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课
1/9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课西安市渭滨学校陈伟(整理定稿)一、评课的重要性:有人把老师上课比作“画龙”,把评课比作“点睛”,“龙”因“睛”而腾飞,很形象,同时道出了评课的重要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节课往往因专业的评课而精彩,上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茅塞顿开,听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豁然开朗。二、评课原则1、概括的讲,评课时,一定要冲破传统和世俗的观念,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要注重实效,实事求是,即要把优点说够,给人以鼓舞;又要把问题说透,给人以启迪。同时还要避免话语霸权,提倡学术对话,尤其是注意对不同思想观点的宽容、鼓励与支持。2、要形成一种新的听课、评课的文化,也就是评课的基本原则。第一要事实求是,说真话,是优点就说优点,是缺点就说缺点。第二严格要求,严是爱。第三,学术自由,看重争论。批评是教学研究的灵魂,没有专业的高度和批评的眼光,就事论事的,一团和气的评课,是“无效”评课。三、好课的标准标准,有效评课的坐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评课,也必先有一个标准。评课时用这个“规矩”来衡量课的质量。但是,由于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的人,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锱铢必较”2/9的客观标准,只能是相对的“观其大略”性质标准。关于性质标准,教育教学专家这样描述:A、余文森教授: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就是好课。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的课,就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B、叶澜教授: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一有意义、二有效率、三生成性、四常态性、五有待完善。C、于永正老师:成功的课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最成功的课是让学生有憧憬和梦想。D、2004年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就什么是体现新理念、实实在在的好课初步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二是教学重点、难点要突出;三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四是教学方法要得当;五是教学效果要好。专家们认为这不仅对语文课,其他学科的课也是如此。综上所述,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课,就是好课。四、评课的策略策略(一)(1).评课活动内容的生成要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评课活动能否适应教师的需要,是衡量评课活动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指标。评课活动只有对一线教师有实际的帮助,有效地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3/9才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因此,评课活动内容的确定要依据教师的需要,研究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例如:怎样创造性地使用好实验教材;面对新课程,如何进行作业改革;什么样的评价才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这样,通过对话和交流相结合、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过去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统评课活动模式,使评课活动内容系列化、主题化。(2).评课者要由指导者、鉴定者变为教师成长的促进者在传统的评课活动中,为了能上好一节课,指导教师常常要与任课教师一起备课,这种指导是细致入微的,是手把手的。尽管这样的课堂较少暴露问题,但长此以往却导致了教师课堂流程共性化和普适化,课堂教学缺少个性化,甚至于一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依赖心理,丧失了“造血功能”。为了在评课活动中历练出更多的富有个性、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使他们最大限度地挥洒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评课者要引导、鼓励所有教师上出“自己的课”,上出原汁原味,让他们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和实施“自己的课”,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评课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3)评课活动形式要由过去的“一言堂”变为“多言堂”在传统的评课活动中,指导教师是活动的中心,是传经送宝的权威,既负责讲座,又负责备课、评课,教师始终处于接受式地听的被动状态。这种“我讲你听”的评课活动方式无法解决生动的教学问题。为提高评课活动的实效性,评课活动形式就要由单一的讲座的形式丰富为对话、参与、沙龙、论坛等多样式。开展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4/9研员之间互动研讨活动,使教师变被动为主动。鼓励更多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激发他们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倡导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学术氛围,使更多的教师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在与教师的交流、研讨中,教研员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策略(二)“双亮”点评效果好一亮就是要弄清这堂课的亮点何在听课后挖掘课堂的亮点,使开课教师增加了信心和热情,明了自己教学中的可取之处,有一种开课的成功感和光荣感。不是客套的恭维,不是严厉的指责,使开课教师无形之中减轻了心理压力,营造了和谐的教研氛围。二亮就是听课评课者要拿出自己的金点子听课者在评议时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招数:假设自己讲同一篇课文,准备怎么上?有什么独特的做法?让听课者亮招数,能使听课者更好地钻研课文,思考教学的重点难点,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达成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凸出教研的性质;能使大家各抒己见,出谋划策,让不同见解磨擦,让不同思想碰撞,争论辨别,继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集体智慧现出成效,更能使开课者在多样化的设计和多元化的理解中产生震动,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强化反思,比照提高。让听课者亮招数,大大开拓了开课者的教学思路,大大启发了开课者的教学智慧,大大促进了开课者的教学反思——“这位教师的这种做法真5/9的巧妙,我为什么没考虑到呢?”“这位教师的理解更加全面,我的问题设计和点拨有点不对头……”“对照那位教师的设计,我的教学需要改进……”让开课者见识大家的智慧,让开课者反思自己的设计,虽没有对开课者的课堂教学作出评判,但评判寓于其中,而且激发了开课者灵活开放的思维,使开课者受益多多。这可能是“让听课者亮招数”这一做法的潜在效应吧。因此,在听课评议中,要挖掘课堂教学的亮点,要亮出听课者的招数,即金点子。比起和风暖阳式的恭维、暴风骤雨式的指责,这种做法实在要好得多。策略(三)评课视角应从传统的以教评教变为以学论教现在的课堂是一种主体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课堂,应以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所以,评课应从传统的以教评教向以学评教转变。一堂课的优劣不仅要看教师的发挥,更要看学生,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处于中心地位,看课堂上学生的个性、能力等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七看:1、看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是否饱满,学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热情是否高涨等。如果一堂课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那么,这堂课中师生之间必能形成良好的氛围,情感双向和谐交流,从而达到教学共振。6/92、看学生的活动广度学生的活动广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学生的每一种感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堂课中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他们的读、写、算能力,还有观察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参与广度,如学生举手答题率达到80%以上;学习围绕学生举手答题率占总共答题60%以上;学生小组活动率达90%以上等。3、看学生的活动时间学生的活动时间即看一堂课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究竟有多少。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很难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而以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课堂则恰恰相反,它鼓励学生拥有较多的自主学习,这样就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小组学习的开展和合作学习的实施。4、看学生的参与方式看学生的参与方式是否多样。如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等。一堂课学生的参与方式可以是独立学习,可以是小组学习,也可能是多种的混合。这样既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5、看学生的参与品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品质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价值观的显现。具体表现如下:学生是否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并能及时抓住要点;学生能否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学生普遍具有问题意识,能质疑7/9发问,发表不同意见;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等。6、看学生的活动认知水平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一项重要的标准是看学生的认知活动水平。传统的课堂是接受式、再现式的认知活动,是低水平的认知活动;现在的课堂应该是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即发现式、探索式的。7、看学生的参与效果教学效果是评课的最有力的一点,具体看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点来看:95%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达到合格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形成了能力发展趋向,如是否得到了学会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等。策略(四)评课要点一二三1、倾听执教者反思在组织评课前,一定要认真倾听执教者的发言。听听执教者的设计思路、课堂感观、目标达成、问题困惑等等,即教学心路历程。你再把执教者心路历程与你所观察和记录的课堂历程以及听课思考进行比照,可能会产生新的认识———或修正、或补充、或完善、或提升原来的认识,是自己的思考更客观、全面、深刻。2、多角度思考,但不面面俱到。多角度思考源于多角度观察。观察角度一般有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智能、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参与状态、情绪状态、思维状态;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是否现代化科学化,教学组织形式是否8/9合理等。当然一节课,观察不可能面面俱到,评价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评课时,应该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表达出来,如果是有明确主题的观摩课、研讨课或者自己有研究方向,那么,重点观察和评价与主题或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的内容,忌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到。3、就课论课,有理有据。评课评课,就课而评,评而出理,理而有据。“理”就是理论、理念,“据”就是课例。评课时,要以课例为依据,或先描述课例,再道出隐含在课例背后的理论或理念;或反过来,先说理论或理念,再描述课例,这样有理有据,才能让人信服,避免空发议论、堆砌名词。4、认真倾听,平等对话。评议时,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管谁发言,都得认真听,做必要的记录;第二,边听边思考,与自己的意见一致的,就无须重复;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待发言完再提出来商量;与自己意见一致但表述不完整的,待发言完再补充;第三,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发思考;第四,适时地请执教者作补充、说明,或者征求执教者的意见;第五,组织者要适时地挑起话题,穿针引线,总结推进。课堂教学是复杂的心智活动,有时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时“当局者清,旁观者迷”。评课,就是“当局者”与“旁观者”充分地、自由地、坦诚地沟通、协商、交流、碰撞,是思想相识、心灵相遇、智慧相通的过程。执教者与评议者始终处于平等对话、学术自由地环境中,是有效评课的核心价值也是基本保证。五、积极培养民主的评课文化9/9刘坚教授在《反思与行动》中这样描述: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评课文化来哺育、来滋养我们的老师,使得我们的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成长起来。这里就有一个评课者与被评者之间怎么建立起一种民主的、建设性的、对话的伙伴关系。把评课、观课当作一种教研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彼此交流,发表观点,大家都受到启发。(其核心就是民主)这样的评课文化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只有当一个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有收获和启发,这个活动才更有意义,才能延续下去,才能推动我们的研究更深入、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文标题: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41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