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什么是生产管理一、生产管理的概念和特征(一)生产管理概念生产管理就是企业对生产活动的管理。企业的生产活动是按照预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产品品种、质量、数量、成本和交货期等方面,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和用户满意的产品的过程。生产管理就是对这一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换句话说,生产管理就是同产品制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由于企业生产活动的范围不同,生产管理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也就是实现产品产量和进度为目标的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能力核算、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进度控制和生产作业核算等。广义的生产管理是对全部生产系统的管理,它是对人、财、物的输入,计划、标准等信息的输入,经过生产制造过程,输出产品和劳务,再利用信息反馈对整个生产过程实行控制的全部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技术准备、基本生产、辅助生产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它除了包括前面所说的狭义的生产管理的内容以外,还包括企业生产方向和规模的确定,工厂布置、质量管理、设备和工具管理、物资管理、能源管理、劳动组织和劳动定额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本章主要研究以生产系统为对象的管理,也就是广义的生产管理。(二)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征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征有:(1)生产管理范围大为扩展。(2)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成为生产方式的主流。(3)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在生产管理中得到综合应用。(4)生产管理模式更新。(三)生产管理发展新动态——生产管理新概念、新方法1.工业工程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作为一门应用性工程技术学科起源于美国,是在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研究把人、物料、设备等组成为整体系统,对该系统进行设计、改进和组合配置的科学,其本质是永不满足。工业工程的内容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部分,狭义的工业工程是指以工业研究为主体的基础的工业工程。广义的工业工程还包括工厂设计、计划协调技术、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控制、人——机工程、工程经济、成组技术、运筹学及信息系统工程等范畴。2.成组技术成组技术(GroupTechnology简称为GT)是组织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一种科学方法。成组技术应用范围已扩展到整个生产、技术系统、从零件分类编码开始,到成组零件设计、成组工艺设计、成组工装设计、成组单元设计和生产,以及成组作业计划等,而且这些环节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称作为成组技术系统。应用成组技术效益,不仅表现在如减少机动时间等直接可计量的效益,而更重要的还表现在间接的、不可计量的效益,如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的数量和成品、半成品库存量,缩短零件的运输路线,加速资金周转,简化生产管理等。3.并行工程并行工程(ConcurrentEngineering简称为CE)也称同步工程,是相对于传统的“串行工程”而言的,它是指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及其相关过程的多项任务交叉进行,在设计阶段同步地实现设计与产品生产周期有关的过程,要求产品开发者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包括设计、工艺、制造、装配、检验、维护、可靠性、成本、质量等在内的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并行工程的功能有:(1)缩短产品开发至投入市场的时间。(2)提高产品质量。(3)降低成本。(4)确保用户满意。企业内实施并行工程的步骤有:(1)首先把工作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2)当多个阶段的工作所需的资源不可共享时,可采用并行工程方法。(3)前后两阶段工作中插入中间协调,并用中间结果做出验证,验证结果与假定的背离情况是后阶段工作调整的依据。4.敏捷制造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简称为AM)其指导思想是“灵活性”,优势在于:通过提高灵活性,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敏捷制造的功能有:(1)借助信息技术,把企业内部与外部供应商、客户有机地联为整体,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迅速设计和制造全新的产品。(2)不断改进老产品,用以满足顾客不断提高的要求,延长产品寿命。(3)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高度柔性化设备,做到完全按订单生产,着眼于获得长期经济效益。(4)改变金字塔式的多级管理,采用多变的动态组织结构,组织虚拟公司。(5)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把它作为强有的竞争武器。5.精益生产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简称为LP)是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组织管理方法。精益生产的特征有:(1)以销售部门作为企业生产过程的起点。(2)产品开发采用并行工程的方法。(3)按销售合同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4)生产过程变为上道工序推动下道工序和下道工序要求拉动上道工序。(5)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6)追求无废品、零库存等。(7)消除一切影响工作的“松弛点”,最佳的环境、条件和最佳工作态度。(8)适应市场多元化的要求。6.准时化生产方式(JIT)在当今世界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制造业生产管理技术的主要方法有订货方法、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准时化生产(JIT)。准时化生产方式指,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生产所需的产品。准时化生产方式的基本原则是在正确的时间,生产正确数量的零件或产品。它是一种按后续工序提出要求时才生产的“拉动”生产方式。JIT生产现场控制技术的核心是看板系统,它是通过看板的传递或运动来控制物流的一种方法。7.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信息化社会发展至今,可供选择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方案众多。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制造资源计划(MRPⅡ)是一种最为成熟、规范和基础的生产管理信息化方案;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作为一种库存的订货点计划:初期MRP;(2)作为一个生产的计划与控制系统:闭环MRP;(3)作为企业的经营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MRPⅡ;(4)融合其他现代管理思想和技术,面向更广泛市场的企业资源计划:ERP。MRP的工作逻辑是按反工艺路线的原理推算出各个零部件的生产数量与期限的;为了反映生产系统的变化,MRP系统产生的作业计划需要不断更新。MRP的主要实施活动还包括确定MRP参数,建立生产数据库,制定能力需求计划和做好生产活动控制等。MRPⅡ的基本思想就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将经营、财务与生产系统相结合,涵盖了进行生产制造活动的设备、物料、资金等多种资源,并且有模拟功能,因此,它不仅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还能对整个企业计划的经济效益进行模拟,这对辅助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有重大意义。现代的MRPⅡ系统完善于80年代,一般分为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账务、成本、资金)三大子系统。生产控制子系统将按照预测的销售前景,并考虑销售单的实际情况来编制生产大纲;再按主生产计划的排程,编制物料需求计划,据此采购原材料和零件,并安排部件生产,以期在制品、原材料及成品控制在最优水平上。二、生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一)生产管理的任务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在生产活动中,根据经营目标、方针和决策,充分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运用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将输入生产过程的人、财、物、信息等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生产转换过程,以尽可能少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劳务,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为丁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生产管理的具体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对路、质优价廉的产品,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2.全面完成企业生产计划所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包括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交货期及劳动生产率、材料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等技术经济指标。3.合理组织劳动力,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员工的内在潜力,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生产效率。·4.加强物资、能源管理,合理利用物资、能源,努力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资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合理的物资储备,减少资金占用。5.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不断采用新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二)生产管理的内容生产管理要实现上述任务,就需要做很多工作。这些工作按管理的职能来划分,大体上可分为准备、组织、计划和控制四个方面的内容。1.生产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工艺技术方面的准备。主要包括通过经济效益的分析,进行工艺方案的选优、编制和修改工艺文件,设计和补充制造工艺装备等。②人力的准备。主要包括适应生产任务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对工种和人员的选择、配备与调整等。③物料、能源的准备。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外购件、外协件等,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力求使总费用最省。④设置完好运转方面的准备。主要包括设备选择的经济评价和计划检修类别的确定等。上述这些准备工作,都是正常生产活动所必备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生产计划的重要保证,这些准备工作必须先行。企业在进行这些生产准备工作时,要十分重视对经济效益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力求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2.生产组织。生产管理所讲的组织,是生产过程组织与劳动过程组织的统一。生产过程的组织主要解决产品生产过程各阶段、各环节、各工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协调衔接;劳动过程的组织主要解决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生产过程组织与劳动过程组织是企业生产活动计划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两者必须实行动态平衡,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要随着企业经营方针、经营计划的变化而变化。提高生产组织形式和劳动组织形式的应变能力,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3.生产计划。主要包括产品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计划主要规定产品品种、产量(产值)、质量等计划,以及保证实现生产计划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它保证产品生产过程各阶段、各环节、各工序之间在期量上的协调与衔接,使企业实现有节奏的均衡生产。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决定着企业能否按质、按量、按÷品种、按期限地生产出市场需要和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影响到企:业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在制定计划时,既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和企业内外的生产条件,又要通过综合平衡,做到以最训、的消耗和成本实现最优的生产方案。4.生产控制。是指围绕着完成生产计划任务所进行的各种检查、监督、调整等工作。其作用在于完善生产组织,实现生产计划,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和生产成本。广义的生产控制是对生产全过程实行全面的控制。从范围看,包括了生产组织、生产准备;和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从内容看,主要包括投产前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机物料消耗与生产费用等方面的控制、库存和资金占用的控制等。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实行事先控制。做好事先控制的前提是建立和健全各种控制标准,加强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采取对策措施。为了经济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必须明确生产计划和生产控制这两种职能的关系。生产计划是生产控制的依据,生产控制是实现生产计划蜘手段。如果生产计划不正确,生产控制就会变得复杂化,不仅工作量增加,而且会导致生产秩序混乱、失控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生产计划按期完成。三、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能否生存,要看企业经营的好坏。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经营的全局,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这种管理体制上的变化,使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执行性的地位,但在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主要表现在:(一)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基本部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基本保证。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在计划期预期要达到的经营成果。经营目标是一种理想状态,要把这种理想状态转变为现实,即从目标上昂转化为现实产品,必须通过产品的控制过程,靠加强生产管理来实现。否则经营目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产品不讲盈利,经营就失去了实际内容。所以,生产管理是为企业经营创造物质财富,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二)搞好生产管理
本文标题:什么是生产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23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