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重庆市生产力促进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市生产力促进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姓名:敬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张宗益20061101重庆市生产力促进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敬阳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参考文献(48条)1.温家宝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20052.中国科技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司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研究报告(1992-2002)3.财团法人中国生产力中心查看详情4.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19995.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19886.道格拉斯C诺斯.陈郁.罗华平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19917.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19928.王征国新生产力论20039.重庆市科委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表(2000-2002)10.周旭.潘复生.刘剑飞.张宗益重庆自主创新能力报告200611.《重庆市统计年鉴》编委会重庆统计年鉴200212.薛永应生产力经济论199513.薛永应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大思考199714.才让.汪星明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政策199915.徐冠华在第四次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16.王崇举.潘复生山峡库区可持续发展与科技进步200217.孙向军知识生产力与中国跨越式发展200418.熊彼特.何畏经济发展理论199019.徐禄平.方杰国内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200220.格拉特凯洛格论技术与创新200421.查看详情22.查看详情23.李金算世界生产力组织概览200424.张宗益FinancialDeepeningand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25.张宗益AcomparativestudyofChinaandAsianNIES26.傅家骥.程源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知识经济的基础和关键199827.傅家骥.仝允桓.高建技术创新学199828.重庆市科技中介机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课题报告29.重庆市科技中介机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课题报告30.AreviewofproductivityimprovementinEuropeinthepast5years.issuesandscopeforthefuture31.DrTuomoAlasoiniFinnlandDevelopingthequalityandproductivityinworkinglife,experiencesfromtheFinnishprogramme32.ArturoTolentinoILOLatestconceptsandapproachesofproductivityImprovement33.TonyHubertThemainconceptofproductivitycentresinEuropean.aoverseas,scopeofactivities34.PL_HeiseyProductivityindevelopingcountry,Pasttrendsandfutureprospects35.ElinaMoisioFirmlandResearchProgramofRewardPractices-improvingthefunctionalityofrewardinginorganisations.Rewardsystemsasmeanstoimproveproductivityandwell-beingofpersonnel36.IntemationalQuality&ProductivityCenter查看详情37.ViorelBuruianaRomanianproductivityandqualitycenter-asuitableorganizationofProductivityMovement38.WorldAcdemyofProductivityScience39.BentBoelEuropeanProductivityAgencyandTransatlanticRelation1953-196140.MartinChristopherLogisticsandSupplyChainManagement--StrategiesforReducingCostandImprovingService200341.AmericanProductivity&QualityCenter42.AsianProductivityOrganization43.WorldCompetitivenessYearbook44.IntemationalGreenProductivityAssociation45.BenchmarkinginEurope46.JeffreyAFrankel:GlobalizationoftheEconomy[NBERWorkingPaper,No.7858,]200047.杰伊·巴尼.孟卫东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48.查看详情相似文献(2条)1.期刊论文董青生产力促进体系内涵及其服务模式的研究-科学咨询2006,(15)本文详细介绍了生产力的战略意义和世界生产力促进组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生产力促进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了生产力促进体系与增强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关系和客观规律,探索适合生产力促进体系的发展环境和创新模式,探讨体系的构架包括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同时对其运作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2.学位论文敬阳生产力促进机构体系建设与效能突破20062006年是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的第十四个年头,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趋势的加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产力提升对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和促使国家融入全球经济的至关重要性;面对产量提高、贸易额增长和全球化带来的更加激烈的竞争,对于各个国家来说,生产力和竞争力提升是国家的战略课题,特别对我们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及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要。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成立时的初衷是通过提供一系列的社会化的中介服务来极大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新生事物,由于它能够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进一步完善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以及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扶植中小企业业发展壮大的需要,在国家科技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领导下,在各级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内地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但是,综观世界和各个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生产力促进机构的运作状态和绩效,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我国生产力促进机构无论是在体系和效能上都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如果不对现阶段我国生产力促进机构的发展方向、运作模式和整体体系搭建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改造,我国现有体制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势必流于形式:简单的信息服务;帮助企业申请科研项目和经费;进行科技培训和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甚至可能演化为各级科委下属的一个“办事处”,于此不但扼杀了它的独特作用也同时也浪费了社会资源,更与其宗旨和使命不符。如果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形成全社会各阶层参与的充满活力的生产力促进运动,进而真正推动中国生产力的显著提升,那么,我国的生产力促进机构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为,耽误其历史机遇。本文通过分析生产力运动的战略意义,生产力运动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者,世界先进国家生产力促进机构的历程以及运作优异的生产力机构的管理运作体系、管理结构、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力运动参与各方的利益趋动等,从中发掘出生产力促进机构的较佳形成机制和体系,持续高效的运作状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产力组织机构的管理模式,进而进行生产力促进体系的最佳搭建,并由于充满活力和有持续推动力的生产力促进运动而发挥出全面提升生产力的综合效能,使政府、企业家、劳动者都能在生产力运动中充分发挥能动作用。进而为我国生产力促进机构的发展壮大,使其真正为全体人民的福祉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034bd2f7-8cb0-4416-90ad-9e320087ad0d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8日
本文标题:重庆市生产力促进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43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