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汕尾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试行)
汕尾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征询意见稿)汕尾市人民政府二○一三年十二月-1-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和修改..........................................................................................2第一节城市总体规划层面...........................................................................................2第二节片区规划层面...................................................................................................3第三节详细规划层面...................................................................................................4第四节城市设计...........................................................................................................6第三章技术经济指标界定与计算......................................................................................9第四章城乡规划实施........................................................................................................15第一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15第二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16第三节市政工程规划管理.........................................................................................21第四节村庄建设规划管理.........................................................................................22第五节开工验线和竣工验收.....................................................................................23第五章附则........................................................................................................................26汕尾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编制城乡规划,严格城乡规划管理,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障城乡规划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的制定、修改和实施,城市规划区、镇规划区和村庄规划区内的各类建设,以及对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的保护等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定。本规定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包含于相应的城市总体规划内)、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和特定地区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特定地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本规定所称特定地区,是指经国家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开发区、产业园区以及其他成片开发地区。第三条本市的城市规划区、镇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及相关规划执行;村庄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村庄规划及相关规划执行。第四条本市编制城乡规划和实施规划管理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本市范围内的各类城乡规划和建设工程设计所用的勘察、测量的图纸和资料,应当符合汕尾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入库的要求。用地分类应当符合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的国家标准的规定。第五条城乡规划应当体现本市的海滨城市和旅游城市特色。第六条本市依法实行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汕尾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和修改第七条城乡规划的编制,应当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需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各类专项规划,涉及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的,应当符合城乡规划。第八条汕尾市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分为三个层面(附图1):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片区规划层面、详细规划层面,其中详细规划层面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村庄规划纳入详细规划层面,能满足颁发行政许可的需要,编制村庄规划的区域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在城市、镇总体规划中确定。城市设计贯穿于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各层面。第一节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第九条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包括:汕尾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以及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规划范围为本市行政辖区,含市辖区、县级市、县和特定地区的全部区域。第十条汕尾市城市总体规划由汕尾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其中应当包含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第十一条汕尾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除了国家和省规定的有关内容外,还应当包括:1、海滨岸线、养殖水域滩涂、各类园林和绿地等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2、城乡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应当考虑防台风、雷电、暴雨洪涝、山洪地质灾害等重大气象灾害和防核需要。第十二条为更好适应城乡发展环境的变化,满足城乡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公共利益的需要,汕尾市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汕尾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是研究和原则确定全市域范围内的空间长远发展定位、目标和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1、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动态性评价,对市域内的片区规划协调性进行评估;2、对不涉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等重大变更的内容作局部调整,以适应城乡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公共利益的需要;汕尾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3、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奠定基础。第十三条城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总体规划编制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同意后,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城市、县、镇人民政府依据近期建设规划组织编制年度实施计划,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同意后实施。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应当依据总体规划的要求,提出规划年限内的建设用地安排,确定近期和年度的重点建设项目,明确其空间分布和建设时序;提出近期内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貌的具体措施。年度实施计划应当与土地供应年度计划相衔接。第二节片区规划层面第十四条片区规划层面包括:本市辖区范围内的城市(县级)、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外镇的总体规划和特定地区总体规划,以及相应的专项规划。依照《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分别由相应的市、县或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依法上报审批。其中,省人民政府指定镇的总体规划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审批,特定地区总体规划报省人民政府审批或者经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上报。第十五条县级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是对汕尾市城市总体规划在本市、县域的深化落实,确定各市、县域的协调策略与规划行动纲领,使汕尾市城市总体规划与各片区规划之间更好地衔接。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外镇总体规划的任务是落实上层次规划提出的各项规划要求,通过实施“五线”规划控制体系,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及空间布局结构,统筹安排城镇各类用地,合理配置基础设施。第十六条县级市城市总体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总体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外镇总体规划和特定地区总体规划均应当体现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除了国家和省规定的有关内容外,还应当包括:1、相应行政区域内的海滨岸线、养殖水域滩涂、各类园林和绿地等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2、城乡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应当考虑防台风、雷电、暴雨洪涝、山洪地质灾害等重大气象灾害和防核需要。汕尾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43、确定包括紫线、红线、绿线、蓝线、黄线的“五线”控制体系的框架。第十七条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外镇总体规划鼓励制定旧区改建、村庄迁并、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第三节详细规划层面第十八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本层面的专项规划。城市规划区和镇规划区内单独编制的各类专项规划,涉及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的,由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共同组织编制,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各类专项规划的内容应当相互衔接,符合总体规划,并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第十九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法报请批准和备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或者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确定的由省实施规划监控的区域,其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的编制,应当征求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意见;规划批准后应当报省人民政府备案。特定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参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条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或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从城市的一个完整地域结构出发进行确定。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区、近期建设区以及储备土地、拟出让土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二十一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当划定紫线、红线、绿线、蓝线、黄线等“五线”,并提出相关规划控制要求。2、应规定待开发土地的基本开发单元的最小面积和宽度、深度,防止过小尺度的开发活动,以确保基本地块开发单元的“相邻权”,保证土地空间的合理控制。3、科学确定地块的土地使用兼容性,保证规划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适应城市发展的可变性和多样性。4、应对地块容积率的上、下限均作控制。5、科学、合理地控制建筑高度,保护本市得天独厚的自然天际线,鼓励采用相对高度控制方法,如采用“日照后退曲线法”、“遮天率曲面法”,以及通过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的关系来控制建筑高度。如采用绝对高度控制,宜明确在一定区域内的标志性建筑或自然地标。汕尾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56、确定城市支路及以上道路的红线位置、断面、坡度、重要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对社会停车场(库)、配建停车场(库)进行定位、定量和定界;规定允许设置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口的方向和位置。7、保证集中绿地面积,推动多种形式的绿化。8、确保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环卫设施、电力设施、电信设施、燃气设施的建设。9、对一些特殊地区,可增加烟雾、噪声、粉尘、异味等控制要求。10、分类规定建筑后退红线和后退建筑基地界限的要求,并对后退距离内的用地使用与管理方式予以规定。第二十二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体现强制性内容,主要包括: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配建停车位和社会停车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第二十三条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依法
本文标题:汕尾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试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457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