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建湖县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测试题
第页(共4页)12012年暑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学习考核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填空(16分)1.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要使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技能)。2.种类繁多的数学思想都是由基本的数学思想演变、派生、发展出来的,基本数学思想主要指:(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3.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5.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C)。A.联系生活学数学B.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数学思考B.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3.《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A)的动词。A.过程性目标B.知识技能目标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4.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B)的过程。A.单一B.富有个性C.被动5.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第页(共4页)2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6.同一个数学成就,当用它去解决别的问题时,就称之为方法;当评价它在数学体系中的自身价值和意义时,就称之为思想。所以在不便区分、不必区分时,可以统一称之为(C)。A.数学思想B.数学方法C.数学思想方法7.苏教版教材为提升学生对相关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专门安排了(C)单元。A.解决问题的策略B.找规律C.实践活动8.有效教学设计的根本保证是(A)。A.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B.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C.设计有层次的练习9.从数学知识的存在形式上看,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B)知识。A.显性B.隐性C.无法确定10.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C)过程。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三、简答。(45分)1.在小学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你有哪些实施建议?(1)寻找载体,适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悄悄地得以完成的。离开基础知识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就会变成无源之水。纵观小学数学教材,能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因素是非常广泛的。以函数思想为例,从一年级开始,就通过填数图、韦恩图等形式,将函数思想渗透在许多例题与习题之中;在统计知识的学习中,用图表将函数思想的核心即对应关系直观化和具体化;在中高年级教材中出现的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实际上就是用解析法来表示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等等(2)把握契机,适时渗透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师还要注意把握时机,适时渗透,这样才能既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就小学数学来说,在形成概念、导出结论、寻找方法、揭示规律的过程中,随时都可捕捉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时机。例如,在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引入可以渗透比较的思想;概念的形成可以渗透抽象分析的方法;概念的贯通可以渗透分类的思想。第页(共4页)3(3)精选习题,适量渗透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数学习题的解答过程,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过程和运用过程。任何一个问题,从提出直到解决,需要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但更多的依靠数学思想方法。所以,学生做练习不仅对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会起到巩固和深化作用,而且还会从中归纳和提炼出“新”的数学思想方法。2.教学反思记录的内容一般为“五记”,“五记”是指哪五个方面?一、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二、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三、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四、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五、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追求短、平、快,定位准确,思考深入。一有所得,及时记下,以记促思,以思促教这样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只要养成反思的习惯,每一节课都能认真反思,及时修正,从反思中感悟,在实践中求真,我们就能真正成长为反思型、学者型教师,成长为一名名师!3.怎样的数学课才是好课?请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1)学生学习得到充分发展。首先学生乐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澡获得知识能力,思想方法及情感正常发展形成良好价值观。(2)教师教学组织科学合理。教师能够全面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数学学科特点科学第页(共4页)4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教师及至同仁有所启发,促进自身不断发展的课,四、案例设计(19分)以“运算律”为例,设计一则教学片段,并说一说你的设计思路?(教材请见附件)一、设疑引入1、口算A(2+8)×52×5+8×5(2+10)×32×3+10×3(9+11)×69×6+11×6二、指导探索:×1、进入情景:买衣服共要多少钱?指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A65*5+45*5B(65+45)*52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三尝试讨论:1、从上课到现在,我们一共写了4算式,他们结果相同,可是算式不一样,我们来找找看,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等号的左边都是一些怎样的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即时小结“两个加数的和乘一个数”并板书)仔细观察等号的右边,这些算式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和左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小结“两个加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积相加”并板书)2、验证发现:(1)是不是所有像这样写的两个算式就有这样的规律呢?你能照样子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并验证一下吗?在写之前,先想一想,你写了2个算式准备如何验证?(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验证)(2)学生尝试写算式。验证然后汇报交流。(3)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学生的算式,并问学生是如何验证的?(4)观察这些算式,等号左边有什么共同点?右边呢?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联系?(5)小结: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的乘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乘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乘数.3、总结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a+b)*c=ac+bc注意这个公式反过来也成。
本文标题:建湖县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5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