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牛泉中心小学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继续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要加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各学科的教学既要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又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20世纪中叶以来,其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根据国家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落实素质教育”,使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将使我们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验,是一项具有落实素质教育显著特征的教改实验。它以消除学生自卑感,增强学生自信心为突破口,以“整体性、主体性、发展性”三大原则为指南,并依据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提出了一个以体现人文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凸显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目前的数学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动手实践能力差、缺乏质疑问难的创新品质等等。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学生,就必须革除弊端,进行教学改革。将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帮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采用分层教学等多种形式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学习。达到在面向全体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的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能力、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如何使学生困生能学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真正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这既是义务教育的需要,更是为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在此研究背景下,我们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验。希望通过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主动充分的发展。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本实施分层教学,既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提高,同时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但就目前实施的情况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如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对家长来说是“没了面子”,又如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的结果,但测查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考查的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等等都是急需研究的问题。我们的课题将在吸取其他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课后练习辅导,实施分层教学,探索一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的途径。理论价值:实施分层教学,本质上是实行教育的平等,对每位学生提供适合于他们个性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人各有其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增强自信心。“抬起头来走路”。三、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一)课题的界定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对同班级的学生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各组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施教;允许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用各自适宜的速度与方法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的才干与“潜能”;把“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落实在课内,努力促进各类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二)理论依据1、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是因材施教原则。我们通过大量调查,发现造成数学学困生的最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是在于知识迁移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断链与破网。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因个别学生之材施教,尽量缩小学习新知识前的“认知前提能力差异”,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个别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性的“情意前提特征”,提高教学质量将会有切实的保证。2、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二是“最近发展区”原理。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内驱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首要因素)。四、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要端正教学思想。采用分层教学,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实行启发式教学,注意因材施教。2.要注意处理好个别和一般的关系。要缩小差别,首先必须承认差别,鼓励良性竞争,特别是对后进生,教师深切的爱,热忱的期望,有时也会奇迹般地产生罗森塔尔效应的。3.要善于调控。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不应采用固定模式,分层并不是分而不变的,随着教学进程,要不断调整层次结构。4.要有适应分层教学的教材。教材要便于自学,有弹性,教法、学法要寓于其中,教材本身要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可读性,而并非所有教材内容都能进行分层教学。5.要有的放矢,讲求实效。教学实践中,是否需要分层或怎样分层,必须从班级的实际出发。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本课题的选题来自于现实的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体现了当前的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大有益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需要;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2、本课题的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时间有保障。3、课题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合理,课题主持人为山东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所撰写的论文曾在国家、市、县级报刊杂志上发表20多篇,有能力带领课题组成员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他成员都有较长的数学教学工作经验,其中有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还有市级优质课获得者;5位成员有足够的能力来参与这项实验。4、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专门成立了课题的组织管理,由校长室、教科室、相关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负责对方案的实施,定期开展课题组活动,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5、加强理论学习和具体操作的培训。组织课题研究的教师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及时修正研究计划,落实任务,及时交流并撰写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教改论文等。6、争取学校的支持,采取自己拿一点、学校给一点的方法,力争学校给予充足的时间,足够的研究经费作为保障。7、聘请市、区的教研室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指导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科学论证,理论指导和运用指导;同时,选派课题组成员参观访问、培训学习,推动课题研究的进程。六、课题研究的目标总体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最有效的最佳方法和途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挖掘数学教学的最大效能,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数学学习态度。近期目标:各班根据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设置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评价等开展实验研究。长期目标:1、实施分层教学,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2、形成一种便于操作的分层教学的模式。3、通过合理分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4、通过分层教学的教改实验,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他们驾驭教学的水平,和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七、课题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1、学生的分层。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或(A、B、C)三个层次。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要有记录在案,但不宜向学生公开。否则有可能助长"优等生"的傲气;挫伤学困生的自尊心;增加学困生的心理压力。2、目标的分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与高中低层次学生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通过分层分类的教学,促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达到应有目标要求。3、教学过程的分层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双有兼顾各组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要注意“分”而不“离”,“合”而不“死”。4、作业的分层。学生作业分为两类,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这两类作业均要分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搞"一刀切"。5、评价的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差等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的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还有分层备课等等。八、课题研究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研究内容、阶段负责人)(一)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09年1月—2009年4月)负责人:高燕1、界定课题、开题论证阶段。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分工,明确职责。3、拟订试验方案和实施计划。(二)课题数据分析、资料整理阶段(2009年5月—2009年8月)负责人:邢彩霞1、对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学生的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总结。2、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三)课题研究探索阶段(2009年9月—2012年7月)负责人:李海霞1、继续进行教师培训。2、建立相关子课题研究组。3、方案的再分析与修改。4、分年级段进行分层教学、尝试、探索。5、组织实验教师进行大型研讨活动。(四)课题结论性研究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负责人:高燕1、汇总所有资料和研究成果。2、撰写研究报告。3、巩固研究成果,并做好后续研究工作。九、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善于抓典型、抓全面,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交流,不断总结经验,经过再研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1、调查法:前期采用问卷和谈话调查的形式,做好实验前各项数据的测试,为实验做好前期准备,坚定下一步实验的信心。2、文献法:努力收集学习各种相关的书籍、杂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中外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知道实际的研究工作。3、个案研究法。首先,对于值得注意的学生个体,详细地描述个案,反映其试验前后的变化。进行个案分析。最后边研究边总结,整理个案研究材料。4、行动研究法: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认真进行实践和研究,同时,不断反思总结实验,并不断改进。5、经验总结: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改有关论文。对前期的工作做好反思总结,完善研究工作。十、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主持人:高燕成员:李海霞、邢彩霞、蔺顺兰、赵玉强、亓艳春亓雪芬、毕海霞、亓玉敏、卢宪彬、刘颖。十一、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一)师资保证:本课题组由山东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市学科带头人、高燕老师担任,其余5人,市学科带头人一名、市优质课获得者二名,区优质课获得者一名,区教坛新秀一名,课题组成员都是既能干又肯干的优秀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相互配合,统一协作的原则,以保证课题实验的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二)制度保证:(1)学习研讨制度。要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书目,围绕承担的课题做好学习笔记,定期召开学习研讨会、实验研究会并做好记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实验工作。(2)通报例会制度。要及时填写“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表”,及时掌握、分析、研究、实验的情况。课题组成员要定期召开例会,通报每个阶段课题研究情况。(3)专题调研制度。领导小组成员及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专题调研(原则上每学期一次),通过听汇报、听课、参与活动、现状调查、座谈讨论、查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475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