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七章库存控制与管理方法
科学的库存管理是仓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库存过多,会使资金占用过多、库存成本增加;而库存过少,则不能及时满足生产的需要,影响市场供应。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的方法,熟悉ABC库存控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熟悉EOQ库存控制模型的计算,掌握MRP的计算方法,掌握JIT和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库存控制与管理方法第七章库存控制与管理方法第一节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方法第二节EOQ库存控制模型第三节ABC库存控制法第四节MRP库存控制方法第五节JIT库存控制方法第六节供应链条件下的库存管理第一节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方法一、定量库存控制方法定量库存控制法概述定量库存控制法也称为订购点法,是以固定订购点和订购批量为基础的一种库存量控制方法。订购批量和订购点的确定订购批量一般采用经济订购批量(EOQ)。订购点,则是提出订购时的储备量标准,订购点的确定取决于备运时间的需要量和保险储备量。第一节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方法订购点计算公式如下:订购点量=订购时间×平均每日正常耗用量+保险储备量保险储备量=(预计日最大耗用量-每天正常耗用量)×订购提前期日数第一节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方法例子:某企业物资的经济订购批量为600吨,订购间隔期为30天,订购时间为10天,平均每日正常需要量为30吨,预计日最大耗用量为40吨,订购日的实际库存量为600吨,订货余额为零。求保险储备量和订货点。保险储备量=(40-30)×10=100(吨)订购点量=10×30+100=400(吨)定量库存控制法的库存量变动定量库存控制的库存量变动情况如图7-1所示。双堆法双堆法也叫分寸控制法。第一节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方法第一节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方法第一节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方法二、定期库存控制方法定期库存控制法概述定期库存控制法是以固定的检查和订购周期为基础的一种库存量控制方法。订购批量和订购周期的确定订购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订购批量=平均每日需用量×(订购周期+订购提前期)+保险储备量—现有库存量—已订未交量第一节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方法从费用角度出发,如果要使总费用达到最小,可以采用经济订货周期的方法来确定订购周期,其公式是T——经济订货周期;S——单次订货费用;C——单位商品年储存费用;R——年库存商品需求量(销售量)。定期库存控制法的库存量变动:如图7-2所示RCST2第一节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方法第一节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方法三、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法的优缺点定量库存控制法的优缺点(1)优点①能经常掌握库存量动态,及时提出订购,不易出现缺货。②保险储备量较少。③每次订购量固定,能采用经济订购批量,也便于进货搬运和保管作业。④盘点和订购手续比较简便,尤其便于应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控制。第一节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方法(2)缺点①订购时间不定,难以编制严密的采购计划;②未能突出重点物资的管理;③不适应需要量变化大的情况,不能及时调整订购批量;④不能得到多种物资合并订购的好处。定期控制的优缺点定期库存控制法的优缺点与定量库存控制法相反第一节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方法四、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法的适用范围1.定量库存控制法的适用范围定量库存控制法一般适用于下列物资:①单价较低的物资。②需要量比较稳定的物资。③缺货损失大的物资。第一节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方法2.定期库存控制法的适用范围①需要量大的主要原材料,必须严格管理的重要物资,有保管期限制的物资。②需要量变化大而且可以预测的物资。③发货繁杂、难以进行连续库存动态登记的物资。第二节EOQ库存控制模型一、EOQ库存控制策略EOQ(EconomicOrderQuantity),被称为经济订购批量,是侧重从企业本身经济效益来综合分析物料订购和库存保管费用的一种科学方法。EOQ库存控制模型中的费用主要包括存储费订货费购入费缺货费第二节EOQ库存控制模型假设不允许缺货的情况下,年库存总费用、存储费、订货费、购入费与订购批量之间的关系可按图7-4来表述第二节EOQ库存控制模型二、常见的EOQ库存控制模型1.不允许缺货的经济批量:可用图7-5描述模型的假设条件:库存需求速率是固定的,且在整个时间段内保持一致。订货提前期是固定的。单位产品的价格是固定的。存储成本以平均库存为计算依据。订购成本或生产准备成本固定。不允许发生缺货。所订产品瞬时到货。第二节EOQ库存控制模型该模型可以用图7-4来表示:表示订货点,表示产品的需求速率,表示经济订货批量ddddL*QtRRd*Q第二节EOQ库存控制模型①确定成本公式。年总成本=年采购成本+年订购成本+年储存成本即:其中:TC表示年总成本;D表示年需求量;C表示单位产品的成本(即产品的价格);Q表示每次的订购批量(最佳订货批量即经济订货批量用Q*表示);S表示每次的生产准备成本或订购成本;H表示单位产品的年平均储存成本。HQSQDDCTC2第二节EOQ库存控制模型②确定经济订货批量。等式两端对求导数:求得经济订货批量:*QQ02)(02HQDSdQdTCHDSQ2*即计算公式为:经济批量=年保管费用率物料单价年需用量每次订购费用2例1:某仓库某种商品年需求量为16000箱,单位商品年保管费2元,每次订货成本为40元,求经济订货批量Q*。解:2×16000×40Q*==800箱2第二节EOQ库存控制模型第二节EOQ库存控制模型例2:某公司根据计划每年需要采购零件30000个。甲零件的单位购买价格是20元,每次订购成本是240元,每个零件每年的仓储保管成本为10元。计算,甲零件的经济订购批量,年总库存成本,每年的订货次数及平均订货间隔周期。解:1.经济订购批量==1200(个)2.年总库存成本=30000×20+30000÷1200×240+1200÷2×10=612000(元)3.订货次数=30000÷1200=25(次)4.平均订货间隔期=360÷25=14.6(天)10300002402第三节ABC库存控制法ABC分析法,就是以某类库存物资品种数占物资品种数的百分数和该类物资金额占库存物资总金额的百分数大小为标准,将库存物资分为A、B、C三类,进行分级管理。第三节ABC库存控制法一、ABC分析法的原理一般地,人们将价值比率为65%-80%、数量比率为15%-20%的物品划为A类;将价值比率为15%-20%、数量比率为30%-40%的物品划分B类;将价值比率为5%-15%、数量比率为40%-55%的物品划分C类。第三节ABC库存控制法二、ABC方法的步骤分析本仓储企业所存货物的特征。收集有关货物存储资料。资料的整理和排序将上面计算出的资料整理成表格形式,求出累计百分数。(表7-1)根据表中统计数据绘制ABC分析图(如图7-3)根据价值和数量比率的划分标准,可确定货物对应的种类,如上例数据中可近似得到下表(表7-2)的结果。第二节ABC库存控制法第三节ABC库存控制法第三节ABC库存控制法三、ABC分析法的应用A类商品的管理方法(1)采取定期订货方式,定期调整库存;(2)增加盘点次数,以提高对库存量的精确掌握;(3)尽量减小货物出库量的波动,使仓库的安全储备量降低;(4)A类商品必须保证不拖延交货期;(5)A类商品是价值分析的对象;(6)货物放置于便于进出的地方;(7)货物包装尽可能标准化,以提高库场利用率。第三节ABC库存控制法B类商品的管理方法(1)正常的控制,采用比A类商品相对简单的管理方法;包括做记录和固定时间的检查;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赋予较高的优先权;可按经济批量定货。(2)B类商品中销售额比较高的品种要采用定期订货方式或定期定量混合方式。第三节ABC库存控制法C类商品的管理方法(1)将一些货物不列入日常管理的范围(2)为防止库存缺货,安全库存要多些,或减少订货次数以降低费用;(3)减少这类货物的盘点次数;(4)通过现代化的工具可以很快订货的商品,不设置库存;(5)给予最低的优先作业次序。第四节MRP库存控制方法一、物料需求计划(MRP)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日期,规定必须完成各项作业的时间,编制所有较低层次零部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对外计划各种零部件的采购时间与数量,对内确定生产部门应进行加工生产的时间和数量。1.MRP的特点(1)需求的相关性;(2)需求的确定性;(3)计划的复杂性。2.MRP的优缺点优点:精确的计划和计算使所需物资能够按时按量到达需要的地方,一般不会产生超量库存,尽可能降低了库存水平,又能及早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供应中断。采用MRP,还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缺点:高度计算机化,系统复杂,使用中难以调整。二、MRP的特点三、MRP基本构成主生产计划MPS主产品物料清单BOM物料需求计划MRP库存文件制造任务计划采购订货单MRP原理图三、MRP基本构成(1)主生产计划(MasterProductionSchedule,简称MPS)主生产计划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2)产品结构与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BOM)MRP系统要正确计算出物料需求的时间和数量,特别是相关需求物料的数量和时间,首先要使系统能够知道企业所制造的产品结构和所有要使用到的物料。例如:简化了的自行车的产品结构图把产品结构图转换成规范的数据格式,这种用规范的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就是物料清单。它必须说明组件(部件)中各种物料需求的数量和相互之间的组成结构关系。例如:下表就是一张简单的与自行车产品结构相对应的物料清单自行车产品的物料清单注:类型中“M”为自制件,“B”为外购件。三、MRP基本构成(3)库存信息库存信息是保存企业所有产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等存在状态的数据库。在MRP系统中,将产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甚至工装工具等统称为“物料”或“项目”。为便于计算机识别,必须对物料进行编码。物料编码是MRP系统识别物料的唯一标识1、产品结构与零件分解,如下图:四、MRP基本运算逻辑2、计算各个产品及相应部件的需求量第五节JIT库存控制方法一、JIT简介JIT为JustInTime的缩写,直译为“正好准时”。将其与库存管理和生产管理联系起来,则为“准时到货”之意。二、JIT生产系统与传统物流系统的不同生产流程化:推式向拉式转变生产的均衡化:将一周或一日的生产量按分秒时间进行平均,规定每条流水线上每个作业环节单位时间必须完成的作业定额。生产看板工件号A521工件名主轴产品型号BW-2170容器容量30所需物资5#黑色漆存放于三车间3-6储藏室取货看板工件号C423工件名曲轴产品型号BM-3615容器容量20供应时间9:00—10:30存放于6D-13-6前道工序机加工后道工序喷漆三、JIT的基本原理(1)品种配置上保证品种有效性,拒绝不需要的品种;(2)数量配置上保证数量有效性,拒绝多余的数量;(3)时间配置上保证所需时间,拒绝不按时的供应;(4)质量配置上保证产品质量,拒绝次品和废品。第五节JIT库存控制方法第五节JIT库存控制方法四、JIT生产方式消除库存、改善物流的关键做法1、生产准备耗费与储存成本控制(1)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计算机化的控制与操作已使得生产准备阶段所耗时间变得很短,从而使准备耗费大幅度下降。(2)仅选择几个可靠的供应商,且与他们建立起长期的订购关系,采购业务仅由电话或是传真的方式进行。(3)选定的供应商可按时、按量及按质将材料运到,因此企业的库存可以压低到极限,因此储存成本也可降低到最低水平。第五节JIT库存控制方法2、保证交货期(1)降低生产准备时间以缩短“提前期”;(2)提高材料、零部件和产成品的质量;(3)改革生产过程的布局方式,由部门型或职能型转化为以产品为中心的生产布局方式;(4)库存方式由集中型转化为小而分散式。第五节JIT库存控制方法3、避免事故损失(1)追求设备失灵为零的目标;(2)从采购到内部生产进行全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3)利用看板
本文标题:第七章库存控制与管理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07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