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创新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创新摘要: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技创新分不开的。马克思认为,科技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自然辩证法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哲学的指导性;科技创新精神是当代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是创新的产物且处于不断创新之中,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因此,自然辩证法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技创新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学科,一方面,创新精神是其题中之义,因为它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创新的结晶,而且正处在不断的创新之中;另一方面,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创新精神也是自然辩证法之显著特征和突出功能的充分显现。因此,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对于加强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一、当代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由恩格斯创立,被马克思称为是“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1]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哲学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或科学技术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人们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范畴里,已经进行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和论述。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科学技术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科学和技术自从17世纪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充分显示造福功能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这也就是西方社会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产生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以及反科学思潮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科学技术一旦失控时我们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1939年瑞士化学家米勒合成的DDT(化学名称为二氯二苯三氯乙烷),对生态的毁灭性影响;1978年被宣布处于紧急状态的建造在两万多吨化学有毒物质上的拉夫运河小区;1986年泄漏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5000多名救护人员死亡,500万人因辐射而致病;1989年瓦尔迪兹号油轮上1100万加仑原油渗入水中,造成20亿美元损失;2001年横扫英国的,使畜牧业遭到毁灭性打击的口蹄疫,损失高达300亿英镑;2003年“非典”肆虐全球等等一系列20世纪全球所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技术和工业灾难。[2]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哲学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或科学技术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人们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范畴里,已经进行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和论述。当今,人类社会已跨入21世纪。而新世纪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核心又是创新。因此,新时期的科学发展特点要求科技人员既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广博的其他知识,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而这些就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作用。从哲学的指导意义出发,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哲学指导,而这种指导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二、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从其创立到今天,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精神是其题中之义,而且该学科中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机理在科学界得到了发扬光大。1自然辩证法是创新的产物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创新的结晶,而且正处于不断的创新之中[3]。1873年5月30日,恩格斯写信给马克思,第一句话便是:“亲爱的摩尔:今天早晨躺在床上,我脑子里出现了下面这些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在列举了大量的自然辩证法思想之后,又补充说:“如果您们认为这些东西还有点意义,请不要对别人谈论,以免被某个卑鄙的英国人剽窃,对这些东西进行加工总还需要很多时间。”[4]由此看来,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和内容是“新”的东西。恩格斯在1885年撰写的《反杜林论》中还指出:“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因此,当我退出商界并移居伦敦,从而获得了研究时间的时候,我尽可能地使自己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来一个彻底的—像李比希所说的—‘脱毛’,八年当中,我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这上面。”[5]恩格斯在此所讲的8年主要是指1873年至1876年和1878年至1883年这两段时间,这也是恩格斯创作自然辩证法的主要时期。由此可见,恩格斯至少用了8年的时间来创立自然辩证法。因此,我们不能不说,自然辩证法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创新的结晶。2自然辩证法处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之中上文已经论述过的当代自然辩证法越来越呈现了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范式转变,充分说明自然辩证法不仅是创新的产物和结晶,而且它正处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之中。大家知道,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在其有生之年没有完成出版的一部著作,它为后人留下的是由四束札记、草案和论文等组成的手稿。尽管其中完整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已经构成,但毕竟是没有系统地整理出版的手稿,因此自然辩证法在以后的发展、完善和补充是自不待言的。同时,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其中的不少内容、思想和观点需要在现代科学基础上加以充实、发展和完善。如恩格斯在近代科学基础上构建的自然界存在图景和辩证发展图景,需要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构建。尽管它们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但是在现代科学基础上构建的自然界存在图景和辩证发展图景更加明晰、深刻、丰富和充实。不仅如此,现代科学中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等也在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发展着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如现代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已经将系统观、信息观、反馈观等新思想和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黑箱方法等新方法充实进来,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更加完备、系统和丰富。因此,自然辩证法本身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而发展是创新的结晶,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讲,自然辩证法处于不断的创新之中。三、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增强科技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早已为科学发展所确证,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往往存在一些误解,如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单纯的政治理论,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有些人甚至怀疑它的科学性;有些人认为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而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则不必去学习它、研究它,等等。要消除误解、克服偏见,学会创新,自然离不开对自然辩证法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一般说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有对创新机理的认识和理解,有创新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方法,有从事创新性实践的积极性等,笔者认为,所有这些条件都与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密切相联。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具有较高综合性和普遍性的结论。因此,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可以开拓视野,开阔思路,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使我们能够专博结合,活跃思想,在所学的各门孤立的知识块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加深了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头脑里形成一幅较完整的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研究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非常符合交叉科学时代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同时,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创新的培养提供了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的指导。从事科学研究,应该对自然界有一个总的看法,对科学技术有一个总的认识,因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支配下进行的。对于跨世纪的人才来说,自然界将是他们认识的主要客体,因此,一个正确的世界观,特别是自然观能为他们的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指明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过去我们在科技发展或经济建设中犯错误、出问题,往往不是在具体的战术问题上,而主要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问题这一类总体问题或战略问题上违背了辩证法。因此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能够给科技工作者提供对自然界、对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不仅如此,自然辩证法还提供了丰富的辩证内容和思想范畴,如它不断总结和概括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并提升到哲学高度加以阐明,形成了物质与运动、系统与层次,结构与功能,平衡与非平衡,有序与无序,可逆与不可逆,对称与非对称,进化与退化、渐变与突变,简单性与复杂性,精确性与模糊性等一系列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哲理性的辩证范畴,给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实际指导。自然辩证法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在新世纪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和研究方法是科技进步和科研成败的关键。因为科技史表明,无论自然科学之兴盛,还是社会科学之昌明,都与方法论的发展和完善程度息息相关,以理论思维形态表现出来的认识工具—科学方法论是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精华。而自然辩证法所包含的方法,特别是现代思维方式和方法,是科学发展史和认识发展史中的哲学概括和总结,对各门自然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新世纪,全世界都在倡导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在当代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中国与世界经济科技接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大力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力,是关系我们民族兴衰的头等大事。自然辩证法,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帮助科技人才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技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担负起培养、提高科技人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大责任,这是国家和历史的重大使命。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杜旻.现代科技中的自然辩证法透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3:108-109.[3]刘冠军.自然辩证法与创新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2002,5:64-66.[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
本文标题: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43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