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量教案
100课题:教室有多长集体备课吸收内化、求同存异理论依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过程与方法: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结果。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手段:教学流程:凝心进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上学时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你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吗?我们应该怎样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度呢?学生可能会说:看一看有几把尺子长。看看有几本书长。看看有多少个脚印长。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呀!群心互动(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测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49页表格。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各小组测量过程及结果。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正确、切实可行就给予肯定。2、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101师:你觉得测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使测量的结果比较准确呢?师生总结智心荟萃(总结提炼,感受成功)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到底是不是只有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才有可能相同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匠心独运(作业布置,课外拓展)测量自己卧室的长度。板书设计:教室有多长测量工具数量教后反思一审意见:合适组长签字:王定丽时间:2016.8.26二审意见:同意组长签字:魏怀升、贺立进时间:2016.8.26三审意见:组长签字:时间:102课题:课桌有多长集体备课吸收内化、求同存异、理论依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教学难点:能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流程:凝心进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测量的相关问题。图片出示:教材51页第一幅图。师:为什么同样长度的课桌,这两个同学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呢?学生思考,汇报。群心互动(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刻度尺。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103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有多长呢?直尺上从0到1的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再直尺上找到哪段1厘米的长度呢?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就是1厘米等。师: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2厘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找出2厘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比一比。学生观察直尺,交流。如直尺上从0到2的长度是2厘米,从3到5的长度是2厘米。2、用厘米测量。师:请仔细观察图中铅笔的长是多少?它们这样测量对吗?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图片出示:教材51页第三幅图。生交流汇报。3、量一量、画一画。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直尺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请大家用直尺测量教材第51页最下面的线段,量一量它有多长。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师:你能不能借助直尺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呢?注意线段有两个端点哦。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展示画图结果,可以与同桌比比看画的是否正确。智心荟萃(总结提炼,感受成功)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设置动手操作的活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104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有一个手指那么宽,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做单位,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匠心独运(作业布置,课外拓展)教材第52页板书设计:教室有多长1、认识刻度尺2、用厘米测量3、量一量、画一画教后反思一审意见:合适组长签字:王定丽时间:2016.8.26二审意见:同意组长签字:魏怀升、贺立进时间:2016.8.26三审意见:组长签字:时间:105课题:1米有多长集体备课吸收内化、求同存异理论依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1、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难点:2、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米尺教学流程:凝心进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看看长颈鹿和小乌龟子在游乐园的门口遇到了什么问题?图片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生观察汇报。群心互动(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认一认,想一想。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学生找出1厘米的长度,展示给同桌看。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起来就是1米。看(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注意看,自己数一数是不是有100厘米。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我们可以写成:1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设置动手操作的活106米=100厘米。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2、比一比,说一说。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对于学生的多种回答,只要合理都要给予鼓励。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交流,演示自己伸开手臂比划1米长。3、小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从教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有多长?教室里的黑板大约有多长?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慧心试才(练习反馈,巩固新知)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下面的填空。图片出示:教材第53页最下面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室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通过怎样对比确定填写什么单位的。智心荟萃(总结提炼,感受成功)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度大约有1米,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要记住1米=100厘米。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匠心独运(作业布置,课外拓展)教材54、55页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107板书设计:一米有多长1米=100厘米教后反思一审意见:合适组长签字:王定丽时间:2016.8.26二审意见:同意组长签字:魏怀升、贺立进时间:2016.8.26三审意见:组长签字:时间:108课题:练习四集体备课吸收内化、求同存异、理论依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估计测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巧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估测的技能技巧。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凝心进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生:米和厘米。师: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距离,“米”用来表示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你能举出例子吗?生举例,师评价。课件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生:米和厘米。师: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距离,“米”用来表示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你能举出例子吗?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109生举例,师评价。课件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群心互动(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师:看下面的物体,比1米长的画“√”,比1米短的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图片出示:教材第57页第4题。学生判断,说理由。教师讲解:当选择合适的单位时,就应该这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进行判断区分,才能选出合适的。智心荟萃(总结提炼,感受成功)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的同学,解决问题时说得有理有据,真棒!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运用我们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在的实际问题。匠心独运(作业布置,课外拓展)教材56、57页教后反思一审意见:合适组长签字:王定丽时间:2016.8.26二审意见:同意组长签字:魏怀升、贺立进时间:2016.8.26三审意见:组长签字:时间:110第六单元检测题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大树高约8()一辆公共汽车长9()图钉的长大约是1()课桌高是70()小明的身高是135()数学书长28()一扇门高约2()操场跑道长约100()文具盒长约25()讲台高大约是80()门高约2()20厘米床的长度大约是2()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1()伸开两臂的长约是1()。橡皮长()厘米,宽()厘米。小华今年7岁了,身高约1()20()。二、计算。15厘米+8厘米=()厘米16厘米-9厘米=()厘米6米-5米=()厘米1米5厘米+1米3厘米=()米()厘米三、判断题。①大人一步长5米。()②操场跑道长100米。()③1米和100厘米同样长。()④火车每小时行驶900厘米。()⑤铅笔长约15厘米。()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量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22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