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筑设备危险源的识别•一、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按照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源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和其他共六类。•危险源可概括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人的行为,尤其是作业人员的行为;第二类是物的状态,而物的状态又受到管理人员的行为的影响。多数情况下,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组合。二、危险源的辨识•1、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进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要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应收集与本组织的活动、人员、设施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2、危险源辨识小组•要做好危险源的辨识,还应组建好辨识小组。辨识小组各专业人员都应有人参与。如安全、消防、动力、电气、设备、土建等专业。这样,辨识时可以尽量将各专业中存在的危险源辨识完全。•3、危险源辨识要求考虑以下几点:•a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考虑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人员(包括合同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考虑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设施;•d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异常(如停机检修)和紧急(如火灾)状态;•e考虑过去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如由于技术、资源不足仍未解决的或停止不用但其危险依然存在)、现在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危害情况•4、辨识方法•4.1直接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可以采用《安全性评价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4.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5、辨识类别•5.1根据本企业及施工现场的特点,将危险源产生的事件或事故分为以下类别: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粉尘、噪声、振动、车辆伤害等。•5.2将活动/产品/服务项目可分为:基础工程、脚手架工程、临边工程、消防管理、模板工程、钢筋作业、砼作业、装饰装修、油料存放、回访维修、施工用电作业、物料提升机安装、拆除及作业、施工电梯、塔吊安装、拆除及作业、电气焊作业、手持电动工具作业、起重吊装作业、办公区域、木工机械作业、打桩作业、生活区域管理、管道安装等。三、风险评价•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对风险进行评价分级,有重点地进行风险控制。风险评价的方法很多,但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有以下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1.定性评价:这种方法是依据以往的数据分析和经验对危险源进行的直观判断。对同一危险源,不同的评价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思想难以统一。但对防治常见危害和多发事故来说,这种方法比较有效。施工现场重点防治的“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就是在对以往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定性评价不是简单“拍脑袋”,而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风险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对生产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如:•1)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2)相关方是否有合理抱怨和要求;•3)是否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其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要求、危险程度分级、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属于定性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定性评价方法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便于掌握,评价工作量小、评价过程简单、评价结果直观。但定性评价方法往往依靠经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评价结果有时因参加评价人员的经验和经历等有相当的差异。•2.定量评价:这种方法是对危险源的构成要进行综合计算,进而确定其风险等级。常用的一种简单易行定量评价方法是“LEC法”,即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这种方法考虑构成危险源的三种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和一旦发生事故会产生的后果(C),取三者之积来确定风险值(D),并规定不同风险值所代表的风险等级。•危险性D=LEC•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危险严重度•三个主要因素的评分方法如下表: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数(L)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的分数值(E)危险分数值©分数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分数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分数值可能结果10完全可能,会被预料到10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100灾难许多人死亡6相当可能6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40非常严重数人死亡3不经常,但可能3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15严重重残或死亡,严重职业病或死亡1完全意外,极少可能2每月暴露一次7重大暂时性重伤或轻残,或造成一般职业病0.5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1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3一般轻微的可恢复的伤害,或轻微疾病症状0.2极不可能0.5非常罕见地暴露1引人注目不利基本的卫生健康0.1实际上不可能分数值(D值)等级危险程度320Ⅴ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60~320Ⅳ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70~160Ⅲ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70Ⅱ可能危险,需要注意20Ⅰ稍有危险,可被接受•四、重大风险的确定•经过风险评价,判断出重大风险和一般风险。并对建筑工地重大风险予以公示。一般情况下建筑企业的重大风险主要有:基础工程深基坑、隧道、地铁、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支撑等设施失稳,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人员伤亡,往往还引起地面、周边建筑设施的倾斜、塌陷、坍塌、爆炸与火灾等意外大型机械设备(塔吊、人货电梯等)的安装、拆卸、使用过程中及各种起重吊装工程中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脚手架和模板支撑在搭、拆过程不规范、违章指挥作业;高处作业不规范、违章指挥、作业;施工用电不规范;房屋拆除、爆破工程违反规定作业等;•1、防风险措施风险等级不同、作业内容不同,采取的控制措施也不相同。既有管理方式的措施,也有技术方面的措施。不管采取什么控制措施,都必须尽可能使风险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按照采取措施的先后顺序,控制措施可为三类:1.消除风险,这是最理想的控制措施;2.降低风险,使之达到可接受的程度;3.个体防护,这是一种相对比较被动的措施。当采取前两项措施仍不能达到可接受的程度时,可使用个体防护。由于施工现场作业活动的多变性和作业人员流动的不确定性,风险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消除。而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一旦发生其后果可能还相当严重。因此,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即使风险降低到了可接受的程度,个体防护也常常是对某些作业人员的硬性要求。•以上三类措施与危险源的控制目标是关联的。如果针对某一危险源的控制目标是“消除风险”,则应采取“消除风险”的具体措施。如果风险不能消除,则目标就不能定为“消除风险”,只能采取“降低风险”和“个体防护”措施。如装饰作业中“原材料甲醛释放”,这是个可能导致疾病的危险源,“消除风险”的措施应是“使用不含甲醛的原材料”;而在必须使用含甲醛的原材料时,“降低风险”的措施可以是“使用甲醛含量不超标的原材料,保持作业场所通风良好”等;对通风条件差,空气中甲醛含量偏高的作业场所,还可以采取戴口罩、防毒面具等“个体防护”措施。•2、重大风险的管理在对重大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应对每一个重大风险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对重大风险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1)制订重大风险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针对所确定的重大风险企业应制定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每一项重大风险都要有控制措施、目标、管理方案、实施部门、检查部门、检查时间。例重大风险:大型设备的拆装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控制目标:确保无伤亡事故、无设备事故;控制措施:制订目标、指标或管理方案、执行管理程序或制度、培训与教育、应急预案、加强现场监督检查等。管理方案:a、有资质专业公司安装、拆除、加节;b、编制安装、拆除、加节、移位等专项技术措施,并经相关部门及技术负责人审批;c、装、拆前须对操作工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d、装、拆过程指派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监控;e、装、拆人员须持有效证上岗,并须体检合格;f、装、拆期间须设置警戒区;g、按要求设置卸料平台、防护门、通讯装置等;h、搭设完毕后在自检、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并做好维修、保养。最后应落实实施部门和检查部门以及完成时间。•2)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风险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按照每项重大风险制定相应的现场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并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即定期进行演练,以及在必要时进行修订。•3)措施及方案的实施•重大风险的风险控制关键在于落实,在施工过程中,按制定的措施、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控制重大风险的是有效地遏制各类事故发生、是建筑施工企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的必要条件。•五、防风险措施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前,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审,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防止导致新的风险不可接受的危险源。实施过程中,还应根据重大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评审更新。评审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1.拟定的控制措施是否能消除风险或使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2.拟定的控制措施是否可行,实施有无困难;3.财力状况是否允许,是否最佳解决方案;4.是否会导致新的危险源,能否克服。对涉及重大风险的技术措施,如深基坑支护、大型构件吊装等,还应采用计算、模拟等方法进行验证和确认。评审确认后的控制措施,通过管理方案、专项计划、作业指导书等方式予以贯彻,明确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实施过程中或计划的完成期限到达后,应对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控制措施进行更新完善并再次评审,保持其有效性和适宜性,最终实现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序号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危害因素分类可能导致的事故评价风险等级LECD1使用的绝缘工具没有检测物理性危害因素触电151050B2小型电焊机一次进线长度大于5M,不符合安全要求物理性危害因素触电151050B3电焊机的龙头线外皮绝缘老化、走线不符合安全要求,焊钳破损严重、线截面积偏小物理性危害因素触电151050B4配电箱、开关箱进出线承受外力与金属尖锐断口和强腐蚀介质接触物理性危害因素触电151050B5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没有进行绝缘检测物理性危害因素触电151050B6使用的人字梯中间的连接杆件没有或连接不牢固物理性危害因素坍塌、高处坠落71321C7电焊机无保护零线及出线、进线防护罩物理性危害因素触电151050B8I类手持电动工具无保护零线物理性危害因素触电151050B9手持砂轮机无防护罩物理性危害因素物体打击15735C10电焊面罩破损严重物理性危害因素人体伤害51735C11角磨机操作工不佩戴防护眼镜物理性危害因素物体打击55135C12操作工高空作业不使用安全带物理性危害因素高处坠落511050B13开关箱、配电箱每月检查维修时电工作业没有佩戴绝缘手套或绝缘鞋物理性危害因素触电131030六、建筑电器危险源识别序号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危害因素分类可能导致的事故评价风险等级LECD14漏电保护器失灵物理性危害因素触电5210100A15在潮湿的地方照明
本文标题:设备危险源识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15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