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某大型液压设备渗漏油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922010年第10期(总第145期)NO.10.2010(CumulativetyNO.145)ChinaHi-TechEnterprises摘要:某型液压设备液压系统的渗漏造成液压系统容积效率下降和液压能的损失,液压系统的总效率降低或者达不到要求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设备的工作精度和性能。文章从导致该设备渗漏油的原因分析入手,针对原因施行相应的解决措施,大大解决了该设备的渗漏油问题,事实证明其效果显著。关键词:液压系统;渗漏油;液压元件;系统维护中图分类号:T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0)10-0192-02沈亮远(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学校,山东潍坊262500)某型液压设备各项作业功能是由液压系统完成的,而液压系统的各类故障中,渗漏有时比较普遍。液压系统的渗漏会造成液压系统容积效率下降和液压能的损失,液压系统的总效率降低或者达不到要求的工作压力。甚至使液压系统不能正常的工作。而且损失的液压能转化成为热能,使液压油温度升高,影响设备的工作精度和性能。外漏的液压油会污染环境。如何解决该液压系统的渗漏油一直是该液压设备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液压系统的渗漏的原因分析(一)接头处渗漏油液压设备系统的各液压元件之间均油管路通过接头来完成整个系统的连通,接头的连接出成为昀容易出现渗漏油的地方。1.安装不当引起渗漏油。该液压设备金属管路的连接多采用球头连接,球头密封靠内、外的圆锥度气密封作用,球头连接一般不会渗漏油,出现渗漏多是球头发生了磨损,原因是管路安装时方向不正或受力过大造成咬死,造成管接头磨损。2.加工超差引起渗漏油。管路和阀体一般采取端面密封,阀门与管接头间靠O型密封圈密封,这种密封性很好,又问上升到70℃左右,压力达到30MPa左右也不会漏油。当安放密封圈槽的深度加工太大,端面与密封圈压缩率太小,当油温上升到50℃左右就会漏油;当安放密封圈槽的深度较小会把O型密封圈压缩变形,加快磨损或扭曲破坏,同样导致漏油。3.冲击和振动引起渗漏油。该设备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冲击和振动频繁,容易引起接头松动,造成渗漏油。尤其是与液压泵连接的金属管路接头,因冲击和振动大,出现渗漏油甚至管接头磨损的情况比较频繁。(二)管路渗漏油1.管路弯曲不良。管路安装时应按规定的弯曲半径,否则产生不同的弯曲内应力,在液压油的作用下逐渐产生渗漏。硬管路弯曲半径过小,导致管外侧管壁变薄,内侧管壁存在皱纹,使管弯曲处内应力很大,强度大大减弱,在强振动或高压冲击时,管路易产生横向裂纹而漏油;若弯曲处出现较大的椭圆度,当管内的油压脉动时,会产生纵向裂纹而漏油。2.管路疲劳破坏或老化。当系统工作时,管路要承受较高的压力,再加上压力不稳产生的交变力,设备振动产生振动应力,装配应力等作用下,使管路在材料缺陷处、腐蚀点或损伤处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造成疲劳破坏断裂而漏油。对于橡胶软管则会从高温、高压、弯曲、扭曲严重的地方老化,变脆和龟裂,昀后油管爆裂。3.管内外污染。关内液压油受到污染,会使油管受到磨损和腐蚀,加速油管的破裂。含有固体污染物的液压油类似研磨工艺的研磨剂,特别是在流速不稳时,使管内壁受冲击而削落;含有水分时,使液压油乳化,降低液压油的润滑和防腐作用,加速磨损与腐蚀;含有大量空气时,引起强烈的液压冲击。管路外表面容易接触到水分、油泥、灰尘等,如保护层破坏会被腐蚀而强度下降。(三)缸、泵、马达等液压元件渗油1.设计缺陷导致漏油。该型号设备的承载油缸在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在端盖处有液压油渗出。经分析这是由于油缸长时间承载背压很大,而油缸的端盖与缸体间只设计了一道密封,使用一段时间后油温达到50℃左右,便开始漏油。经增设一道密封后问题得到了解决。2.装配不当导致漏油。该设备的折臂油缸在静止状态下出现了自动外伸,有内漏现象。分解后发现活塞杆尾部的密封圈油封被划伤,这是由于在装配时方向不正或用力过大将油封卡伤。因此液压元件的装配不当也是造成漏油的一个原因。3.密封件的磨损或老化。该设备的运动件主要是液压油缸、泵、马达,其密封件与运动件之间的长时间摩擦,会使密封件造成磨损,特别是有杂质的油液,会使密封件加大磨损而造成漏油。密封件工作时间长,受到各种腐蚀而老化,降低了密封性能,也是造成泄漏的常见原因。二、解决措施(一)正确安装管路1.软管的安装。软管的安装时,拧螺纹时不要扭曲软管,可在软管上划线观察,长度要有30%左右的余量,弯曲半径要大于9倍外径。橡胶管昀好避免在高温有腐蚀的环境中使用。若管路多应安装管夹加以固定或橡胶板隔开。2.硬管的安装。硬管的安装应横平竖直,尽量避免交叉,弯曲半径应大于3~5倍外径,长管应用固定夹固定固牢,振动强处加减震垫。在接头与元件连接时先固定好辅件接头在固定管路,以防受伤,切不可强行安装。--1932010年第10期(总第145期)NO.10.2010(CumulativetyNO.145)ChinaHi-TechEnterprises摘要:计算机具有运行速度快、精度高、存储量大、编程灵活以及通信能力强的特点,在过程控制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过程控制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文章介绍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以及控制系统的种类,并对DCS集散型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发展阶段展开探讨。关键词:计算机控制系统;DCS;分散控制;冗余;组态;过程控制站;操作站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0)10-0193-03田永贤(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55300)现代过程工业向着大型化、连续化方向发展,生产过程随之日趋复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这些都对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都成为衡量自动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仅用常规仪表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控制要求。计算机具有运行速度快、精度高、存储量大、编程灵活以及通信能力强的特点,在过程控制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过程控制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一、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概况1965年前试验阶段:(二)减少泄漏环节设计过程由于各种管道连接件是产生泄漏的主要部位,因此,设计时应尽量简化液压系统,减少管路、管接头及法兰的使用量,条件允许时可使用焊接方法,不用管接头,降低泄漏的可能性。采用集成化的液压阀和阀块组成系统是简化管路布置、减少联接件的有效办法。根据使用条件正确选用管接头和密封件的类型和材料,尽量采用标准件,少用或不用非标和自制件。合理设计密封结构,密封部位的沟、槽、面的加工尺寸和精度、粗糙度应严格符合规范要求。尽量使液压设备避开振源,泵的出口采用软管连接或装上脉动吸收器,如蓄能器等,消除压力脉动。使用减振支架固定管路以便吸收冲击和振动,适当布置压力控制阀和单向阀保护系统的所有元件。(三)严格控制装配装配过程中对密封部位的沟槽尺寸精度和工艺要求及阀芯、阀孔所有接合面及螺纹精度,必须严格检查,合格的零件才可投入装配工序。装配前,各零件要清洗干净,清洗时要正确选用清洗剂,清洁度要符合要求,密封件也要清洗干净。装配时要精心装配,不摔、不碰各零件,不使密封面损伤,紧固件和螺纹接头的拧紧力矩要符合规定值,拧紧力矩要均刀,接头、法兰的焊接要按规定进行,焊后处理要符合要求。控制元件应安装在各自的执行机构附近,以尽量缩短管路。工作温度变化大,安装时要考虑热胀补偿,以减少应力。(四)正确使用维护,控制污染使用、保养过程不超工作范围、不超压使用起重运输机械、液压系统,使用时注意有无冲击振动、共振现象,如有冲击振动、共振要设法解决,有计划地定期检查、更换、维修液压系统,保持螺纹接头及螺栓正常拧紧,及时发现泄漏,更换损坏件,提高机械的完好率。不随意踩踏、拉扯、压液压元件及油管,更不允许用金属工具敲打避免机械损伤。露天停放时应加盖蒙布,防尘、雨、雪。淋雨时应及时除水、晾晒、除锈。定期擦拭管路表面油污、灰尘减少腐蚀。加油、拆装过程中严把污染关口,防止杂物、水分等带入系统中,禁止有害的溶剂和液体洒入。(五)控制油温控制液压系统内油液温度,防止密封件老化、变质。所以在系统中要尽可能的采取措施,降低工作温度。该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大,当系统液压油温度超过70℃时,应及时停止作业降温。在系统中我们增加了一个风冷的冷却装置,及时降低油温,再回到油箱,同时加大了油箱的的散热面积,使油液温度保持在规定昀高油温以下,一般不超过65℃。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三、结语该设备液压系统的渗漏会造成液压系统容积效率下降和液压能的损失,液压系统的总效率降低或者达不到要求的工作压力,影响设备的工作精度和性能。甚至使液压系统不能正常的工作。我们针对使用维护过程中压系统的渗漏油问题,着重从管路安装、接头连接、减少泄漏环节、严格控制装配、正确使用维护,控制污染油温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大大减小了该设备的漏油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益。参考文献[1]黎齐柏.液压元件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2]陆望龙.液压维修工速查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李慕洁.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李芝.液压传动[M].山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任占海.液压传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作者简介:沈亮远,供职于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学校,研究方向:大型液压设备的教学与研究。
本文标题:某大型液压设备渗漏油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12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