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正确认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论文第1页正确认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论断及当代思考—基于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解读摘要:马克思所著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问世距今已有近100年历史,其间,世界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些人对该书中关于“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论断感到怀疑,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这一论断过时了,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论断、客观辩证的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对于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更加坚定树立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信念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关键词:帝国主义垂死资本主义启示唯物史观揭示任何社会形态都是变化、发展的,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资本主义作为社会形态有机构成部分,也不例外,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是最终要灭亡的。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强化了内在的调节机制,对生产关系不断进行调整与变革,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能够容纳相当大的现代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伴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内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所缓和。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出现的新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垂而不死”的现象。于是对“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论断也就多起来了,甚至有的人认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这一论断已经过时,因此,重新学习和正确分析列宁的之一论断,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准确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论断《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列宁在研究、总结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新发展的基础上而写的一本划时代的著作。他在论证资本主义经济五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1]帝国主义的这三个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其中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由于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又由于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只要帝国主义的垄断性存在,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垂死性就一定不会消失。所以得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在列宁作的“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论断中,垂死性启示包括“过渡性”和“长期性”两个方面。关于“过渡性”列宁在多处论及,如“帝国主义是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过渡到更高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过渡。”[3]关于“长期性”列宁也有多次提及,如“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完成了它所能完成的一切而转向衰落的这样一种状态,这是一个特殊的状态,这个状态持续多久,我们无法断言。”[4]又如“我们清楚的看到这一时代,而这仅仅是开始。”[5]列宁这里所说的垂死性是指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的垂死性,而不是指“帝国主义的垂死性(即将灭亡)。”以上列宁的种种论述表明,帝国主义阶段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由于垄断性的存在,资本主义必将灭亡,但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对其生产力不断进行调整,生产关系还能容纳下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短期内资本主义不会灭亡。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论文第2页中所说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6]其最终灭亡则需要一个长期漫长的历史过程。由此也可以证明,种种关于列宁“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论断的过时论观点是不正确的。二、“垂死的资本主义”过时论缘由分析应该指出,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文中对资本主义做的总的论断是正确的,在现在乃至未来仍然是适用的。但现今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怀疑“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甚至认为这一论断已经过时了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列宁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对帝国主义的长期过渡性估计不足,尽管晚年根据客观实际,又修改了自己的观点。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基于帝国主义各国出现的各种危机而做的深刻分析。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受十月革命的影响,欧洲各国出现了革命高潮,许多国家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同时,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受此影响,列宁及共产国际的领导人认为革命的大时代即将来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大决战已经到来,帝国主义灭亡的时刻已经为期不远了,列宁当时对世界革命发展前景充满自信。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列宁晚年随即就改变了自己的理论观点,认为帝国主义灭亡仍然需要一个更长的过渡时间。其次:斯大林对“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曲解。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忽视了列宁晚年理论观点的变化,对列宁的“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认为“垂死的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垂死性”,很明显,斯大林把“垂死的帝国主义”理解为资本主义制度即将灭亡。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斯大林对“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解释,竟然成为了日后对“垂死的资本主义”的唯一解释。再次:“垂死性”这一词,对我们正确的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论断产生干扰。它很容易让我们从生理学上去理解。生理学上的“垂死性”指的是一个人已到弥留之际,即将死亡。从生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自然而然,就不会认为资本主义的垂死性需要很长的一个时间,而认为帝国主义是一个即将灭亡的时刻了。当现代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出现“腐朽性、垂死性”反而出现资本主义的繁荣景象时,“垂死的帝国主义”过时论观点就很容易产生了。最后: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一片繁荣景象;由于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不断进行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出还能容纳相当大的生产力发展的潜能;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更多的是一片大好景象,而不是列宁所说的“垂死性”。这不免在思想认识上给人民造成困恼、疑惑。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出现对“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产生怀疑,甚至认为这一论断已经过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对列宁的这一理论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因此,辩证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我们正确理解列宁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具有非常重大额意义。三、辩证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由上述可知,对列宁“帝国主义垂死性”论断产生怀疑,认为该论断过时的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就是由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所造成的。我们应该正视这样的一个现实,那就是当代资本主义确实是在发展,资本主义出现了很多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正视现实,这也是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对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新发展,我觉得主要从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论文第3页下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1二战后世界整体处于和平时期,为经济发展提高了一个稳定的外部条件;特别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企业都比较注重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产品的质量,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2当代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不断进行调整与变革。在占有关系方面,由传统形态形态的私有制向现代形态的私有制转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实行股份制。股份制使企业资本分散化、社会化,有过去“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转化,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私有制实行形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分配关系方面,从资本主义高额利润中拿出一部分利润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如兴办各类公共工程,实行最低工资限额,实行失业、医疗救济,实行教育减免政策等提高工人水平,缓和阶级矛盾;在市场经济调节方面,国家与政府不再扮演“守夜人”角色,而是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策,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在以市场为主导的情况下,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性。3在国家上层建筑方面,在保证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不危及资产阶级根本统治的前提下,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自身内在调节,对国家政权机构、社会管理形式、法制建设等方面都做了一些调整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4帝国主义依靠自身技术上的优势,通过不等价交换,攫取了大量利润;大量掠夺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大量输出资本,利用第三世界廉价劳动力,加重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剥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其次: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顺应政治经济发展新形势变化”,对生产关系不断进行调整与变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会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上述措施只是延缓了资本主义死亡的速度,而其最终宿命没有改变—最终必然灭亡。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利用科技革命成果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大了对工人的劳动剥削,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加速了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2虽然现代资本主义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但资本的社会化发展是有限度的,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它并没有改变资本家私有制的本质,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继续存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存在,资本主义就必然灭亡。3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伴随着帝国主义阶段的始终。企业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发展,加剧了加剧了资本主义灭亡的进程。资本主义垄断的特征,决定着帝国主义必然灭亡。一方面:垄断加剧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垄断的加剧,使世界范围内的原料、劳动力等被一些大的垄断联盟所操纵,生产全面社会化了,然而生产资料却仍然是归资本家自己所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加尖锐,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另一方面:垄断加剧了资产阶级自身内部之间的矛盾。当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特别像托拉斯等特大垄断组织出现以后,帝国主义的资本矛盾更加加深了,少数大垄断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垄断组织不仅压迫着劳动者,而且还存在着大垄断组织压制小垄断组织、垄断组织压制非垄断组织。因此,垄断间接上也加剧了资产阶级自身内部之间的矛盾。同时,垄断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还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第三世界国家的矛盾。帝国主义的本性,决定了他们必须扩大对外市场,是最大限度的掠夺殖民地的资源、财富的。毫无疑问,这必将激化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再次:资本主义国家在积极利新科技革命成果、调整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实行积极地对外政策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客观上又为帝国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了客观的物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论文第4页基础。第一,垄断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垄断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垄断的形成发展,形成了一些超大型的垄断联盟,这些垄断联盟把各个部门和各个地区联系起来,建成了从原料的生产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各个过程之间密切配合、协作性增强。垄断组织能对供、产、销情况作出大概的判断和预测,并统一规划生产、流通、分配等经济活动。这一切均表明“资本主义进到帝国主义阶段,就使生产走到最全面的社会化。”[7]第二,垄断组织的发展,特别是股份制公司的发展,使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资本主义的管理日益社会化。除了像银行、邮政、运输等这类全国规模的管理机构向社会化管理发展以外,在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等各个部门中,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里,各种现代化的社会管理机构和组织形式都建立起来了。第三,垄断组织使资本日益社会化。特别是股份制的出现,由原来的私人资本转变为社会资本后,资本的集中程度明显提高。帝国主义阶段,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个别私人资本的进一步扬弃,使一国范围内的资本社会化,发展
本文标题:正确认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46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