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设备管理概要设备点检管理体系设备点检标准设备点检实施设备专业点检要求第一章1、设备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1)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马克思说:机器设备是生产的骨骼和肌肉系统。可见,没有机器设备就没有现代化的企业。(2)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体--在固定资产价值总额中,一般占到60%~70%。(3)设备在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力三个要素论述。2、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1)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基础。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和工序要严格地衔接与配合,生产的连续性主要靠设备的正常运转来保证,一旦故障停机,环节就会中断,全线就会停顿。所以,只有加强管理,正确操作,精心维护,使设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所以说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2)设备管理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保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必须靠精良的设备和有效的管理,否则就会出现质量问题。本着“下一工序是我们客户”的观念,设备可靠性差,例如釉线设备出了故障,那后工序就窑就出现空蔬,拖延生产计划的达成,质量的波动,那就是没有满足客户的服务质量。(3)设备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导致设备事故和人员伤害,所以设备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为安全生产和环保创造良好的前提。(4)设备管理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产品原材料的消耗、能源消耗、维修费用等都摊销在产品的成本上,都与设备直接相关。设备管理影响到产品成本的投入,影响到企业的产出,所以要向设备要产量、要质量、要效益。(5)设备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装备水平,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①按点检周期:日常点检:由岗位操作工或岗位维修工承担。定期点检:按规定时间进行的周期性点检。②按点检种类:完好点检:检查或确认点检部位是否完好或异常的点检。倾向点检:检查或确认点检项目性能变化或劣化趋势的点检。③按点检分工:操作点检:由岗位操作工进行的点检,也称岗位点检。专业点检:由专职点检员进行的点检。精密点检: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点检。三位一体点检制是设备防护的工作基础具有发现异常,排除小故障、进行小修理的责任,是设备维护的第一层防线。由专业点检人员按照点检标准实施点检,点检员有发现隐患、派出故障的责任,是防止设备出故障和事故的第二层防线。用标准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特殊仪器、工具、诊断技术和其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并将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别,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这是设备防护的第三层防线。2.点检的定义轴承温度、运转声音油位冷却水联轴器运行状况电机温度、运行状况温度定责任人检查联轴器温度油位3.点检的目的通过对设备的检查和诊断,尽早发现不良的部位,判断并排除不良的因素,进而确定故障修理的范围、内容,并且编制出精确、合理的备品备件供应计划和设备维修计划,从而做到“防故障于未然”保持设备性能的高度稳定。4.点检管理的实质按预先设定的部位、项目和内容,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定,掌握设备劣化的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而提出防范措施并及时加以处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延长零部件寿命,达到以最经济的维修费用来完成设备维修的目的。5.点检管理的特定(1)体现了设备管理思想的更新(2)实行全员管理(3)专职点检人员按区域分工进行管理(4)管理职能的重心下移,点检员是管理者(5)按照严密的规程标准体系进行管理(6)把传统的静态管理推进到动态管理6.设备点检的类型(1)岗位日常点检-设备点检的基础(2)专业定期点检-设备点检的核心(3)精密点检-设备点检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第二章设备点检管理体系建立以使用者为中心、以TPM为重点、以自主管理为基础、以工序服从为原则、按照PDCA循环方式推进企业全面发展的基层管理组织保证体系。完善的设备点检管理体系、要实现对设备的一生管理,抓组两项结合,实行三级点检,建立四大标准,构筑五层防护线,降低六大损失,加强七项重点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二、设备技术管理与设备经济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持设备技术状况完好,并不断提高其技术素质,从而获得最好的设备输出结果;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最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只有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才能获得设备最佳的综合效益。三、实行第一级:岗位日常点检-点检的基础第二级:专职点检-点检制的核心第三级:精密点检-设备点检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三方面的人员对同一设备进行系统的检查、维护和诊断的点检制度。“三位一体”点检制三位一体点检制四、构筑设备的五层防护线1.操作人员的日常检查2.专业点检员的专业点检3.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4.设备技术诊断5.设备维护修理五、降低六大损失设备综合效率可由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和合格品率反映出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主要对策就是限制和降低“六大损失”。(即:降低设备故障损失、非计划调整损失、空转与短暂停机损失、速度降低损失、产品缺陷损失、初期不良损失)六、加强七项重点工作1.点检管理;2.定修管理;3.备件管理;4.维修费用管理;5.安全管理;6.故障管理;7.设备技术管理。一、维修技术标准维修技术标准时根据设备设计制造的原始数据制订的维修基准,它是四大标准的基础,也是编制另外三个标准的技术依据。维修技术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两类。1.维修技术标准的编制依据(1)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图纸;(2)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类似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值;(3)实绩经验。二、点检标准在点检标准中,详细规定了点检作业的基本事项,使所有的检查点都做到了“五定”。点检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两类。1.点检标准的作用点检标准是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是编制点检计划的基础。2.点检标准的主要内容点检标准以表格的形式对点检对象进行了“五定”。其主要内容包括:定点:点检部位、点检项目、点检内容;定法:点检方法、设备点检状态;定标:点检结果的判断基准;定期:点检周期;定人:点检分工。(1)点检的部位与项目设备可能发生故障和劣化并且需按点检管理的地方。其大分类为“部位”,小分类为“项目”。(2)点检内容点检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十大要素机械设备的点检十大要素:压力、温度、流量、泄露、给油脂状况、异音、振动、磨损或腐蚀、裂纹或折损、变形或松弛。电气设备的点检十大要素:温度、湿度、灰尘、绝缘、异音、异味、氧化、连接松动、电流、电压。(3)点检方法①用视、听、触、味、嗅觉为基本方法的“五感点检法”②借助于简单仪器,工具进行测量;③用专用仪器进行精密点检测量。(4)点检状态①静态点检(设备停止时)②动态点检(设备运转时)(5)点检判定基准①定性基准②定量基准(6)点检周期依据设备作业率、使用条件、工作环境、润滑状况、对生产影响的程度、其他同类厂的使用实绩和设备制造厂家的推荐值等先初设一个点检周期值,以后随着生产情况的改变和实绩经验的积累逐步进行修正,以使其逐渐趋向合理。(7)点检分工①操作点检②运行(或维护)点检③专业点检三、给油脂标准给油脂标准中规定了润滑作业的基本事项,包括了“润滑五定”(定点、定法、定标、定期、定人)的全部内容。给油标准是设备润滑工作的依据1.给油脂标准的编制依据①维修技术标准;②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图纸;③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④实绩经验。2.给油脂标准的主要内容(1)给油脂部位(2)给油脂方式(3)油脂品种牌号(4)给油脂点数(5)给油脂量与周期(6)油脂更换及周期(7)给油脂作业的分工四、维修作业标准维修作业标准时检修责任单位进行检修作业的基准,也是确定修理工时修理费用的依据。1.编制维修作业标准的目的(1)提高检修作业质量和缩短检修作业时间;(2)避免或减少检修作业事故的发生;(3)提高检修作业管理水平。2.编制维修作业标准的条件(1)明确检修作业目的(2)掌握检修项目内容和作业工序(3)熟悉设备结构和作业环境(4)具有施工实践经验3.维修作业标准的主要内容修理项目的作业区域、设备名称、作业名称、作业标准、作业条、作业工时、作业人员、使用工器具、保护用具、备件材料的要求、作业网络图、作业顺序说明、作业要素(项目)、作业内容、技术要点、安全要点、维修程序图等。4.编制维修作业标准的难点和关键是“作业网络图的绘制”编制时首先抓住施工中工期最长的工序项目,围绕主工序找出副工序,尽量采用平行作业,以扩大施工面,缩短工期。一、点检作业实施前的基础工作-点检的准备1.划分点检区域2.确定点检对象设备3.对设备进行“五定”,编制点检“四大标准”4.制订点检计划5.编制点检路线图6.编制点检检查表二、日常点检-点检制的基础1.日常点检的作用(1)通过日常点检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消除隐患,防止设备劣化的扩大和延伸。(2)通过日常点检维护,保护设备经常处于最佳状态下工作,延缓设备的劣化。(3)提高生产操作人员爱护设备的热情和关心设备的程度。三、专业点检-点检制的核心1.专业点检的主要内容(1)设备的非解定期检查;(2)设备解体检查;(3)劣化倾向检查;(4)设备精度测试及系统的精度检查、调整;(5)油品的定期成分分析及更换、添加;(6)零部件更换及劣化部位的修复。2.点检工作的七事一贯制(1)点检实施;(2)设备状况情报收集整理及问题分析(3)修理计划的编制;(4)维修备件材料计划的制定及准备;(5)修理工程委托及管理;(6)工程验收机试运转;(7)点检及定修的数据汇总和实绩分析。(1)目标效果好费用少设备管理点检实施(2)工作体系4.点检管理的业务内容(1)维修四大标准的编制与修法(2)点检计划的编制及变革(3)维修计划的编制以及实施全过程的协调、管理;(4)维修备品备件、资材计划的编制,购入和管理,组织维修用备品备件、资材调到施工现场;(5)点检作业区的设备维修费用的预算编制,费用的掌握和控制;(6)参加事故、故障的抢修和分析、研讨及检修处理,并做好故障管理;(7)设备劣化倾向管理的组织、实施,切实掌握设备的状态;(8)设备改善的研讨、方案确定、计划制订、直至计划实施,效果确认等工作;(9)设备信息提供、状态情报的提供;(10)点检实绩管理与分析、点检业务的改善5.抓住五大要素(1)紧固;(2)清扫;(3)给油脂;(4)备品备件管理;(5)按计划修理。四、现场设备点检管理1.点检管理的现场五大任务(1)保证设备“四保持”(外形整洁;结构完整;性能精度;自动化程序)(2)按计划修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3)降低设备故障率和降低设备维修费用;(4)创建文明班组,创造良好的现场工作环境和氛围;(5)确保安全第一,实现设备事故为零。五、点检信息化在点检管理体制刚开始运行时,在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其技术状态良好方面主要是依赖修理、点检工作缺乏必要的技术工具和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点检定修制。因此,实现点检信息是现代化企业设备运行管理的需要!传统点检管理体制中出现的问题(1)点检信息的真实性没有保证,谎检和漏检现象普遍。(2)点检信息的有效性没有保证,且数据无法有效地保存、积累和共享。(3)无法对主要设备运行状态做出准确分析,因而也无法为检修计划的制定和备品备件的申购提供依据。(4)设备事故发生后,由于缺乏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只能依赖经验来检修。(5)过维修与欠维修的矛盾无法解决。检修前缺乏预见;检修时缺乏依据;检修后缺乏检验对策:点检信息化(1)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促进企业设备点检工作的深入开展(2)加强对点检工作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确保点检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全面性(3)增加关键、主要设备监控的信息量,提高对关键,主要设备状态和趋势的控制力(4)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和重要性确定不同的受控形式;点检检测、在线监测(5)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确定不同定点维修策略;
本文标题:设备点检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161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