增大。•如:制作苦味菜,如“清炒苦瓜”,要注意咸味要够味,既不咸也不淡。人们多喜欢吃隔夜苦瓜,就是盐与苦味一定时间内相互作用的结果。•5.甜味与酸味•甜味因添加少量醋酸而减弱,并且添加量越大,减弱程度越大;•反过来,甜味对酸味也有完全相似的影响。•6.甜味与鲜味•在有咸味存在时,少量蔗糖可改变鲜味的质量,使之形成一种浓鲜的味感。•7.甜味与苦味•甜味与苦味之间可相互减弱,不过苦味对甜味的影响更大一些。•烹制苦味菜,为了减缓苦味,可加入糖,以放糖不觉甜为标准。•8.酸味与鲜味•酸味较适口的pH值为3~5,在有酸味存在时,鲜味减小,pH值为3.2时最小。•9.酸味与苦味•少量的苦味,可使酸味增大。一般来说,调味中不与酸苦味配合。•(二)常见调味料的正确运用•调味料是形成菜肴口味特点的主要因素。各种基本味料在使用中遵循的总原则:•咸不过头,酸不过性,甜度适中,辣得合适,麻得宜人,鲜得合理,巧用苦味。•1.食盐的使用•投盐量为0.5~2%,低于0.5%偏淡,高于2%偏咸。•味精与食盐配比得当,能够增添菜肴鲜美的滋味。它们之间的添加量存在一种定量关系。据测定,浓度为0.8~1%的食盐溶液是人们感到最适口的咸味。•在0.8%的食盐溶液中,可添加0.31%的味精,在1%的食盐溶液中,可添加0.38%的味精。•2.酱油的使用•酱油是一种复合调料,具有咸、甜、酸、鲜等滋味,含有多种有机酸、氨基酸、醇类、酯类、酚类、醛类。•注意选择使用优质酱油。•不同品种的酱油,其用途不尽相同,深色酱油具有调味调色的双重作用,主要用于烧、焖、锅仔等;•3.糖的使用•在甜味调料中,使用最多最广的是白糖。•红糖几乎不用,赤砂糖适用于红烧肉等菜肴,可产生较好的色泽和香气。•冰糖主要用于纯甜菜和扒菜,•4.醋的使用•除去腥味,最好采用两次点醋的方法,如:鱼块落锅时点一次醋,量要小,防止因加热时间过长呈现酸涩味。加水烧开后再点一次醋,鱼腥味可除去90%以上。•醋与其它调料的综合作用:•①.当食醋用于鱼香味、糖醋味、酸辣味、荔枝味等复合味时,应掌握好醋与其它味料的协调作用。•②.当食醋用于去异增香时,食醋与料酒共热效果显著。一般是先烹料酒,后点醋。•5.味精的使用•①.味精的鲜味只有在咸味的基础上才有呈鲜效果。•②.味精呈鲜效果最佳的温度为70℃~90℃,最适宜的投放时间为菜肴起锅之前。•③.味精不耐高温,高温条件下味精会引起部分失水而生成焦谷氨酸钠,不仅无鲜味,还有苦涩味。所以清炸菜肴原料在腌渍时不宜放味精。•④.味精在酸性条件下易生成谷氨酸,在碱性条件下则生成谷氨酸二钠,两者都会影响菜肴风味的形成。所以酸碱性特重的菜肴不宜放味精。•⑤.制作凉拌菜时,应将味精充分溶解后再加入。•5.2.3调味的方式•调味方式是根据菜肴要求,针对呈味物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料,按一定比例将这些调料组合起来对菜肴进行调味。•一、味的对比•又称味的突出,是将两种以上不同味道的呈味物质,按悬殊比例混合使用,导致量大的那种呈味物质味道突出的调味方式。•例如:用少量的盐将汤中的鲜味对比出来;•用少量的盐提高糖浆的甜度;•用盐水煮虾突出其鲜味;•二、味的相乘•又称味的相加,是将两种以上同一味道的呈味物质混合使用,进一步加强的调味方式。•①.在需要提高原料中某一主味时使用。如在有汤汁的动物性菜肴中加入味精,使汤汁中丰富的呈鲜物质与味精融合,使菜肴鲜味成倍增长;•②.是在需要为原料补味时使用。如海参、燕窝、鱼翅、鱼肚等本身鲜味很弱,需用鲜汤和味精以适度比例进行相乘方式的补味。•三、味的掩盖•又称味的消杀,是将两种以上味道明显不同的呈味物质混合使用,导致各种呈味物质的味均减弱的调味方式。•例如:辣椒很辣,加入适量糖、盐、醋等,不仅可使辣椒的味道得到丰富,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其辣味。•四、味的转化•又称味的变调,是将多种味道不同的呈味物质混合使用,导致各种呈味物质的本味均发生转变的调味方式。•①.如怪味。•②.味觉对味的感受出现暂留现象,如吃完辣菜之后再吃其它菜,会感觉这些菜肴都有辣味。•5.2.4调味的时机•调味时机,通常称为调味阶段,分一次性调味与多次性调味。•一次性调味只需在烹制前或烹制中或烹制后,一次性调好菜肴的口味;•多次性调味则需要在烹制前、烹制中、烹制后进行选择性分阶段调味。•至于应在哪个阶段完成调味,要依菜肴的具体要求而定。•5.2.5调味的方法•是指在烹调工艺中赋予菜肴味道的具体方法。它与
本文标题:第五章 调的基本工艺及其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01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