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11园林测量课程建设报告
《园林测量》课程建设报告课程名称:园林测量所属系部:园艺园林系制定人:刘艳杰制定时间:2012年5月河南农业职业学院1园林测量课程建设报告一、课程概述(一)学习《园林测量》的意义园林和城市景观的建设与发展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创建宜居城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形势下,实现自然、社会、人类和谐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必然要求。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它和建筑、城市规划、城市林业一并成为改善人居环境、创建高品质城乡一体化大园林,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柱型行业。园林行业的发展会在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改善这对矛盾之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对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质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说园林行业是未来社会的热门行业是朝阳行业。园林测量课园林专业课当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骨干课程,它既有理论支撑,又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和职业性。它是集园林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园林规划设计为一体的交叉课程。是城市园林建设、城市市政工程建设、房地产、新农村环境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实用技术。因此学好园林测量对于园林专业的就业与职业发展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二)《园林测量》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园林测量是一门应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主要有四部分内容组成,即基本测量部分、普通测量部分、工程测量部分和综合测量部分。本课程突出实践教学内容,实验实训主要包括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水准路线的测量与成果整理、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水平角测量、竖直角测量、距离测量、视距测量、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测图精灵、园林工程施工测量等多项内容。园林测量采用园林测量理论应用、施工项目和文字叙述同步,注重课程设计与理论讲解相结合。注重课程设计与施工测量分析相结合,注重模拟实训与工程施工现场考察相结合。注重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突出课程实训的关键内容,并对园林测量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三)学习园林测量的要求总的要求是掌握三部分模块知识,掌握二个核心技能,注意加强三方面的联系。1.三部分模块知识(1)园林基本测量(2)园林普通测量(3)园林工程专业测量22.二个核心技能(1)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2)园林工程施工施工测量3.三个“联系”(1)加强本课程与建筑工程测量、市政工程测量等的横向联系。注意吸收其最新研究成果,并用于课程学习。(2)本课程与园林其他主要专业课程(园林制图、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施工组织管理与园林工程预算)的纵向联系。力求使园林测量学习达到理想的效果。(3)本课程与产业发展现状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四)学习园林测量的方法1.消除前序课程的知识盲点,做好课程的有效衔接。2.认真阅读教材及相关的参考资料,自学专业理论知识。3.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4.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项目作业。5.注重小组自评和小组互评二、师资队伍建设本课程教学队伍搭配梯队合理,主讲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硕士在读,不仅是教学的骨干力量,而且是科研的中坚力量,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都比很高。刘艳杰:讲师,硕士在读,34岁,从教10余年,长期从事园林测量教学工作,了解园林测量的发展方向,与企业联系紧密,经常下企业锻炼。主要讲授园林测量、园林工程与施工技术等专业课程,主带现场教学、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参与开发了园林专业建设和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结构的调整改革;组织编写了园林测量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和技能库;积极探索园林专业的教学改革与服务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主编及参编教材著作4本,参与省级、院级课题4项,发表CN级及其以上期刊论文3篇,获取院级优质教学奖2次,优质教学单项奖3次。卢伟娜: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园林规划设计,主讲课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测量》、《园林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制图》等。发表论文3篇、参编教材1部。获国家级课件比赛一等奖2次,主持教研课题《园林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获2011年河南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2009、2010年度优质教学综合奖三等奖。2012年辅导学生参加省级技能大赛获一等奖,学院师德征文比赛一等奖。3柴梦颖:讲师,硕士,39岁,从教10余年,长期从事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教学与科研工作,了解园林植物应用的发展方向,与企业联系紧密,经常下企业锻炼。主要讲授园林树木、园林苗圃、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等专业课程,主带现场教学、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参与开发了园林专业建设和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结构的调整改革;组织编写了《园林树木》、《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等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和试题库;积极探索园林专业的教学改革与服务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主编及参编教材著作5本,主持或参与省级、院级等课题7项,发表CN级及其以上期刊论文11篇,获取优质教学单项奖1次。于晓莹:助教,硕士在读,27岁,从教2年,从事园林设计教学工作,了解园林的发展方向,与企业联系紧密,经常下企业锻炼。主要讲授园林制图、园林设计初步等专业课程,主带现场教学,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参与开发参与开发了园林专业建设和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结构的调整改革;组织编写了园林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和技能库;积极探索园林专业的教学改革与服务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发表CN期刊论文1篇。三、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一)指导思想与定位职业学院的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从事园林行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园林行业发展对园林人才质量的需求为依据,以行业发展趋势为指导。以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为依据;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业、转岗、再就业及提高学生的发展后劲为依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当下研究的主要问题。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使得人们逐渐远离自然。如何将自然引入城市,运用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成果,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在城市中创造第二自然,为人们提供适合其休养生息的环境就成为摆在园林建设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建设宜居的城市环境,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而当下高素质园林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作为培养高等园林职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院校就应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高品质园林人才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实现农业职业学院的办学宗旨,体现职业教育的科学性、实用性、职业性、培养综合型的实用技术人才。《园林测量》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园林专业的必修专业核心课。随着行业发展调整,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由原来的只懂得测量技术的单一型人才4向着既懂园林测量、又懂园林工程并具有很高艺术修养的综合型人才转变。园林测量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园林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园林测量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测量技术要点。对于学生深化理解并进一步推敲完善自己的园林测量实施方案,全面理解园林测量与其他园林专业课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园林专业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位置。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同时园林测量是园林专业课程的过渡课程。需要对园林课程体系进行归纳性总结和使学生获得对专业认识上的提升。园林测量是园林工程与施工技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高素质园林人才培养课程中不可缺的重要骨干专业课程。缺少这门课,会造成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计划不完善,人才培养途径不适应则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园林测量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1.教学研究教改的重点是贯彻“能力本位”“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而能力本位的落实,应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前提,教材是基础,教学设施是保障,教师是关键,教学方法是切入点。园林测量教学团队教师研究“因材施教”教学方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专题研讨教案编写、教学资料的准备、园林专业课程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问题,并落到实处。针对高职的学生,求知的欲望强,学习的自觉性强等特点,安排关键的教学环境,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前5分钟的知识链接,然后通过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最后通过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通过园林测量课程实行过程考评和期末考评制度,体现了考核的公正性,并通过考核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查遗补漏的作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的自觉性差等问题,加强了辅导员的引导教育工作,同时,改进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减少理论授课时间,尽可能多的增加现场教学、实践动手教学,并结合操作技术进行口试和限时操作相结合的考试方法,扩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培养了学生的扎实的操作技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教学方法的实施在每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理论知识与工程项目紧密结合的特点。采用讨论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等方法,强调教学做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用“讨论法”展开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测量误差5中,观测误差的来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先提出问题:对同一个角度测量两次,得到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并引导大家讨论问题,在讨论之后,由教师点评,并和同学们一起加以总结。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释难解疑的目的,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用“项目教学”展开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水准测量中,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在教学过程中,先剖析项目,在本项目中,首先通过知识牵引,让学生了解闭合导线的形式;其次引导学生理解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过程中测站校核和路线校核的方法。经过教师对于项目的剖析,学生对于项目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示范项目,在引出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综合运用,需要教师示范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让学生对于项目的完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后实施项目。让学生努力学会独立思考,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学习小组须自行安排工作程序,分析方案是否可行。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感知、对比,培养悟性和洞察力。当工作程序运行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修正错误。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当他们通过团队合作努力而最终得到成功时,也会充满了自豪感与成就感,自信心与创造力进一步提高,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发展。用“现场教学法”让学生直接接触实物,实现“教学做”的统一。如对于测量仪器的认识和使用:把仪器带进教学现场。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测量仪器,如果只是对着图片讲结构、操作方法就显得很抽象,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实物可以把抽象理论还原为具体问题。在教学现场拿着仪嚣介绍各旋钮的名称、功能及应用,演示操作过程和使用技巧,就可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和理解。实验教学。要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指标和施工岗位技能的理解,掌握操作方法。通过提出问题一现场讨论一讲解操作或运用过程一实际操作或运用一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完成教学。(三)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培养人才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把“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形成驱动式教学模块的课程体系,确立项目任务认知,任务内容,任务相关知识点,任务完成过程及技能操作体系,使学生从实践认知→理论知识→实6践操作过程中的学习和了解。并掌握园林测量专业技术能力,确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次上的教学目标,采取分项目、分任务、分组式教学。建立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并及时反馈矫正,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模式。四、学术研究(一)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1、多元化、职业化背景下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院级课题主持人2010.102、河南省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本文标题:11园林测量课程建设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47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