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一章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
第八章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第一节宏观经济变量第二节总需求与总供给第三节总供求均衡与国民生产总值大的决定一、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在本国领土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是以领土为统计标准。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第一节宏观经济变量1、nominalGDP与realGDP(1)定义:名义GDP是指按产品和劳务的当年销售价格计算的GDP。实际GDP则是用不变价格(基年的价格)计算的GDP。(2)区别:名义GDP既包括产量的变动又包括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实际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反映生产产量的变动仅仅是产量的变动。实际GDP比名义GDP更能反映真实的经济福利水平。最终产品(finalgoods)是指以消费和投资为目的现期生产和出售的产品。最终产品是和中间产品相对而言的。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s)是指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产品;或现期生产出来的但是进入了其他产品或劳务的产品和劳务。具体计算GDP时采用增值法生产阶段产品价值中间产品成本增值小麦100---100面粉12010020•面包150120302、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GDP计算的是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的而不是卖掉的最终产品。存货视为企业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往年生产当年出售的不计,本年生产未出售的也计入,看作是企业自己把它买下,当成企业的存货投资。假定生产1000亿元,只卖掉900亿元,则GDP仍是1000亿元,其中的100亿元,为存货投资。3、现期生产和销售(1)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2)GDP与GNP的区别:①GDP按国土原则计算,是一个地域概念,即不论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在本国国土范围内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都计算在内,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它是一个生产的概念。4、GNP和GDP②GNP则是按国民原则计算,是一个国民概念,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内和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但不包括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它是一个收入的概念。两者间关系: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NetFactorproduct),简称NFP其中,国外净要素收入=本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发达国家GNP大于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外国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4、GNP和GDP许多产品和劳务虽然对人们的经济福利很有关系,但如果不是市场交换活动,就不包括在国内生产总值之中。如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家务劳动等。5、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6、GNP指标的意义与局限性(1)GDP核算的意义①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主要有3个重要经济指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这三个指标都与GDP有密切关系,其中经济增长率就是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是GDP紧缩指数,失业率中的奥肯定律表明当GDP增长大于2.25个百分点时,每增加一个百分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就降低0.5个百分点。6、GNP指标的意义与局限性②宏观经济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如制订战略目标、计划规划和财政金融政策时,都以达到一定数量的GDP为标准。③在对外交往中有重要意义与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相关,如承担联合国会费;与我国享受的优惠待遇有关,如世界银行根据GDP来划分给予优惠的标准。(2)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首先,它不反映分配是否公平;其次,非市场活动得不到反映;第三,有些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得到反映;如环境质量的变动、不能反映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第四,它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DP来,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从产品和劳务消费中获得的福利状况。6、GNP指标的意义与局限性第五,GDP的数值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内容的实质。第六,由于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两国GDP指标难以进行精确比较。最后,生活质量的改善不能得到体现。6、GNP指标的意义与局限性7、潜在GDP潜在GDP(ThePotentialGDP)与实际GDP(actualGDP)1、潜在GDP: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产出的最大产量,也就是实现充分就业时会有的GDP。2、实际G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所生产的GDP。即由有效需求水平所决定的GDP,它和潜在的GDP相对应。核算GDP有三种基本方法: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1、支出法2、收入法3、生产法(增加值法)对各个生产阶段创造的价值进行进行加总来核算GDP.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核算方法(1)定义:是把一国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物品与劳务按需求者支出的金额分类汇总而成。(2)国民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者在GDP核算体系中分为四类: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C):不包括居民购买新建住宅的支出;②国内总投资支出(I):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资。其中: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补偿固定资本损耗和意外损坏)1、支出法③政府购买支出(G):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包括政府在军事设施和物资方面的支出和政府雇员的薪金支出。但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④商品和劳务的净出口:(X-M)所以:用支出法核算GDP,公式为:Y=C+I+G+(X-M)或Y+M=C+I+G+X1、支出法(1)定义:是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而成,由于要素的收入从企业角度看即是产品的成本(包括企业利润),所以这种方法又称要素成本法。(2)要素收入包括:①工资、利息、租金等生产要素收入;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③公司税前利润;④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⑤资本折旧。2、收入法所以:用收入法核算GDP,公式为:Y=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要素所有者纳税以后余下的用于消费和储蓄,所以Y=C+S+T(1)定义: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把所有企业单位投入的生产要素新创造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的销售价值,按产业部门分类汇总而成。(2)计算步骤:第一步,计算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值。第二步,计算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第三步,从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得出各产业部门的产品的增加值。所有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总和,便是GDP。——核算国民收入可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但最为常用的为支出法和收入法。3、生产法(部门法或增加值法)表1-1服装生产过程中的市场价值增加(单位:元)生产阶段产品收入中间成本增加值要素收入棉花棉纱棉布服装合计155102050-1520306515510205015203050115生产法看最终产品的价值(服装的价值):50元;收入法把要素收入列相加为:15+5+10+20=50元;增值法把中间产品的价值累加:15+5+10+20=50元。国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狭义)(1)NI定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生产要素因从事生产和提供劳务所挣得的收入,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是从GDP中减去折旧和间接税而得到的。(2)公式:NI=GDP-折旧-间接税三、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折旧和间接税提高了最终产品的价格,但它并不代表当年新创造的价值,并不能成为任何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所以不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都分。NI=GDP-折旧-间接税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PI=NI-社会保险税-经营利润税-企业留利可支配收入:DI=PI-个人所得税+GT为了简化分析,一般在经济中可以认为可支配收入直接由减去个人所得税并加上转移支付得到,即DI=NI-个人所得税+GTGT为政府的转移性支付四、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进行核算的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恒等关系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1)两部门经济是指只包括生产和消费两部门,不考虑政府的参于,也不讨论进出口。(2)图示:收入(工资和股利)企业消费者消费支出储蓄金融机构投资从总需求来看:总产出(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消费(C)+投资(I)从总收入也就是总供给看:总产出(Y)=要素收入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C)+储蓄(S)由于有Y=C+I,Y=C+S,所以C+I=C+S即I=S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二、就业和失业就业者:包括作为得到报酬的员工而工作的人,在自己的企业里工作且得到报酬的人失业者:包括能够工作且在之前4周内努力找工作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非劳动力:不属于前两个类别的人劳动力定义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不包括未成年人、全日制学生、退休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失业的含义: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失业率=已失业但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数劳动力人数×100%失业的衡量:奥肯定律1、奥肯定律是回答潜在GDP和实际GDP变化与失业率变化之间的关系。2、概述如下:第一,假定潜在GDP每年增长X%;第二,如果实际GDP每年相对于潜在GDP增长超过的3%,则失业率下降1%。3、注意两点(1)这是一种经验验证;(2)为调节经济提供了一种政策依据。失业率变动=-0.5*(实际GDP变动百分比-3%)第二节总供给和总需求总需求(AD)是指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是一个物量指标它反映的是经济中不同经济实体的总支出计划,包括消费者购买食品的支出、政府购买武器等等。一、总需求曲线分析Q2Q1Q0图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rOQISLM(P0)LM(P1)LM(P2)POQr0r1r2Q2Q1Q0ADP0P1P2ABCⅠⅡ一、总需求及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指给定价格、收入和其它经济变量,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外国部门的需求总额。居民的需求企业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国外部门的需求(二)总需求曲线:表示对各种产品的需求总量和对应的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PY0AD二、总供给曲线分析总供给(AS)是指给定现行价格、生产能力和成本,所有的企业想要生产并出售的总产品量。当不考虑自给性产品时,总产出等于总供给。它是最终产品市场上所供给的总产品的数量,也是一个物量的概念;与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它们是一个价值量的概念。影响总供给的因素一般而言,影响总供给的主要因素有一般价格水平、劳动力的数量、技术水平和生产性资本存量。总供给与潜在的总供给通常的总供给即实际总供给,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已经生产和进口的已经向市场上提供的商品的总量。潜在的总供给是指现有的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后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可能向社会提供的商品总量。1.现有的所有的经济资源在可能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不存在闲置的资源。2.利用的资源能够合理的配置和最佳状态的组合。潜在总供给是实际总供给的极限。两者的差距越大,表明现存的经济系统效率越低。经济资源充分有效利用:无闲置资源资源最佳配置资源利用的最高效率实际总供给与潜在总供给之间的差距越大,表明经济系统效率越低。总供给函数与一般价格水平Y=总产出量=总供给量,最终产品市场上的总供给数量AS可以看作是一般价格水平P的函数:AD=g(P)实际就业量和总供给量Y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下降而减少。POQ图总供给曲线ASQ*总供给曲线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平直线,即水平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这时整个社会资源出现大量闲置,生产能力利用不足,产量增加时,成本保持不变,价格也不发生变化,这是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研究的关键区域,不需要考虑总供给对产出的限制。第二部分称为中间区域,即向右上方倾斜区域,随着经济资源逐渐接近充分利用,,社会上已经不存在闲置资源,产量水平提高会带来生产成本上升,进而造成价格水平提高,产出和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关系。第三部分为垂线,
本文标题:第一章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20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