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HJ941-2018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941-2018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Classificationmethodforenvironmentalaccidentriskofenterprise(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8-02-05发布2018-03-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i目次前言------------------------------------------------------------------------------------------------------------ⅱ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分级程序-------------------------------------------------------------------25风险物质识别---------------------------------------------------------------26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分级---------------------------------------------------37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分级-----------------------------------------------------58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确定与调整-----------------------------------------8附录A(规范性附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10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规范和指导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的程序和方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实施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不再执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中的相关规定。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8年2月5日批准。本标准自2018年3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的程序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分级。适用对象为涉及生产、加工、使用、存储或释放附录A中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的企业。事业单位可参照本标准进行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本标准不适用于军事设施、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不适用于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或搬运(如港口装卸)的载具或单位。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30000.2-GB30000.29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50483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747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SH3015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突发环境事件environmentalaccident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3.2突发环境事件风险environmentalaccidentrisk指企业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3.3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environmentalaccidentrisksubstance指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扩散等特性,在意外释放条件下可能对企业外部人群和环境造成伤害、污染的化学物质。简称为“风险物质”。3.4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hresholdquantityofrisksubstance指根据物质毒性、环境危害性以及易扩散特性,对某种或某类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规定的数量。3.5环境风险单元environmentalriskunit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风险物质的一个(套)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企业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装置、设施或场所。23.6环境风险受体environmentalriskreceptor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的企业外部人群、具有一定社会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3.7清净废水slightlypollutedwastewater指未受污染或受较轻微污染以及水温稍有升高,不经处理即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3.8事故废水wastewaterbyaccident指事故状态下排出的含有泄漏物,以及施救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废水、清净废水、雨水或消防水等。4分级程序根据企业生产、使用、存储和释放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E)的评估分析结果,分别评估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和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将企业突发大气或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同时涉及突发大气和水环境事件风险的企业,以等级高者确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企业下设位置毗邻的多个独立厂区,可按厂区分别评估风险等级,以等级高者确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并进行表征,也可分别表征为企业(某厂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企业下设位置距离较远的多个独立厂区,分别评估确定各厂区风险等级,表征为企业(某厂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程序见图1。5风险物质识别图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流程示意图依据企业涉及的各类化学物质种类和数量进行风险物质识别。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企业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Q<1计算涉气(或水)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Q≥1生产工艺过程与大气(或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涉气(或水)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大气(或水)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E)突发大气(或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重大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一般环境风险3临界量清单见附录A。6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分级6.1计算涉气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涉气风险物质包括附录A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部分全部风险物质以及第八部分中除NH3-N浓度≥2000mg/L的废液、CODCr浓度≥10000mg/L的有机废液之外的气态和可挥发造成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的固态、液态风险物质。判断企业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燃料、“三废”污染物等是否涉及大气环境风险物质(混合或稀释的风险物质按其组分比例折算成纯物质),计算涉气风险物质在厂界内的存在量(如存在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年度内最大存在量计算)与其在附录A中临界量的比值Q:(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风险物质时,该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2)当企业存在多种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1)式中:w1,w2,...,wn——每种风险物质的存在量,t;W1,W2,...,Wn——每种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按照数值大小,将Q划分为4个水平:(1)Q<1,以Q0表示,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2)1≤Q<10,以Q1表示;(3)10≤Q<100,以Q2表示;(4)Q≥100,以Q3表示。6.2生产工艺过程与大气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评估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将各项指标分值累加,确定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大气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6.2.1生产工艺过程含有风险工艺和设备情况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含有风险工艺和设备情况的评估按照工艺单元进行,具有多套工艺单元的企业,对每套工艺单元分别评分并求和,该指标分值最高为30分。表1企业生产工艺过程评估评估依据分值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10/每套其他高温或高压、涉及易燃易爆等物质的工艺过程a5/每套具有国家规定限期淘汰的工艺名录和设备b5/每套不涉及以上危险工艺过程或国家规定的禁用工艺/设备0注:a高温指工艺温度≥300℃,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10.0MPa,易燃易爆等物质是指按照GB30000.2至GB30000.13所确定的化学物质;b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有淘汰期限的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46.2.2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企业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评估指标见表2。对各项评估指标分别评分、计算总和,各项指标分值合计最高为70分。表2企业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与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评估评估指标评估依据分值毒性气体泄漏监控预警措施(1)不涉及附录A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或(2)根据实际情况,具备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氯化氢、光气、氯气、氨气、苯等)厂界泄漏监控预警系统的0不具备厂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监控预警系统的25符合防护距离情况符合环评及批复文件防护距离要求的0不符合环评及批复文件防护距离要求的25近3年内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发生过特别重大或重大等级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的20发生过较大等级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的15发生过一般等级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的10未发生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的06.2.3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大气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将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各项指标评估分值累加,得出生产工艺过程与大气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按照表3划分为4个类型。表3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类型划分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类型M<25M125≤M<45M245≤M<65M3M≥65M46.3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E)评估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类型按照企业周边人口数进行划分。按照企业周边5公里或500米范围内人口数将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划分为类型1、类型2和类型3三种类型,分别以E1、E2和E3表示,见表4。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按类型1、类型2和类型3顺序依次降低。若企业周边存在多种敏感程度类型的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则按敏感程度高者确定企业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类型。表4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类型划分敏感程度类型大气环境风险受体类型1(E1)企业周边5公里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等人口总数5万人以上,或企业周边500米范围内人口总数1000人以上,或企业周边5公里涉及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国家相关保密区域5敏感程度类型大气环境风险受体类型2(E2)企业周边5公里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
本文标题:HJ941-2018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24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