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
1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第一章: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第二章“六艺”教育的形成第三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第四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第五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第六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第七章: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第八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第十章: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非重点,略)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2第一章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在官府”(名词解释):①“学在官府”是西周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官学机构和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形成这种局面的客观原因:为官有学,而民无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书,而民无书。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特点是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合一,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2.国学与乡学、大学与小学的区别:国学是由中央政府办理、设在天子、诸侯的王都内的学校,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由大乐师主持,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乡学是设立在王都郊外地方行政区内的学校,入学对象是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由司徒负责领导,教育内容是“乡三物”——“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小学一级,但是学习优秀者可选拔到国学中的大学学习。国学又分小学、大学两级。国学的小学设在王宫内,入学年龄沐浴家庭身份等级有关,贵族子弟的入学年龄早于平民子弟,平民子弟所进入的小学学习年限是七年,小学的学习内容是德、行、艺、仪,是关于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3.六艺(内容和特征一起回答,名词解释)(1)“六艺”,即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六项基本内容: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为三大方面:①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十分广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②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③书数。书,是指文字书写;数,是指计算。(2)“六艺”教育的特征: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②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第一章1.“学在官府”√2.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未考过,简单复习)3.六艺①内容√②特征√3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重点)第二章一、稷下学宫√二、孔子√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2.教育的作用①社会作用: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②个体发展作用: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人的发展3.教育对象:“有教无类”√4.教育目标:“学而优则仕”√5.教育内容:“六艺”(以“六经”为教材),教育内容三个特点6.教学方法①因材施教√②启发诱导√③学思行结合√7.论道德教育√(1)内容:“礼”、“仁”(2)方法①立志②克己③力行④中庸⑤内省⑥改过8.论教师√9.历史影响(即评价)三、孟子1.性善论√①说明人性是人类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②人性是先天固有的,提出“良知、良能”说③善端说2.教育的作用①社会作用:保民心②个人作用:求放心3.教育目的:“明人伦”4.道德教育(1)内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2)方法:1,持志养气;2,动心忍性;3,存心养性;4,反求诸己5.教学思想:深造自得四、荀子1.荀子与六经传授2.性恶论√与教育作用:“化性起伪”3.教育目标:培养“大儒”4.教学内容:“六经”5.教学方法:“闻见知行”6.论教师√五、墨子1.教育作用①社会作用:建立“兼爱”社会②个人作用:“素丝说”√,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2.教育目标:培养“兼士”3.教育内容:a,政治和道德教育;b,科技知识;c,文史教育;d,培养思维能力4.教育方法:主动、创造六、《大学》√七、《中庸》八、《学记》√1.教育作用2.教育制度:学制与学年3.学校管理:视学与考试4.教育、教学原则①教学相长√②尊师重道③藏息相辅④豫、时、孙、摩⑤启发诱导√⑥长善救失√5.教学方法九、补充相关知识点:儒、墨教育的异同√4一、稷下学宫(名词解释/简答)(1)定义:①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齐恒公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创办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和缩影,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稷下学宫的办学性质是由官家操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而且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其特点是学术自由、尊师重道、待遇优厚(物质待遇:享有上大夫俸禄;政治待遇:不治而议)而且管理规范上,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学术守则--《弟子职》。稷下学宫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促进了思想学术的发展,也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二、孔子(重点)(可以挑其中一个考名词解释或简答,也可以出论述大题)孔子,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主要有两个:①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编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②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是百家争鸣的先驱,创办了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私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二)教育作用和地位的观点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庶、富、教”。孔子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首先是“庶”,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是“富”,要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吃、喝、穿、住的问题;再次是“教”,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孔子首次论述教育与人的关系,他认为人们的先天素质是很接近的,但是之所以人们在成长中千差万别,是后天“习染”的结果,这一观点肯定了人无论等级贵贱,生来在天赋素质上是平等,这就说明教育是人们成长中的一种特殊环境,要承认教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三)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名词解释)孔子从“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依据出发,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学实践。有教无类的原意是指: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四)教育目标:“学而优则仕”(名词解释)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养人才的路线概括为:“学而优则仕”这话是子夏说的,也代表了孔子的教育观点。“学而优则仕”包括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把读书和做官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和笼络人才的手段。意义:它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动力,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适应了社会发展要求,直到现在在我国还有重要影响。(五)以“六艺”教育内容1.以编订的“六经”为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2.教育内容存在三方面的特点:①偏重社会人事;②偏重文事;③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5(六)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名词解释)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提出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孔子是我国首个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但这一教学原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与学生谈话和个别观察。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出发,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2.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之间的矛盾,孔子认为无论是培养道德还是学习知识,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对机械学习,提倡启发性教学。3.学思行结合:“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提倡广泛学习知识,在此基础上认真深入进行思考,学思结合。他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学是手段不是目的,行才是终极目的,行比学更重要。由学而思而行,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产生深远影响。(八)论道德教育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德育有相当深刻的论证。“仁”、“礼”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仁”被孔子作为是最高的道德准则,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礼”是道德规范,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和仪节。把“礼、仁”推及到社会各个方面,使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人人之间各有其礼,各尊其德。孔子提出了德育的原则,主要有:①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的确立和坚持,取决于个人的信仰和自觉努力,孔子教育学生要有志向,并坚持自己的志向。②克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即“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③力行:“言必行,行必果”,孔子提倡言行一致,重视行即道德实践。“力行近乎仁”,他认为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行动表明人的道德水平。④中庸:孔子认为待人处事都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做得恰到好处。⑥内省:内省是修养方法之一,内省就是将日常所做的事情,依靠自觉进行反思。⑦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子认为重要的是人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发扬优点、长处,克服缺点、不足的过程。(八)论教师(即孔子的教师观)√孔子热爱并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他认为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学而不厌:这是教人的前提,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丰富的知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一生好学乐学,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2.诲人不倦: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不仅毕生从事教育事业,还要用耐心去说服学生。给予学生高度的爱与责任。3.温故知新: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4.以身作则:孔子强调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甚至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对学生有重大的感化作用,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以身作则——这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5.爱护学生:孔子爱学生,对学生充满信心,他提倡客观公平地对待学生,要爱护学生,更要尊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6.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的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6(九)历史影响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在教育史上,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1.他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2.创办了规模较大的私学,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百家争鸣的先驱;3.实行“有教无类”方针,扩大受教育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至平
本文标题: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9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