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发电厂设备(设施)可视化基础信息平台的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电厂设备(设施)可视化基础信息平台的研究姓名:韩方运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气工程指导教师:赵建国20040922发电厂设备(设施)可视化基础信息平台的研究作者:韩方运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参考文献(36条)1.徐洁磐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20032.崔冬.张哲基于WEBGIS的输电线路管理系统[期刊论文]-电网技术2002(6)3.刘文霞.金花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在电厂GIS中的应用(ApplicationoftheStructureofBrower/ServerinPowerPlantGIS)2003(07)4.贾春娟基于CORBA的实时系统接入技术[期刊论文]-电网技术2001(1)5.王柏.王红曼分布计算环境20026.拉尔曼.方梁UML和模式应用20027.OPENGL结构评审委员会.孙守迁OPENGL参考手册20018.周洞汝计算机图形学20009.AntonEliens.袁兆山面向对象软件开发原理200310.李金瀛电力生产设备(设施)分类编码原则的研究[期刊论文]-电力情报1997(1)11.俞蓓华电厂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和改造1997(02)12.张华钦.王伟胜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问题和方法[期刊论文]-中国电力1998(3)13.曹炜电厂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备标识1999(11)14.卢林发浅谈发电厂设备一体化管理[期刊论文]-华东电力2001(11)15.林映雄电厂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期刊论文]-四川水力发电2001(2)16.周远成电厂设备综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综述[期刊论文]-电力情报2001(2)17.刘建民.许中平.张军伟WebGIS技术的实现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遥感技术与应用2002(4)18.张惠刚.K.Feser现代电力设备管理系统的构建[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12)19.卢波.王帅华东电网500kV输变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期刊论文]-华东电力2004(1)20.施方捷发电厂MIS系统实用化建设的探讨1996(04)21.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199922.林允明设备管理199923.鲁平.张洁.王焱清.孙洪道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其开发环境[期刊论文]-设备管理与维修1999(3)24.郝建军.张建华强化设备综合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期刊论文]-设备管理与维修2000(7)25.龚健雅.李斌.汤勤当代GIS的若干理论与技术199926.郭杰华基于Web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1999(01)27.肖宝生设备管理系统199728.RonaldJNormanObiect-OrientedSystemsAnalysisandDesign199929.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199330.王立福.易晓勇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面向对象体系模型1995(06)31.张家庆九十年代GIS软件系统设计的思考[期刊论文]-测绘学报1994(2)32.李玉健.刘大昕软件系统面向对象建模1994(02)33.杨英面向对象的设计程序1994(01)34.文锋.马振兴现代发电厂概述199935.钱能C++程序设计教程199936.和平鸽工作室OpenGl三维图形系统开发与实用技术(实用技术篇)2003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杨必胜数字城市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研究2002地理信息系统(GIS)正在由二维向三维方向发展,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如:三维几何目标的数据模型、三维模型数据的管理、可视化等,这些方面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本论文的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讨三维几何对象的数据模型,三维几何对象的可视化技术、以及大量三维数据模型的快速漫游技术的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三维几何目标的数据模型以及3DGIS系统与虚拟现实系统(VR)集成,从实践上解决三维数字城市模型中三维几何目标的重建、管理及可视化,从而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服务.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本论文首先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以及三维数据模型的研究进展,针对海量三维模型数据的实时交互操作和三维快速漫游的需要,回顾了细节层次模型(LOD)的构造算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三维可视化中的作用,其次对于3DGIS软件系统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3DGIS系统的一些主要应用场所予以了介绍,由于三维数据模型是三维GIS系统的基础,其直接关系到系统建设的成败,本论文对于3DGIS系统中数据模型的特点、3D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予以了详细的论述,由于三维可视化是3DGIS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顾及到三维可视化技术对三维数据模型的特殊要求,以及建设一个3DGIS系统应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数字城市模型的技术体系框架结构.在总结和分析目前三维数据模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把数字城市模型中几何目标在几何类别上分类为:点、线、面、体四种类别.为了实现上述四类几何目标的三维构造与管理,本论文提出了面向对象的三维几何实体的数据模型(OO3D)用于表达和存储三维数字城市模型中的三维几何目标,设计了OO3D的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依据OO3D设计了点、线、面、体四类几何目标的形式化描述,该数据模型实现了三维模型的几何数据、属性数据、影像数据的一体化管理,特别适合于几何目标的三维快速重建与可视化的需要.和目前较先进的SSM模型和3DFDS模型相比,该数据模型具有较小的数据存储量和较快的可视化速度,而且能够方便的和其他商用的三维模型的数据格式相互转换.地形模型也是三维数字城市模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是其他地物模型空间定位的载体,为了保证地形模型与地物模型在拓扑关系上的一致性,以地物模型的边界为约束边,使用带约束的三角网构造算法实现地形模型与地物模型的无缝集成,以上述方法为依据,设计了两者集成的主要步骤.为了实现地形模型在数据管理方面的高效性,笔者设计了相应的数据结构用于地形模型的数据管理.结合数字城市模型中空间数据的类型与特点,对数字城市中的建筑物模型数据、道路模型数据以及相关的纹理数据的管理进行了讨论,建立了数字城市模型的整体数据结构用于管理、表达、分析数字城市模型中的三维对象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为进一步应用系统的开发打下理论基础.2.学位论文王建华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空间信息可视化研究1997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及各种媒体的组合于一体,从而以视觉、听觉、解觉等媒体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表达空间环境信息.可视化方法则将大量无序的空间环境信息转换为人类易于操作和感知的直观信息.多媒体技术与可视化、GIS及地图学等学科和领域的相互结合,促使了空间信息可视化的产生和发展.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空间信息可视化展开了讨论和研究.1.作者首先研究了与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内在联系和意义,初步探讨了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基本原理、概念、特征及实质;2.多媒体数据模型是实现空间信息可视化的重要前提,作者首先研究并构造了基于非第一范式(NF2)方法的NF2多媒体数据模型,并将超文本模型扩展为超媒体数据模型,深入研究并论述了这两年多媒体数据模型的数据描述、代数运算、存贮结构和组织方法,并给出了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实例;3.在深入分析了面向对象多媒体数据模型、NF2多媒体数据模型和超煤体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多媒体数据的组织和存贮模型,即基于对象--关系的超媒体数据模型,研究了该模型的原理、方法、规范化描述、代数运算、组织方法和存贮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3.会议论文王麟一种适合快速可视化的三维表面数据模型2007本文首先回顾了3DGIS中现有的三维实体的数据模型,分析和总结了现有的数据模型的基础上,以结点、线段、三角形为基本的描述单元,提出了一种适合快速可视化的三维表面数据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定义了三维表面模型的数据结构和基于基本的描述单元构造对象的三维表面模型的方法,最后以建筑物模型为研究实例,建立了实验区内的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在存储空间方面比较了该模型与其他模型的不同。实验证明该模型在存储空间、模型重建可视化效果方面上能够取得较好的结果。4.学位论文左小清面向交通网络的三维GIS数据模型与可视化2004交通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表达日趋复杂的交通现象,需要有三维GIS理论的支持,但随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论文就如何在三维GIS中表达复杂的道路交通现象展开研究,其核心的研究内容是探讨描述交通网络中的复杂三维特征及其网络拓扑关系的数据模型,道路网三维数据(包括拓扑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不规则道路网与地形集成模型的多分辨率动态简化算法,基于道路网三维数据的空间索引方法等.5.学位论文徐绘宏面向海量栅格数据的地学三维GIS可视化系统框架和关键技术研究2006三维GIs可视化是三维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目前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从传统的二维GIs到三维GIS,地理信息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中,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弥补地理信息系统对地学数据感知和体验上的不足,为三维GIS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真实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地下空间世界尤其复杂,三维GlS可视化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计算机上对三维现实空间进行图形图像描述,重新构造出真实世界。随着三维应用需求的增多,人们对三维GIS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地质、矿业等领域,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无法实现海量真三维数据的处理和可视化。针对三维GIS在地学领域中海量栅格数据可视化的应用需求,本文探讨了海量地学栅格数据可视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着重对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儿个方面:[1].从地理信息系统引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地学三维可视化,并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地学三维可视化的研究意义。[2].地学数据特征、数据模型和三维可视化的基本原理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地学数据来源和地学对象多种多样,需要对地下环境中的对象进行概括和抽象,从而明确需要建模的对象。在阐述数据模型和可视化原理、技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面向海量栅格数据可视化的技术实现总体思路。在研究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的基础上,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基于OpenGL图形库和Windows平台,设计了适用于海量地学数据的可视化体系结构,并给出了系统的数据结构、功能模块和界面设计,实现了一个面向地学海量栅格数据的可视化系统---GeoV3D。[3].针对常规栅格数据表达地质体存在的锯齿现象,本文采用一种八叉树结构的长方体体元和四面体体元的混合体元数据模型,通过对混合数据模型体绘制的研究,实现了地质体内部非均一属性的表达,同时解决了常规方法中锯齿状边界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体绘制技术、海量数据的组织和调用等方面开展工作,对海量栅格数据可视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提出的八叉树数据白适应组织算法,解决了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快速调用问题。同时,该算法在基于三维纹理的体绘制算法中的应用也人大节省了三维纹理空间,提高了绘制速度。目前在单机上实现的海量栅格数据可视化对于能够处理的数据量无限制,并能很方便地扩展到网络多台计算机上实现。此外,本文也对海量栅格数据可视化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4].按照给出的地学三维GIS可视化系统设计,基于上述的数据模型、数据组织和绘制方法等关键技术,本文对可视化系统基本功能的实现进行了研究和实现,如常见的地学矢量数据的绘制、地震数据的绘制、矢栅数据混合绘制,以及平移、旋转和选择等可视化基本操作。其中,重点研究和实现了海量栅格数据切割和漫游的关键技术。实验证明,漫游效果较好,并且对所处理的数据量无限制。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并对后续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6.会议论文赵东.陈俊华.李洪元基于特征的地学可视化数据模型1999地学可视化模型的建模、管理几显示构成地学可视化系统的核心。面向对象技术的采用产生了基于特征的地学可视化模型。基于特征的建模技术是解决海量地学可视化模型的模型的操作与管理问题
本文标题:发电厂设备(设施)可视化基础信息平台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100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