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资料
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页脚内容: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操作培训资料第一部分出口退(免)税政策规定第一章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一、出口货物退(免)税概念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货物报关出口销售后,将其国内已缴纳或应缴纳的税款退还给货物出口企业或给予免税的一种制度。出口退税准予退(免)的税种仅限于增值税、消费税。具体地说,出口退税是指国家对货物出口前实际承担的增值税、消费税的税收负担,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后予以退还。出口货物免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环节应负担的征增值税、消费税予以免征。二、出口退(免)税的方法(一)出口退(免)税的各种方法退(免)增值税:1、“退税”;2、“先征后退”;3、“免、抵、退”税;4、“免抵”税;5、“免税”。退(免)消费税:1、“先征后退”;2、“免税”。(二)目前生产企业出口退(免)税的方法按目前我国税收相关管理办法要求,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生产企业出口自产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实行免征消费税办法。“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等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期内因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抵顶完的税额,经主管退税机关批准后,予以退税。第二章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规定一、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范围(一)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和内资生产企业;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页脚内容: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二)外商投资企业;(三)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生产企业;(注:该生产企业可以无出口经营权)(四)特准退税企业;例: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外轮供应公司、远洋运输供应公司等等(五)指定经营货物的指定出口的企业。例:1、出口黄金首饰珠宝石的指定企业: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及其分支公司、各省市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各省市首饰珠宝进出口公司;2、出口水貂皮指定企业: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及其分支公司、各省市土畜产进出口公司;3、出口鱼翅、鲍鱼、海参、鱼唇、干贝、燕窝指定企业:中国粮油食品出进口总公司及其分支公司、各省市粮油食品出进口公司。二、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一)享受出口退(免)税货物的基本条件:在我国境内出口的,凡属于已征或应征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符合下列基本条件的,均予以退(免)税。必须同时具备的五个条件:1、必须是属于增值税和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2)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离境的货物;(3)必须是财务上已作销售处理的货物;(4)必须是出口收汇并已核销的货物(部分货物除外);(5)退税申报时必须提供规定的有关单证。(二)具备下列情况之一的货物,不予办理退税(1)“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中“经营单位”名称、增值税专用发票中“购物单位”名称以及“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出口货物完税分割单”中“购货企业”名称与申报退税企业名称不一致的货物;(2)挂靠企业、借权企业出口的货物;(3)出口企业申报办理退税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虚开、伪开或发票内容不规范、印章不符的货物。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页脚内容: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三、出口货物退(免)税率(一)税种:我国出口货物仅限于退(免)增值税和消费税。(二)退税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于出口退税率均有不定期调整,如在2004年调节后,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有17%、13%、11%、8%、5%五档。四、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税依据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税依据:出口货物的离岸价(FOB价)。注:出口货物的离岸价(FOB价)即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离岸价的,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离岸价向主管国税机关进行申报,另外,主管国税机关有权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例如:以到岸价(CIF)结算的,则必须扣除运输费、保险费,调整为离岸价。五、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一)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计算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等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期内因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抵顶完的税额,经主管退税机关批准后,予以退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①“免抵退”税额=本月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上期结转免抵退税额抵减额(有进料加工业务的企业后两项有数据,其中:“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②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或=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③“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增值税纳税申报,需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从进项税转出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页脚内容: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上期结转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有进料加工业务的企业后两项有数据,其中: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购进的免税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二)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计算例题例:某进料加工生产企业1月出口货物10,000美元,内销货物RMB30,000.00元,当月发生进项税额RMB9,000.00元,当月购进免税料件8,000美元。该企业实行“购进法”,无上期结转的免税料件抵减额。A、主要会计分录如下:(1)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额30,000.00×17%=5,100.00借:应收账款5,1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金)5,100.00(2)购进货物发生进项税额9,000.00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9,000.00贷:应付账款9,000.00(3)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结转出口成本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上期结转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USD10,000×8.27×(17%-13%)-USD8,000×8.27×(17%-13%)-0=661.60借:主营业务成本661.6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61.60B、免抵退税计算当期应纳税额=5,100-(9,000-661.60)=-3238.40(当期期末留抵税额3,238.40)当期免抵退税额=本月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上期结转免抵退税额抵减额=USD10,000×8.27×13%-USD8,000×8.27×13%-0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页脚内容: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2150.20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2150.20(3,238.40>2,150.20)(三)生产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消费税的计算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税消费税的货物实行免税办法,即不征不退。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税消费税的计算为:应退税额=购进出口货物的进货金额(出口数量)×消费税比例税率(单位定额税率)对于烟(免税不退税)、酒类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相结合复合计税征收的,其计算公式为:应退税额=进货金额×比例税率+出口数量×定额六、加工贸易退税政策(一)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的概念进料加工是指国内有外贸经营权的单位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加工成品或成品后再返销出口的业务来料加工、来料装配从广义上来说,就是运用国外提供的原料、零部件加工成品或装配整机,收取加工费或装配费。两者区别:1、进料加工是我自营的业务,自行进料,自定品种花色,自行加工,自负盈亏;来料加工是对方来料,我方按其规定的花色品种、数量进行加工,我方向对方收取约定的加工费用。2、进料加工,进是一笔买卖,加工再出口又是一笔买卖,在进出口的合同上没有联系;来料加工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往往是一笔买卖,或是两笔相关的买卖,原料的供应往往是成品承受人。3、来料加工的双方,一般是委托加工关系,部分来料加工,虽然包括我方的一部分原料,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买卖关系,但一般我方为了保证产品的及时出口,都订有对方承购这些产品的协议;进料加工再出口,从贸易对象来讲,没有必然的联系,进归进,出归出,我和对方都是商品买卖关系,不是加工关系。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页脚内容: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二)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退税规定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的退税办法与一般贸易退税方式基本上一致,但由于进口料件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减免税,在退税时就应将进口环节减免税款作扣减,以免造成多退税的现象。1、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略)2、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1)实行“免、抵、退”税的生产企业经营“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在履行每份进料加工复出口合同第一次进料之前,应持进料加工贸易合同、海关核发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经外经贸主管部门盖章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进口料件申请备案清单、出口成品申请备案清单、出口制成品及对应进口料件消耗备案清单等资料,向退税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2)生产企业在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免、抵、退”税时,应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退税部门按规定审核后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3)进料加工业务采用“购进法”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按当期全部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出具。注: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有“购进法”和“实耗法”两种:A、“购进法”是从事进料加工的生产企业在进口料件报关进口入库后,将进口报关单进口额折合计算出海关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乘以复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和退税率之差,在计算当期应纳税额时从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中扣减(通常也称“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的进料加工税收管理办法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也即为当期全部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B、“实耗法”是从事进料加工的生产企业在进口料件报关进口入库且将复出口货物出口后,根据该批复出口货物的数量金额与《进料加工登记手册》规定出口的数量金额计算出当期海关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乘以复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和退税率之差,在计算当期应纳税额时,从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中扣减的进料加工税收管理办法;也即为当期全部(包括单证不齐全部份)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货物所耗用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
本文标题: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289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