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常见易错易混字词(括号内为使用正确的词)1草菅(管)人命打蜡(腊)啰(罗)唆改弦更张(章)2萎靡(糜)不振脉搏(博)猩(腥)红寸草春晖(辉)3滥竽(芋)充数追溯(朔)赃(脏)款洁白无瑕(暇)4床笫(第)之私杀戮(戳)旋(弦)律趋之若鹜(骛)5甘拜(败)下风沉湎(缅)青(亲)睐再接再厉(励)6一筹(愁)莫展迁徙(徒)宣(渲)泄悬梁刺股(骨)7鼎力(立)相助九霄(宵)平(凭)添竭泽而渔(鱼)8出其(奇)不意松驰(弛)赝(膺)品天翻地覆(复)9饮鸩(鸠)止渴气概(慨)蘸(醮)水不能自已(己)10有恃(持)无恐粗犷(旷)蛰(蜇)伏微言大义(意)11额手(首)称庆发轫(韧)妨(防)碍川(穿)流不息12不胫(径)而走精粹(萃)瘙(搔)痒病炙(灸)手可热13走投(头)无路凑合(和)坐(做)月子刎(吻)颈之交14一鼓(股)作气寒暄(喧)度(渡)假村矫(娇)揉造作15美轮(仑)美奂修茸(葺)舶(泊)来品脍(烩)炙人口16旁征(证)博引膨胀(涨)明(名)信片疾(急)风劲草17迫不及(急)待编纂(篡)流线型(形)呕(沤)心沥血18金榜题(提)名装帧(祯)挖墙脚(角)墨(默)守成规18食不果(裹)腹坐镇(阵)捉迷(谜)藏罄(磬)竹难书20不落窠(巢)臼浩渺(缈)老两(俩)口一如既(继)往21蛛丝马(蚂)迹痉挛(孪)大拇(姆)指理屈词(辞)穷22名门望(旺)族水龙(笼)头声名鹊(雀)起人情世(事)故语文常见易写错字整理汇编(括号内为正确字)出人投地(头)走头无路(投)装黄门面(璜)众口烁金(铄)中流抵柱(砥)直接了当(截)自曝自弃(暴)置若惘闻(罔)真知卓见(灼)张慌失措(皇)仗义直言(执)责无旁代(贷)再接再励(厉)运筹帷握(幄)欲盖弥张(彰)营私舞敝(弊)沓无音信(杳)同仇敌慨(忾)投机捣把(倒)图穷匕现(见)退化变质(蜕)文过是非(饰)无耻滥言(澜)相形见拙(绌)消声匿迹(销)心浮气燥(躁)形消骨立(销)修茸一新(葺)修养生息(休)宣宾夺主(喧)诩诩如生(栩)暇思迩想(遐)一张一驰(弛)一愁莫展(筹)言简意该(赅)挺而走险(铤)叹为观只(止)世外桃园(源)如法泡制(炮)磬竹难书(罄)轻歌漫舞(曼)前踞后恭(倨)迫不急待(及)破斧沉舟(釜)披星带月(戴)披肝历胆(沥)篷筚生辉(蓬)沤心沥血(呕)奴颜卑膝(婢)弄巧成绌(拙)暗然失色(黯)按步就班(部)白璧无暇(瑕)别出新裁(心)病入膏盲(肓)并行不背(悖)不加思索(假)草管人命(菅)层峦迭嶂(叠)缠绵悱测(恻)陈词烂调(滥)穿流不息(川)惮精竭虑(殚)耳儒目染(濡)飞扬拔扈(跋)愤发图强(奋)蜂涌而至(拥)斧底抽薪(釜)富丽堂黄(皇)肝脑途地(涂)感人肺腹(腑)膏梁子弟(粱)功亏一匮(篑)鬼计多端(诡)海角天崖(涯)汗流夹背(浃)好高鹜远(骛)和霭可亲(蔼)轰堂大笑(哄)怙恶不俊(悛)涣然一新(焕)积毁消骨(销)急流勇退(激)坚如盘石(磐)金榜提名(题)金壁辉煌(碧)精神焕散(涣)苦心孤旨(诣)口干舌躁(燥)烂竽充数(滥)离经判道(叛)礼上往来(尚)历兵秣马(厉)历精图治(励)缭原烈火(燎)留芳百世(流)流言非语(蜚)龙盘虎据(踞)录录无为(碌)落英宾纷(缤)貌和神离(合)美玉无暇(瑕)明辩是非(辨)名列前矛(茅)明火直仗(执)名记不忘(铭)摸糊不清(模)莫不关心(漠)默守成规(墨)目不交捷(睫)脑羞成怒(恼)凤冠霞佩(帔)振人心魄(震)民生凋弊(敝)不温不火(瘟)坐想其成(享)前扑后继(仆)兵慌马乱(荒)融汇贯通(会)巾国英雄(帼)日新月益(异)背景离乡(井)如洪气势(虹)空空如野(也)淋漓尽至(致)蛋丸之地(弹)怨天由人(尤)无可非异(议)洁然一身(孑)直言不诲(讳)锋芒必露(毕)故名思义(顾)相反相承(成)事得其反(适)劳役结合(逸)占了上峰(风)包罗万项(象)轻而一举(易)不可名壮(状)道貌暗然(岸)无精打彩(采)浮想联篇(翩)物及必反(极)无可质疑(置)及及可危(岌)人才倍出(辈)养尊处悠(优)受益非浅(匪)不求慎解(甚)出类拔粹(萃)自立更生(力)不可就药(救)忧心重重(忡)孩啼时代(提)争争日上(蒸)功不可抹(没)致关重要(至)应辨能力(变)珊珊来迟(姗)人至义尽(仁)义气用事(意)余勇可估(贾)永保青年(葆)举旗不定(棋)无则加免(勉)冒然行动(贸)哀声叹气(唉)针贬时弊(砭)当物之急(务)辛辛学子(莘)腆不知耻(恬)彼彼皆是(比)苇编三绝(韦)百孔千窗(疮)炉火纯清(青)自名得意(鸣)胜气凌人(盛)一本万历(利)势均利敌(力)悬梁刺骨(股)名思苦想(冥)珠丝马迹(蛛)全宜之计(权)老声常谈(生)一獗不振(蹶)立杆见影(竿)大气晚成(器)精兵减政(简)委屈求全(曲)棉里藏针(绵)合盘托出(和)举止安祥(详)大名顶顶(鼎)立案侦察(查)勾通南北(沟)纷至踏耒(沓)以老卖老(依)口密腹箭(剑)山青水秀(清)不及不离(即)一泄千里(泻)嘻笑怒骂(嬉)滥芋充数(竽)卑躬曲膝(屈)岂人忧天(杞)吊以轻心(掉)发聋震聩(振)惩前必后(毖)坐地分脏(赃)乌和之众(合)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1、问号Ⅰ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区别选择问与连续问的办法有两个:(1)在句子中是否有或能否加关联词“是……,还是……”。选择问号的关联词只能用“是……,还是……”。因此凡是分句间有关联词“是……,还是……”的,或者能加上“是……,还是……”的是选择问,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不能加的则是连续问,每个问题都应加问号。(2)采用拟答的方法,看问句需要几个答案,如只用一个答案的是选择问,如需要多个答案的是连续问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Ⅱ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例:a.怎么了,你?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Ⅲ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Ⅳ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注意谓语动词是否带疑问语气。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Ⅵ、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注意: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3、顿号(注意层次: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Ⅰ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Ⅱ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Ⅲ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Ⅳ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Ⅴ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Ⅵ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Ⅶ并列成分已用问号、叹号、书名号、引号,不再用顿号,但句子较长就用逗号。教室里布置简单,只有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贵有恒”,“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百川归海”。4、分号(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例: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例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注意:Ⅰ冒号一般管到句末,只有句号才能终结冒号的提示范围Ⅱ“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中间或者后边,不用冒号。例:李老师说:“我走了还有王老师,王老师会照顾她的。”例:“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例:“李老师,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范福喜问。Ⅲ不要在一个句子里套用两个冒号。例: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了三多现象: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这句话改为: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归纳为三多: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Ⅳ不是说话而在“说”字后误用冒号,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1)咱才学了一个月,谁敢说:我全会了,不用再学了。(2)我国研制成一种全塑车身轿车,也就是说:轿车的车身都是塑料,没有一块钢铁。这里的“谁敢说”、“也就是说”是句子的插说成分,不表示引话,故不能用冒号,应该用逗号。(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3)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幸运52》”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冒号去掉。)Ⅴ冒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点标点。但是,引用的话末了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例: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注意:Ⅰ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类推。如: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是什么意思?”Ⅱ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用,叫做转述,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例: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谈(1)非疑问句用问号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分析:“这条路谁能走通”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
本文标题:常见易错易混字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43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