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考语文诗歌主题分类
高考诗歌题材类别(大纲)专题一诗歌复习-----赠友送别诗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淹)“人世死前惟有别。”(李商隐)重点:1、常见意象:杨柳、酒、月、长亭、南浦、舟、秋、日暮……2、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想象联想、虚实结合、比喻、衬托烘托……3、主题内涵:1、依依不舍的留恋,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表达了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和别后的孤寂惆怅之情,情调大都依恋而伤感。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2、情深意长的勉励。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积,极奋发勉励、赞颂和祝愿。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3、坦陈心志的告白;诗人多在艰难困厄之际,借诗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借送别言志。这一类送别诗,以送别为题,但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4、对前途艰险的担忧。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前行或自己未来的担忧之情。5、以别为名的感慨。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感慨。即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专题二诗歌复习-----羁旅思乡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点:1、常见意象:梧桐、猿啼、杜鹃、板桥、鸿雁、落日、秋风、孤帆……2、常用手法:借景抒情、(乐景、哀景)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侧面落笔(主客移位、对写法、想象联想)……3、主题内涵:(1)思乡怀人:漂泊在外,表达对亲友的思念。(2)羁旅愁思:漂泊天涯的孤苦、寂寞、凄凉,旅途艰险向往安定生活。(3)感慨身世,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愤慨之情。专题三诗歌复习-----咏史怀古诗“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重点:1、常见意象:古人、古事、古迹。例:金陵、乌衣巷……2、常用手法:对比、运用典故、借古讽今……3、主题内涵:1、借古讽今,表达对前贤的追慕之情,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2、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表达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专题四诗歌复习-----军旅边塞诗类型特征边塞诗是指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一类诗歌。边塞诗词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以其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典型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风貌,尤其它悲壮、雄壮的境界,使人耳目一新,令人感喟不已。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伤;统治者穷兵黩武,对战争的不满和控诉;思乡念亲或征人思妇的愁苦思情;友人惜别感伤或壮别感奋等。有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而且雄浑豪放、格调高亢、慷慨悲凉。艺术风格:有的豪迈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重点:1、常见意象:狼烟、烽火、铠甲、孤城、羌笛、胡雁、鹰、夕阳、大漠、长河、边城、杨柳、胡天……2、常用手法: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白描、借景抒情……3、主题内涵:褒义:(1)对戍边将士英勇杀敌、保卫国土的壮志豪情赞美。(2)惊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贬义:(1)写边塞环境的艰苦,战争的残酷,表达对戍边将士的同情。(2)表达戍边将士思乡怀人之情和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3)对君主穷兵黩武的痛恨,批判庸将的无能。(4)渴望和平。专题五诗歌复习-----山水田园诗重点:1、常见意象:绿树、明月、春山、白云、空山、海棠、黄鹂、细雨、蛙声、五柳、渔歌……2、常用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景结情、点面结合、视听结合、远近高低结合、白描、反衬……3、主题内涵:(1)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2)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希望归隐田园、远离世俗。(3)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4)出世与入世矛盾的心理得折射。专题六诗歌复习-----咏物抒怀诗、即事抒怀诗咏物抒怀诗就是托物言志或托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重点:常见意象:落花、流水、夕阳、大雁、杜鹃、燕子、寒蝉、月亮、松竹梅菊……常用手法:托物言志主题内涵:托物显示出自己的品质高洁,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翻译并思考下列诗歌的寓意: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即事抒怀诗即事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抒怀诗”。鉴赏时应注意:1.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即事抒怀诗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2.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即事抒怀诗不比叙事诗偏重于叙事,其重点在于其“抒怀”的性质,也就是在诗中作者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的叙述,而是比较明显地直抒自己的情怀。3.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感情的。在赏析即事抒怀诗“抒怀”的特点时,首先要看“事”与“怀”的结合是否高明,其次要领略“感怀”的艺术技巧。感怀诗,往往是偶有所感专题七诗歌复习-----闺怨爱情诗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无尽之味。闺怨诗分为闺怨诗、宫怨诗、征妇怨诗、商妇怨诗四类。闺怨诗都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怨”是这类诗的基调。重点:1、常见意象:鸳鸯、双飞燕、水晶帘、西楼、娥眉、芳草……2、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衬托3、主题内涵:(1)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2)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思念情人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对年华易逝的感慨、抒发孤独寂寞之情。附:知识积累:心境(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喜悦,愉悦,甜蜜,淡泊,忧郁,激昂,恬淡,闲逸,安闲,失望,寂寞,幽怨,旷达,高雅,愤懑,焦灼,缠绵,孤独,抑郁愁闷等。意境:静谧、幽静、孤寂、凄凉、凄清、凄冷、肃杀、恬淡闲适、清新自然、苍凉雄浑、苍凉悲壮、旷远壮丽等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诗歌主题分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44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