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务实高效夯基提能——高三地理策略研讨河北衡水中学衡水中学2014年喜获河北省文理双状元文科状元郭宁676分,何黛晴680分(含优惠分)获总分第一理科状元李榕榕715分清华北大104人,港校多人9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17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2026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3067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02015年高考,衡水中学再次以绝对优势名列全省第一7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名18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30名33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50名63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0名计划和目标一、著名高中地理学科高考试题评价研讨活动二、高三一轮备考策略研讨会:1、总结15高考得与失并为16届提出建议2、结合考纲、课标、考题、阅卷情况,分析高考题的命题规律3、一轮复习的思路及措施等三、全国高中地理一轮策略研讨会及同课异构四、研5年备考,克15高考研讨会五、著名高中地理学科一轮策略研讨活动六、高三二轮备考策略研讨会七、全国高中地理二轮策略研讨会及同课异构八、著名高中地理学科二轮策略研讨活动九、高三三轮备考策略研讨会计划和目标高一、二年级也按计划召开:高一、高二策略研讨会牢固树立三年一盘棋的思想:用对桨学生制作:用对桨这些工作为高三奠基,使学生具备了“三有”有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想做能做会做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培养学生的学科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规范高三主要培养目标学科素养一、简析课标卷特点及启示二、如何进行备考2014年课标1卷特点:很规矩的一张卷,但细品又很鲜活,带有时代气息。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突出主干在侧重能力考查的前提下,仍然考察的是地理的主干知识,如:太阳辐射、交通、植被、人口、工业、人类生产活动和可持续发展。②重视图表考察试题充分体现了“图表”这一学科特色。区域图、等值线图、景观图及图表都有呈现,而且对读图表能力的考察有所加大。③较强的时代气息太阳能光热电站、青藏交通问题、旅游地理的深度游,另外也特别关注了西部尤其是青藏高原,试题在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真正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④侧重论证探讨能力的考察主观题的36题,围绕风沙问题层层递进,37题前两问及选做题42、43题,都侧重考察了考生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试题的变化①整体难度略有上升,客观及主观题都有难题②地球运动低调回归,但难度不大③农业区位考察销声匿迹,人文地理比重加大④综合题考察切口小,避免考生套用模板,答案更加灵活,更加充分的体现了对学生分析和思维能力的考察。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分析: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的热能制造出蒸气,蒸气再推动发电机运转,强光、高热可能会误伤途经的飞鸟,所以C对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2014年课标1卷难度较大的题目:2014年3月,电视新闻曾播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建在美国加州莫哈韦(Mojave)沙漠附近,发电站共有17.35万面镜子反射阳光,尽管其属于绿色能源,但依然受到飞行员投诉,称自己在飞过这里时总会被巨大镜子晃花眼——”在此则新闻中,曾提及美国加州的这个太阳能发电站时常误伤路过的飞鸟。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0-11题。10.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A.①B.②C.③D.④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0-11题。1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解析:一个区域的总人口增加由迁移人口和本地自然增长人口两部分组成,1950-1970迁移人口数没有大的变化但迁移人口比例降到了最低值附近,所以此时段自然增加最多,所以选C36、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2015年课标1卷的地理试题,体现了以立德树人、人地和谐为核心,综合难度略有上升(缺乏中档题),命题以学科前沿内容为背景材料进行设问,紧扣课标和考纲,紧密联系生活、社会实际,更加注重学科素养、学科能力和地理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能力切入、能力考查”的新课标命题要求。总体来看:综合能力要求高考试范围大、思维跨度大紧扣生产生活,时尚而新颖2014年高考题统计表2015年高考题统计表通过比较发现:1.自然地理所占比重增加2.区域地理所占比重稳中有升,尤其是世界地理的考察。1、突出学科主干知识,侧重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考查客观题的第1组题,主观题的37题,要求考生通过材料及图示提取解读信息,读懂命题人的意图,进而分析、解决、论述探讨问题,难度较大。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保护生物多样性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就环境保护问题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节约用水宣传周的主题确定为:“建设海绵城市,促进生态文明”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要求。命题特点:1.关注学科前沿,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2.结合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素养,注重学科逻辑思维的考查3.小切口、深挖掘,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题考察:水资源的利用,考察考生提取信息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试题感悟:1.掌握水循环原理以及人类通过不同措施干扰水循环以减少城市内涝、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2.应加强地理现象和事物的原理以及规律的掌握与应用。(如地壳物质循环、水循环、热力环流的原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C。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5分)(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4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4分)(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8分)冬季。(2分)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3分)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命题特点:1.以纲、标为准,与时俱进,关注学科前沿,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2.结合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素养,注重学科逻辑思维的考查3.小切口、深挖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题考察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新技术的应用问题,考查考生的提取信息、归纳总结、准确阐述的能力;感悟思考:1.强化主干,落实世界、中国主要区域自然地理特征;2.理解影响温、压、风、水等要素变化的主要因素;3.训练并提高学生探究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4.适度补充介绍新技术在交通建设、能源开发、城市化发展、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现代农业发展等领域的应用。2、区域地理比重较大,突出考察特征分析15年课标卷中图表类型减少,8幅图中有6幅都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设置试题。如:客观题第4、5、6题中的纽芬兰岛,7、8、9题中的渤海及附近区域,第36题中的美国大盐湖等区域图,图中很清晰的给出了经纬度,弱化了定位,真正考查出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和学科能力的差异。4、5、6题7、8、9题36题42题43题3、命题素材紧扣生产生活,凸显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试题取材均来源于现实的生产、生活,如选择题的雨水花园、新型淡水资源开发问题、河流流域环境变迁以及综合题的青藏生态建设、峡谷旅游、东南亚水灾等。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不等同于热点)、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发展,充分体现了课程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再次验证了“地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学科理念。4、探究性环环相扣这两年的高考试题中,凸显了一些环环相扣递进式的好题,即围绕同一主题展开或递进式追问,实现了多层次、多角度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论证问题”等地理学科能力的目标。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2,完成4-6题。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2014年课标卷中环环相扣的好题: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36、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
本文标题:【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策略——地理(2015627)(共149张PP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489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