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内容要点1、质性研究的概念背景、特点和作用2、如何提出有价值的质性研究问题3、收集和分析质性资料的思路1、概念背景“研究”的定义广义: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狭义: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技术,对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并将其上升为一般理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型学术取向(求真,是什么)实践取向(求善,应该是什么)范式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理论经验的量的研究质的研究行动研究(量、质)思辩的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一种运用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量化的手段来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从而判断教育现象的性质,发现内在规律,检验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问题举例1、“后进生”的家庭背景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2、“后进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质性研究的定义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问题举例1、什么是“后进生”?“后进生”是如何成为“后进生”的?2、教师、“好学生”、“后进生”是如何看待“后进生”现象的?3、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对待“后进生”的?其行为对“后进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两种不同的世界观量的研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质的研究: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复杂科学“行动研究”的定义•性质: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取向•研究主体:行动者即研究者,可与外来研究者合作;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研究的目的: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提高反思能力,改进工作•检验研究效果的标准:行动者的意识和能力是否有提高,问题是否解决,生存环境是否有改善质性研究的主要兴趣惯常社会行动(及其形态)行动者的主观经验影响行动和经验的条件(外在,内在)行动者与结构的互动关系:结构二重性,场域和惯习;超越机械论、结构论、文化论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2、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3、选择研究对象,探讨研究关系4、选择研究方法5、进入研究现场,收集资料6、分析资料,建构理论7、写研究报告8、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广度、伦理问题)与量的研究有何不同?质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确定研究问题进入研究现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如何提出有价值的质性研究问题1、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的或理论的)问题2、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3、研究的范围不宜过大,但有足够探索的空间4、实施条件许可,适合用质性方法探究研究问题举例研究的现象:很多学生不愿意当小组长下面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当小组长?“当小组长”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之间有何关系?他们是如何看待“当小组长”的?“当小组长”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什么是“当小组长”?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效度大家一起练1)写下一个你目前最关心的研究现象2)提炼出一个适合使用质性方法的研究问题3)两人小组交流,对研究问题作进一步修改,直到双方满意为止4)全体讨论修改研究问题重新检查你的研究问题,问自己:研究的是一个“真”问题吗?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重要概念是否清楚?研究的问题与前人的研究是什么关系?研究的问题与研究的目的是否匹配?探究本研究问题需要使用什么方法?总结: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要迷信技术:那些最有趣也最困难的论题,往往出现在已有技术不能奏效时;不应由方法来限定问题应坚持自己模糊的形象和构想,将其整理出来应具有“问题意识”,提出“真实的问题”问题:对问题的陈述通常涵盖了大量具体环境和不同人所面对的各种私人困扰;需要根据更宏观的历史与社会结构来定位这些问题方法:应问是否有利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应受方法和技巧的制约理论:与使用的词汇有关,尤其是词汇的概括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方法和理论不是独立的:方法是针对一定问题的方法;理论是针对一定现象的理论;它们好比是你所生活的国家的语言——你会说它,这并不值得夸耀,但是你不会说,那么这是件憾事,还会带来很多不便方法和理论都是工具,其主要目的是澄清观念,简化程序;解放而非限制想象力要掌握方法和理论,就要变成自觉的思想家,了解自己研究中所运用的假设和隐含意义如果为方法和理论所控制,则无法进行研究,不能洞察世事每个社会科学家都必须是他自己的方法论家和理论家,必须是一名学术巧匠3、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思路选择研究对象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随机抽样的偏差和表面性目的性抽样:选取能够最大限度回答研究问题的样本(人、事、场所、实物等)“代表性”不等于“典型性”资料的饱和抽样的标准性别年龄、年级职业、专业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家庭背景、婚姻状态学业表现、工作业绩。。。。。。。抽样的原则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选择抽样标准;研究的问题决定了研究对象的类型,需要限定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边界由于样本比较小,必须放弃一些不重要的标准,而选择最重要的标准,即与研究问题最相关的标准,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说明数量多不应作为抽样的标准(如:女生玩网络游戏的比较少,因此选择男性)质量高也不应该作为抽样的标准(如:选择该校是因为办得好,有特色)需要说明为什么不选择某些标准,特别是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职业、专业典型个案抽样(如一名普通的校长)极端案例抽样(如:课业负担重的学校)最大差异抽样(如:人际交往顺利和不顺利的人)同质抽样(如:单亲家庭的学生)抽样的方式漏斗式抽样滚雪球抽样机遇式抽样,定期定点穿行目的性随机抽样综合抽样方便抽样(下策)收集资料的方法访谈开放——半开放正式与非正式直接与间接个别与集体设计访谈提纲研究问题——访谈问题——现场实际使用的问题前设与生成(探究背后的认识论、前见和盲点;做被访者)访谈注意事项如何既让对方自由畅谈,同时能将对方的思路定位在自己的研究框架内?如何真正了解和理解对方?真诚+关注+敏锐智力上的挑战不等于态度上的挑衅如何做到“聪明的(智慧的)无知”?观察开放——半开放参与式与非参与式设计观察提纲设计观察表常用观察表举例时间事实分析8:00教师走进教室,学生一齐站起来,大声说:“老师好!”学生似乎已形成一些固定的课堂规则8:05教师手捧课本,开始念书上的内容。教师似乎对教学内容不太熟悉。8:10教师问了一个问题:“秦始皇是什么时候统一中国的?”所有学生立刻翻书找答案。教师问的问题都是事实性问题,总需要学生从书中找答案。8:15学生回答问题之前都先举手,等待教师点名。学生没有即兴回答问题的可能性,教师的控制很严。分类更加细致的观察表时间事实笔记个人笔记方法笔记理论笔记8:00教师走进教室,学生一齐站起来,大声说:“老师好!”我很久没有看到如此规矩的课堂了,着实吓了一跳。我坐在教室的前3/2处,没有看见所有学生的动作。该课堂似乎很重视规则的建立。8:058:10实物分析文本、历史记录、传记、文化物品实物分析的作用确定需要收集的实物设计实物收集清单对实物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人种志:设计问题单,资料单,探究方向;场地、场景、场域、社会系统投射技术:看图说话,讲故事;情境想象;常规的破坏(理解来自误解);看录像后评论;写词语并排序参与式方法(第二型知识):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画地图,问题树,因果分析图分析资料的路径先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或两者同时进行?先回到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前人的理论还是先沉浸在原始资料中?如何在原始资料、个人知识和前人研究之间互动?诠释学的循环:从默会(直觉而未分化)——朝向显明化(轮廓分明与分化)——返回整体(重建默会理论,解释性理解)分析资料的思路类属法:化约的思路本土概念分析归类描述意象、隐喻:原则和规则,认知风格扎根理论中的三级编码:1)开放式:确定分析主题2)集中式:在主题之间建立联系3)整合式:提升出最重要主题情境法还原(重构)的思路核心故事线,关键人物,事件,关系等叙事分析、生活史、个案研究生活空间的三个维度:1)地点(个人所处的位置)2)时间(过去、现在、未来——连续性原则)3)空间(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交互性原则)话语分析社会现实的语言建构言语行为话轮,对话分析语言人类学权威话语和内部说服性话语复调,暗辩多重声音质性研究的有效性宣称(Carspecken)客观的:多元进路,“这个世界”主观的:独享进路,“他/她的世界”规范/评价的:协商共识,“我们的世界”语用学视域分析目的:重建行动者的默会理论1)共时横轴:水平层面的视域分析:重建客观、主观、规范、评价的有效性宣称垂直层面的视域分析:重建前景、背景的有效性宣称2)历时纵轴:过去、现在、未来(前理解结构)按摩的例子行动:“这个地方疼与腰椎间盘膨出是什么关系?”(以言行事;并暗含对按摩师专长的尊重)前景:“这个地方疼”——客观宣称稍后前景:“我希望你按摩这个部分”——主观宣称背景:“直接叫按摩师按某个部位是不礼貌的”——规范/评价宣称更后面的背景:“大学教师不应该有不礼貌的行为”——认同宣称共时横轴、历时纵轴互动反思的态度不断从他人的行动推论出意义场注意行动者可能的意图,包括那些无意但却可能刺激行动者行动的动机、那些监控自己行为的意图与无意动机的可能方式注意其他行动者理解此行动的可能方式注意行动的意外后果注意个人行动与结构之间的相互型塑关系留心自己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反身性建构“中层理论”(默顿)背景:急需建立与阐释“统一性理论”不同的框架在宏大理论与低层命题之间建构起具有明确界定的可操作化概念,其构成的陈述可说明有限范围的现象之间的协变关系;“中枢性的”——“假如这样。。。那么。。。”;“如果不是这样,则可以有另外一套推理说明”包含抽象成分,但更接近经验研究中所发现的可观察材料用于指导经验性调查建构理论的基本步骤宏大理论一般理论中层理论低层理论观察方式真实的世界理论抽象举例宏大理论:社会阶层在每一代新人身上得到了复制一般理论:学校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在复制社会阶层上起到了工具性的作用中层理论:那些抵制学习的孩子发展出了一种反学校的文化低层理论:由于来自劳动人民家庭的孩子拒绝学校的权威,他们对学校提供给自己的东西不珍惜收集资料的方法:与学生、教师和家长交谈,观察学生的行为,记录学校管理者对学生成功和失败的解释真实的世界:事情和事件,如教室、教师、教学、同学群体、校内外活动、父母的职业等质的研究对“理论”的理解:小理论、实质理论、地方性知识不同理论之间的对话:前人的理论研究者的理论资料呈现的理论分析资料的方法建立接触单和资料单写资料分析笔记画图表:事件流程,因果关系图表,概念图,知识图与同行交谈回到被研究者阅读文献运用想象、类推和隐喻举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研究研究问题: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何意义?教师的知识结构:1)本体性知识(学科内容)2)条件性知识(学科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3)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内容1)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2)以什么状态和形式呈现?在典型情境中如何表现?教师如何思考和表达?3)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言语类、数理类、活动类),不同职业发展阶段(新手、有经验、专家)、不同性别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什么不同?4)是如何形成的?个人生活史、反思和实践共同体对其获得和发展有什么影响?5)如何发现、提升并逐步完善?如何通过其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重新定义“专业”和“知识”?重要概念定义“实践”、“知识”“实践性知识”:有能力的知识(相对于熟悉的知识、命题性知识);问题解决的知识;知道如何做的之声“理论性知识”:被编码、固化在书本和语言概念中;普遍性、确定性、可明确表达“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实际使用的、主要表现在行动中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有个体的和集体的类型之分“专业”、“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共同体”收
本文标题:质性研究(陈向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8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