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喜马拉雅FM“世界上最长的河是亚马逊河,后来亚马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商;世界上最大的宝藏发现者是阿里巴巴,后来阿里巴巴成了中国最大的电商。那么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将成为什么?”目前,市场上移动网络电台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以蜻蜓FM为代表的综合性电台,他们与传统电台合作,将传统电台的内容搬到了移动互联网上;第二种是以喜马拉雅为代表的“听书类”电台;第三种则是以荔枝FM为代表的原创性的播客电台。相比起电台这个叫法,余建军更愿意把产品叫做声音媒体,因为喜马拉雅与传统的电台存在着太多差异。余建军认为,目前电台媒体存在三大硬伤:1、全是直播,用户只能选择换台,不能定向收听内容;2、电台是由地域性性质的,一个调频只能在特定的区域收听,不能收听外地电台;3、各省的频率资源是有限的,真正有才的人在民间,但是他们无法为自己开设电台。而移动互联网为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在移动端产品中声音作为伴随的媒体可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开车,坐地铁,排队,或者放松的时候都需要声音陪伴。”余建军说。余建军想利用手机来弥补传统电台的短板,,都是碎片化时间。广度,宽度和深度。广度是用户的基础要广,是大众需求而非垂直需求,深度是用户黏性,让用户持续地回归产品。喜马拉雅这个名字是从喜马拉雅中心沿袭过来的,喜马拉雅中心是上海证大投资的文化地产项目之一,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有着浓重的文化产业情结,而喜马拉雅中心的前身是证大当代艺术馆。另一方面,证大集团此前也将触角伸向互联网,推出了互联网微金融服务平台证大e贷,,戴志康近日在一档电视节目上表示,喜马拉雅中心空间太小,我们要作一个虚拟空间,已经投入了两三千万,已经赢得了风投青睐,将来会独立上市。喜马拉雅背后是证大集团的文化野心,这个野心让喜马拉雅更放得开手脚。另据悉喜马拉雅电台与证大有对赌协议,如果估值达到1亿元,管理团队就有望重新拿到股权。投资人点评:华创资本孙晓磊:音频的需求大量存在,现在年轻人不仅需要听音乐娱乐,也需要财经节目、百家讲坛甚至评书,这些对时效性要求也不高,点播类产品会有很大市场。版权风险没有那么大,可以利用UGC的名义规避版权,即使有责任也不是主动侵权。这类产品在窗口期能有几千万用户就不容易死掉。某风投基金合伙人:曾关注过此类产品,感觉市场不够大,未来在toC端还是巨头的游戏。投资机构青睐电台APP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电台APP是继视频、游戏APP之后,又一大流量“吸金器”,一旦用户养成听电台APP的习惯,一般会将很多闲暇时间投入其中;另一方面,电台APP与移动终端的契合度较高。虽然如今电台APP越来越多,但还未进入“红海”,尚处于萌芽阶段。整个市场的商业空间巨大。由于电台的个性化较强,未来竞争格局将是几大电台APP共同发展的局面。目前,音频电台应用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内容质量鱼龙混杂现象严重;当前普及度尚不高,对互动造成一定影响;硬性广告较多等。竞争胜出的电台APP具有的特质主要是,其一,内容质量较高、个性化较强,能形成较强听众粘性;其二,广告植入有较好控制;其三,有较强的营销能力,可以在业内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随着在线电台的兴起,传统电台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但并不影响其生存,就用户上来说,有其不同的群体,都有各自发展的空间。传统电台的受众相对年龄层偏高,其核心用户是车载用户,电台应用的使用者相对年轻,多为80、90后,张毅表示,“最大的困境是用户的追求有差距,现在整体用户的规模还不大,大家对这个玩意的依赖性不够高,已经有的用户黏度还可以,但是外围的用户还不够,还需要突破。”而在线电台在用户体验上也有提升空间,曹笛表示,在中国目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很多用户对流量还是比较敏感的,如何能够给用户更流畅,更便宜的收听环境也是电台需要考虑的一个方向。在内容上,传统电台较为深刻、严肃,而在线电台形式、内容包罗万象,十分丰富,个性化、交互性极强。在专业度上,虽然有传统媒体的优秀人才转入在线电台,提升节目质量,但是UGC的方式仍影响着整体素质,在监管上也有待提升。在获取方式上,曹笛认为PGC和UGC是相辅相成的,喜马拉雅的内容亦是两者相结合,而张毅却认为UGC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带,“UGC的内容很危险,我个人建议不要做UGC,网络电台现在国家还没意识到这个事情,但是你会发现很快就会监管起来”。张毅还表示,不存在纯粹的UGC,一些视频网站是由专业团队以UGC的方式制作节目,还是PGC,对于电台来说也是如此。传统电台与在线电台的合作亦已出现,也会成为未来的趋势。余建军提到,传统电台是主播为中心,在线电台是用户为中心。在线电台和传统电台的关系,是合作共赢的互补关系,各有优势。2012年初,陈小雨和余建军,调研欧美的相关产品、用户需求、音乐人、电台主播等。但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团队的很多人员不看好,当时李开复正好写了一篇文章,指出语音微博是个伪命题,于是当时的技术总负责人、一部分技术人员、产品负责人都离职了。但我们当时坚持认为,音频有机会。过去有的人会听广播电台,但这个比重很少,而且广播电台体验很不好,用户不能选择栏目,只能选择频率,广告很多。(注:喜马拉雅联席CEO陈小雨说,李开复的那篇文章写得其实很有道理,因为语音作为一种信息获取的方式,成本远远高于文字。文字可以一目十行,语音只能听完才知道内容。但他们的信心来自于他们认为所有的创新都是基于真正使用者的体验,只要能够定义问题,就一定能够找出解决办法。喜马拉雅当时摆在面前的问题是,能不能有高质量的声音,可以让用户更容易的获取高质量的声音。当时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趋势——移动互联网开始发展,智能手机以非常快速的出货量在增长。再说回来,传统电台DJ及网络主播他们在PC时代做了的大量的节目,但实际上,当人坐下来可以看也可以听时,会更倾向于选择视频和文字。他们相当于是直接跟最红海的视频和移动阅读竞争,所以一直火不起来。在我们推出喜马拉雅电台以后,等于给他们雪中送炭。网络主播的影响力比起整个互联网网民来说,很小很小。但对于他们自己的小族群来说,他们有自己非常铁杆的用户。当我们产品出来之后,本身就带来了一些种子用户。我们把他们的内容放到移动场景中去,让他们被更多的人听到,而他的粉丝也可以被我们消费、使用。选中种子用户后,喜马拉雅开始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越来越多的粉丝可以收听到他们的节目,也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进行节目创作,从而带来更多的粉丝。传统广播电台里面,由专门的人做节目,我们称之为封闭生产,它不是社会化生产。我们的网页做出来以后,每个人都可以自己上传自己的节目,手机上也可以录音直接做节目,也可以直接配背景音乐,这是我们提供的第一个服务。另外,我们非常快速的发展,有大量的用户,产品里又提供了社交的元素,可以评论、点赞、分享,这样做节目的人也挺有成就感。我们给他们提供了粉丝参与互动的可能性,使之得到很便利性的满足。这也是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让他们有动力去传播。这个传播不光靠我们来做,他们自己也在上面不断的加分。移动互联网是全方位的竞争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音频淘宝”。未来我们希望能把喜马拉雅电台打造成一个有声自媒体平台。这对媒体人来讲,是一件挺有价值的事情。我们站在新的有声媒体的风口上,媒体人越早进来开始经营自己的东西,就越有可能爆发。新媒体平台竞争非常激烈,而媒体人可以通过专业化、细分化,成为细分品类的权威。我们同时会提供流量推广、数据统计分析、商业变现等服务。此外,听的价值和方式还远远未被挖掘。在手机电台上,声音的用户可以独立创建电台,机构或个人可以在喜马拉雅上创建自己的电台。收听用户可以自己“定制”个性化的内容,和微博形式类似,用户可以订阅感兴趣的发布用户,当对方有内容发布后系统会自动推送给用户。下载,二次传播,喜马拉雅电台也有网页广播,可以在电脑上进行收听。这有点像传统的播客,但和传统的播客相比,喜马拉雅能为用户提供较为完善的云存储服务,传统的播客则需要用户自己搭建后台和网络服务器。什么是“移动互联网电台”?蜻蜓fm:主打音频聚合平台,提供在线新闻、音乐、经济、娱乐、相声、外语、教育、都市、体育、小说、故事、戏曲、交通等3000多个电台频道,以及主播电台、有声读物、各类播客等点播内容,24小时不间断提供在线收听。上架两年,蜻蜓用户突破8000万,成为ios、android、wp各大应用商店排名第一的音频app。蜻蜓fm主打内容,有强大的编辑团队和良好的媒体合作平台,打造垂直新闻虚拟电台,是对传统广播节目的有力补充。顺便说一句,不仅从传统媒体“拿”内容,蜻蜓还通过自制内容“反哺”传统媒体。调研小分队在蜻蜓学习的当天,就遇到了来蜻蜓录制节目的歌手平安,蜻蜓的明星专访栏目在一些地方电台可是相当受欢迎呢。而喜马拉雅的重心则是偏向于提供技术服务,通过“互动”的社交属性,打造受众与媒体之间的沟通桥梁,当然这个媒体,可以是传统媒体,也可以是自媒体,“草根主播”是喜马拉雅的一大特色。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与社交别无二致。蜻蜓FM将其称作“音频媒体社交化”,而喜马拉雅称其为“强关系平台”。“就像大多数互联网创业企业一样,这个阶段肯定是要烧钱的。”喜马拉雅副总裁杨申说。杨申坦言,2012年8月至今,喜马拉雅仍未进入盈利阶段。谈盈利,为时尚早。但是,在这场“圈地运动”当中,“上市”总是一个足以让所有创业者心跳加速的词汇。蜻蜓FM:与电台进行广告合作分成;在直播互动内容中植入付费虚拟道具。喜马拉雅:精准广告植入。当然,调研小分队也发现,除买断个别名人专栏外,“版权”在互联网电台领域并非一个会被主动提及的词汇。可是,随着类似电台不断涌入,优质内容稀缺势必催生版权争夺。视频网站领域的版权大战会在这里重演吗?车载这个问题我也好奇,差了一些资料,有些记不清了,好像是那个记者采访过创办人,创办人拿到了1500万的风投,他自己讲的,盈利模式是精准广告和优质内容付费,不过现在上面基本没有广告的原因是他们的策略当下主要是发展用户。抢占市场。拿到那么多的钱,我想音频来源应该是要付费的吧,不过对于一些草根播主,应该是没有啥费用的,播主也想借助这个平台开创自己的知名度,时机成熟了,就会收费了,例如yy的主播收费的模式。平台和播主的分成比例是对半。网络电台APP陷版权争抢车联网或成盈利突破口近期,网络音频市场战火不断,因内容版权问题,各大网络音频电台大开口水仗。4月17日,荔枝FM、多听FM同时被苹果AppStore下架,随后,荔枝FM和多听FM发声明称被竞争对手恶意投诉,将矛头指向喜马拉雅。如今,版权纠纷已成为网络电台行业一个普遍现象。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对UGC内容审核力度不够,还是网络电台自身“搬运”内容都是造成版权侵权的主要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网络平台的优质内容太少。网络电台混战四起日前,荔枝FM和多听FM两家电台双双被苹果商店下架。至于下架原因,双方均认为背后是竞争对手动的手脚。荔枝FM官方微博声明表示,其被同行恶意投诉以至于在苹果应用商店下架。多听FM也发声明称,除了恶意投诉导致同行的应用被下架外,某竞争对手还通过恶意抢注关键词、恶意刷榜、伪造评论等手段,侵害其他应用开发者合法权益。随后,荔枝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指责,认为罪魁祸首就是喜马拉雅诉其侵权。荔枝负责人表示,这次荔枝FM的下架原因是喜马拉雅FM诉其侵权。“我们有律师非常清晰的沟通清楚我们的授权情况,之前已经多次证明喜马拉雅的投诉无效。”同时,多听FM创始人赵思铭也表示,4月期间,只有喜马拉雅一家进行版权问题投诉,很显然是喜马拉雅导致了多听的App下架。内部人士称,两家公司的声明均指向喜马拉雅FM。但令人意外的是,以往AppStore官方发来侵权警告后,只要在规定时间之内给出回复,证明投诉无效,就不会给下架。但这次并没有预留回复时间,苹果商店直接就将荔枝FM下架了。此后,其它各大电台都跳出来互揭“短处”。蜻蜓FM工作人员跳出揭短喜马拉雅,称为喜马拉雅站台的《罗辑思维》版权也并不是什么“独家的”;考拉FM也以侵权为由起诉了蜻蜓FM,理由是蜻蜓FM非法传播考拉版权节目《二货一箩筐》和《野史三国》。业内人士表示,网络电台移动应用
本文标题:喜马拉雅FM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439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