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资源管理2010版教材高分宝典第1章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1.1导言:(1).一些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革命性因素,人们习惯上把他们称为“技术革命”。(2).把因为科学技术革命导致人类社会的全面突变或革命性变化称作“化”,如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对应的社会形态被称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等。(3).人类文明发展是农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不断融合的过程。(4).“刀耕火种”使人类摆脱狩猎和游牧的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200多年前,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向机械化的转变,进入“机械化时代”。19世纪中叶,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的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使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社会经济的信息投入产出比迅速增长,社会交往合作不断加强,科技与经济加速发展,这一趋势就是“信息化”,它将人类带入“信息社会”。(5).材料、能源、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1.1.1信息技术与信息革命(1).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2).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传感和控制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呈现出如下特点和趋势:数字化、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3).3C革命: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自动控制(Control)领域的革命。(4).3A革命: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5).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具有技术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等特征。(6).信息技术的水平、规模和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1.1.2信息化(1).信息化发展源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两次浪潮:其一,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PC)的发明和迅速普及;其二,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和普及的网络技术。(2).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3).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进入信息社会。(4).信息化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国家信息化包含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与个人信息化等多个层面。(5).信息化是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而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活动。(6).国家信息化的内涵:“国家信息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7).国家信息化建设24字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8).国家信息化体系6大要素:信息资源、信息网路、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等。(9).国家信息化建设思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按照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开展国家信息化建设。(10).领域信息化就是部门、行业所开展的信息化活动。区域信息化指地方政府根据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而开展的信息化活动。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层次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活动。(11).信息化揭示了由信息革命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全面变革的过程、活动和结果。首先,在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信息技术制造、信息内容生产和信息服务为主题的产业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信息化使得一些新的行业产生并发展壮大,同时也促进和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信息化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新型产业革命。其次,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社会经济形态和就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形态逐步被新的信息经济形态所改变。总之,信息化使我们正面对着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得信息社会,他有着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明显不同的特点:非物质性、超时空性、可扩展性。1.2信息(1).烽烟报警——Hartley信息量测度。美国人Hartley开创了信息论的先河,最早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信息”以及“信息量”的概念,指出“信息是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信息量可以用选择自由度来计算:H=N*Log(S)其中,H为信息量,N代表1条信息包含字符的个数,S代表符号的个数。对数Log2可看做信息单位,Log22称为比特(bit),Ln2称为奈特(nat),Log102称为迪特(dit)(2).Shannon把信息量定义为随机不确定性(熵)程度的减少。其基本观点是:通信的发生是以通信者具有不确定(不知)性为前提的,通信的目的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而消除不确定的东西正是它所传递的信息,即“信息是减少不确定的东西”。Shannon熵公式:H(p1,p2,…,pn)=—niiLogi1P*P其中,H(p1,p2,…,pn)就是信息源发出消息的信息量,实际上为各状态信息的平均信息量。当状态出现的概率相等,即Pi=1/n时,Shannon熵公式就是Hartley公式,即,Hartley公式是Shannon公式的特例。1.2.1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1).钟义信首先把信息的概念分为两个层次:无约束的本体论层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或自我显示。引入认识主体的认识论层次: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关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2).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三者综合在一起构成了认识论层次的全部信息,即全信息。(3).认识论意义下的三类信息:实在信息是事物实际具有的信息,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一个特征量,与认识主体因素无关;先验信息是主体感知事物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它既与事物本身有关,也与主体的主观因素相关;实得信息是主体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净信息,它与事物、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观察环境条件相关。(4).语法信息可细分为:随机信息有些状态及其变化时不确定事件,但它具有一定统计规律,这类不确定性是随机的,消除这类不确定性的信息被称为随机信息;模糊信息因为事物有若干运动状态,但运动状态之间的界限是不明确或模糊的,从而信息呈现模糊性;偶发信息是由于偶然发生而没有稳定统计规律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1.2.2信息的性质与分类(1).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三者中物质是基础,能量和信息都源于物质。信息源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它从物质的运动中产生出来,又可以脱离源物质而寄生于另外的物质中,相对独立地存在。信息与能量息息相关,获取、传输、处理信息总需要一定能量来支持,而控制和利用能量总需要信息来引导。但是,信息与能量有着本质的区别,信息是物质运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方式,能量是事物做功的本领,提供的是动力。信息在一定条件下何以转换为物质、能量、时间或其他,如“只是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产力”表达的就是这种转换关系。(2).信息的性质:信息是普遍的无限的、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于源物质、信息可以共享、信息可以转换、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信息是动态且有时效的、信息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3).分类:按存储信息介质、表现形式、记录方式、源顺序和效用层次、生成的范围、应用领域划分。(4).简述数据、消息、情报、知识与信息之不同:数据仅仅是信息的某种编码表达形式,不能等同于信息。数据通常指未被加工的原始资料,只有加工以后才能起到“消除不确定性”作用,所以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而数据不见得是信息。消息只在定性描述,而信息有定量计量。情报是对主体有特殊信息的信息,并不是所有信息都具有情报价值。经验、知识、智能都是信息,反之不然。信息只是它们的原材料,即经验、知识和智能需要通过不同程序的信息加工而得到。(5).信息的测度:基于数据量的信息测度:常用的信息测度方法是按反映信息内容数量的数据所占计算机存储装置空间大小来衡量信息量得大小。对于非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如书籍报刊等),直接用发行种类、发行量或文本字数来进行测度,也属于基于数据量的信息测度。基于Shannon熵的信息量测度:主要用于随机型语法信息量计算。1.2.4信息功能与过程(1).信息功能(8个方面):信息是存在的资源(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知识的源泉、决策的依据、控制的灵魂、思维的材料、实际的准绳、管理的基础、组织的保证。(2).信息过程:教材P31(3).信息“生命周期”:从信息收集、组织、存储、检索、传输、加工到利用7个环节。(4).需要把握的两点本质问题:1)信息的本质是“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但它是有层次的,最有效的信息是知识和智能(或策略);2)高层次的信息(如智能)需要通过一定的信息过程完成。众多环节、多层次的信息需要人们的管理,这便是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1.3信息资源管理概述1.3.1信息资源(1).所谓资源即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简单地理解,资源就是对人类有用的东西。(2).资源的三个内在属性:需求性:资源有用体现在它可以满足人类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具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又叫有效性和效用性。稀缺性:指资源是有限的,使用资源是受到限制的,它是最基本的经济学特征。可选择性:资源有数量和质量之分,不用资源的组合将产生不同的效果,故资源是可选择的。(3).资源分类:从人类生存角度看,可分为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类;从社会属性看,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从循环使用角度看,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1.3.2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1).信息资源狭义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的集合。广义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集合,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集合。IRM定义: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2).信息资源属性:信息的一般属性(非物质性、共享性、易流动性、时效性),不可分性、积累性或非消耗性、认知相对性、不同一性、驾驭性。(3).信息资源分类:按社会组织属性分: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公共信息资源;按增值状况分:基础性信息资源、增值性信息资源;按可利用范围分:公有信息资源、专有信息资源、个人信息资源。(4).多角度阐述信息资源管理(IRM)的内涵:从管理对象看:IRM对信息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要素——信息、人员、信息技术等进行管理。从管理过程内容看:IRM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从管理手段看:IRM手段手段包括技术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四类。从管理层次看:IRM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从管理应用领域看:IRM被分为政府IRM、企业IRM和公共IRM等。1.3.3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和发展(1).IRM产生的三个主要因素:信息爆炸、三个应用学科的发展、信息资源地位提高(2).概述IRM的发展阶段(马钱德和克雷斯莱因的“四阶段说”):物的控制——(1900~1960)纸张、打字机自动化技术——(1960~1970)二、三代计算机信息资源管理——(1970~1990)分布式数据处理、PC机知识管理——(1990~至今)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本文标题:信息资源管理2010版教材高分宝典第1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32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