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调查报告示例-----学校园区域垃圾分类可行性调查研究
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题目北京市大学校园区域垃圾分类可行性调查研究指导老师郑祥、傅义鸣正文字数13930提交时间2008年9月15日附件数1对应项目信息项目名称北京市大学校园区域垃圾分类可行性调查研究项目团队姓名手机号学院领队翟云鹏13426039720环境学院成员王心宇13811816523环境学院王琪13811429195环境学院鹿瑞瑾13810095999环境学院罗鸣13811440090环境学院张犇15901002478环境学院摘要:高校校园内产生的垃圾有着它独特的特点,比如种类繁多、区域集中性强、垃圾分类、投放垃圾的主体多为高等知识分子等特点。然而目前大学校园内垃圾分类现状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描述,我们于2008年7月——9月对北京十所高校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到现在大学校园内的垃圾分类的不良情况。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后勤工作人员,分析阻碍高校内垃圾分类的“瓶颈”,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意见。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垃圾分类现状、施行程度、改善北京市大学校园区域垃圾分类可行性调查研究——以北京十所具有代表性大学为例翟云鹏王心宇王琪鹿瑞瑾罗鸣张犇一、调研背景1957年十月十二日的《北京日报》醒目地登载着这样一则报导:“本市城区就要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办法。目前,西城区和西单区已经全面实行了这一办法,崇文区已经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就要在全区推行。前门区、东四区在本月进行试点,在本月内或明年初在全区推广。各区在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办法或进行试点的时候,都注意了宣传教育工作。他们利用组织展览会、参观、给街道积极分子讲课、印发宣传提纲和开群众片会等办法,向群众深入地讲清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好处。由于群众认识到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对工农业建设和改善环境卫生都有好处的事情,都积极支持。在实行垃圾分类的办法之后,群众创造了许多管理垃圾站的办法。西单区北闹市口有一个居民叫朱玉山,已经七十多岁了,他对推行垃圾收集工作很热心。从五月间开始这项工作已来,他每天晚上都在群众抬出垃圾箱的时候,逐箱看,发现谁家的垃圾没有分清,就去向人家讲解。通过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办法,很多地区消除了乱往地上倒垃圾的现象。根据调查,在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地区里,绝大部分居民都能按要求倒垃圾。西四区99%的住户能经常保持把垃圾分清。”这篇《北京日报》还介绍说,当时的垃圾被分成三类,一、破布头、烂铜铁、玻璃和书报全部回收再生;二、煤渣、破碗盆用来制砖铺路;三、菜根菜叶、鸡肠鱼肚、蛋壳鸡毛及落叶杂草沤成了成本低、肥效高的好肥料。垃圾分类收集后大大减少了蝇蛆的孽生,改善了环境卫生。七十年代中期,受到垃圾问题困扰的西方国家人士在中国发现了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的办法,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成功地解决了垃圾问题的国家。1996年8月,垃圾分类回收随着访问学者——廖晓义女士从美国带回了中国,在廖女士领导的民间环保组织(NGO)倡导下,全国妇联办公楼、北京西城区大乘巷家委会及如“山诺会”等大学环保社团和中小学等开始了自发性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1996年12月15日,北京西城区大乘巷的居民在民间组织地球村的帮助下,从这天起开始垃圾分类。最初的分类垃圾桶是家委会成员用省下的年终奖购置的。分类后的垃圾由家委会联系的小贩和企业来清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居民们从未中断。作为民间垃圾分类的小小的火种,大乘巷居民的行动燃发了许多公民的热情。1997年以来,北京的一些大学、中小学以及一些退休老人相继进行垃圾分类尝试。在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和一位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女博士的帮助下,这些“手拉手地球村”的孩子们还用回收换来的钱建立了一所学校。北京市民和孩子们的行为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宣武区环卫局率先行动,于1997年秋季开始宣武区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试点工作。宣武区文明办和街道以及民间组织地球村给予积极配合。1999年4月23日,宣武区白纸坊的建功南里小区社区像过节一样热闹,中国首家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正式启动。从这天起,居民将改变垃圾混扔的方式而按照有机类,无机类和弃土类分类投放,政府环卫部门改变混运的方式而分类清运,分拣和回收。它意味着在这里丢失多年的老传统,终于被拣了回来。从1999年至今,官方没有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垃圾分类的现状。二、国内外垃圾分类现状及研究现状就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状况来说,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并有广泛的普及度,此外还有专门的政府部门以及一些专门的公司执行垃圾分类。对于外国的居民来说,垃圾分类投放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遍,分类的观念已十分深入。以下是一些例子:1、欧盟:随意乱倒垃圾是犯罪在欧盟的一些村庄里,张贴着“随意乱倒垃圾是犯罪,此类行为将记录在案”的告示。而同样,如果地方政府不能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垃圾收集的服务或不按分区规划管理新住宅的开发,也将受到农村社区居民的起诉。欧盟所有的农村社区生活垃圾都由市政当局集中收集和处理。垃圾箱和垃圾收集处理的费用由地方政府征收的房地产税及其他税收支付。农民家中一般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箱,一个装有机垃圾,另一个装无机垃圾。收取垃圾时,工作人员如果发现没有按规则对垃圾进行分类,或把不适当的东西放到垃圾里,将会拒绝收集这些垃圾箱甚至罚款。2、美国:垃圾公司深入乡村美国农村的垃圾处理,一般由规模不大的家庭公司来承担。公司的员工也是农民,他们开着小垃圾车,到各家各户收取垃圾,同时也收取一定费用。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带轮子的垃圾箱,每天早晨送到公路边,由专车带走分类垃圾。虽然美国的农民住得分散,但是,垃圾公司会深入到每个乡村的每个角落。具体来说美国对垃圾分类收集问题,采取大类粗分与部分居民分类相结合的方式。目前,美国有70%居民不分类混倒垃圾,约有30%的居民垃圾只分两类收集,一类是资源垃圾(玻璃、金属、塑料、纸类),另一类是其他垃圾。另外,美国政府对办公和校园垃圾,对园林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分别组织回收利用。3、日本:各种垃圾分类回收在日本,垃圾分类非常清楚,能回收的垃圾与生活垃圾都分开投放,各放其箱。在有些地方每周回收不同的垃圾,包括玻璃制品、不燃物质(塑料、橡胶、皮革等)、金属、家电等。这样的好处是,垃圾车装运同一种垃圾,可直接送到处理厂去处理,省工、省时。日本运送垃圾的垃圾车也很讲究,全部是自动封闭式、自动加压式的,装车的垃圾可以自动压实,易拉罐之类的废弃物可以压扁成片。相比之下,国内的状况就显得不容乐观,不仅是垃圾分类的实施不足,而且对于垃圾分类设施的合理化研究也不足。北京每年要产生500多万吨的生活垃圾。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城八区的生活垃圾物理成分中,11.07%为纸类垃圾、12.70%为塑料垃圾、0.27%为金属垃圾、2.46%为织物、1.76%为玻璃,这些垃圾都属于可回收垃圾。垃圾分类收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操作起来困难重重,目前,有近半数的居民不能清楚地说出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许多人在回收过程中,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也依旧比较模糊。还有居民反映,相关部门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力度不大,对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也不够。据有关专家介绍,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依然有欠缺,这是垃圾分类在各城市屡遭尴尬的原因之一。而“社会上缺乏垃圾投放分类的氛围”,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暑期调研小组的直接感受。在学生们对于多个小区的抽样调查中,近95%的被调查垃圾桶是混装的。他们认为,虽然以宣武区为代表的一部分城区在推行垃圾分类投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于北京的其他城区,垃圾分类投放仍缺乏社会氛围,大部分居民还不能进行“大类粗放”式的分类投放。另外,他们提出,相关部门还应在垃圾桶的设置、厨余垃圾的处理等方面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措施,使其更加符合经济性。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其中有很多针对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做的调查,也有许多关于生活分类应如何设置进行的研究。但就大学校园这个特定地点而言,国内虽也有一些研究,但大多是针对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的可行性研究,研究了校园垃圾中都有那些是有回收可能性的,哪些垃圾回收的价值较大。还有针对大学校园内的垃圾回收现状及学生意愿的调查,以对垃圾校园分类回收提供改进意见。然而校园垃圾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区域性差别大,如宿舍、食堂、教室、居民区这些地点产生的垃圾种类有明显的差别。这引发了我们对于不同区域进行不同分类设置的价值和可能性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立垃圾分类回收设施时,要进行不同地区的不同分类设置,以达到最优的分类回收状态。而不仅仅针对能否回收,回收价值,回收现状作片面研究。三、调查缘由北京人口密度大,产生垃圾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垃圾地点分散、处理困难,垃圾流动性大(即市内不同地区主要垃圾种类变化速度快),都构成了北京的垃圾的主要特点。作为首都,垃圾分类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有着比较长的历史。即使抛开50年前的垃圾分类,从1996年至今也有12年的垃圾分类过程。在这12年中,北京的垃圾分类经历了起步、高潮、降温三个阶段,因此有值得调查的特点。那这12年中在北京的某些特定的区域垃圾分类又进行得怎么样呢?我们怀着这样的疑惑寻找切入点。高校校园内产生的垃圾有着它独特的特点,比如种类繁多、区域集中性强、垃圾分类、投放垃圾的主体多为高等知识分子等特点。这不同于居民区内的垃圾种类庞杂,而且难以区分,对于大学内产生的垃圾,在功能区域划分的同时已将垃圾进行了初步分类,这就使得更精确的进一步分类具有了可行性。我们的目的就是了解大学校园内的垃圾回收状况,研究大学校园内有效的垃圾分类措施。高校内投放垃圾的主体为高等知识分子,他们代表目前最先进的思想和观念,也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他们对于垃圾分类的观点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参考曾经前辈们的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垃圾分类的调研重要集中在社区,而高校的特殊性一直都不被人注意到,因此我们将高校这个区域作为我们的切入点。实现垃圾分类的三个要素是公众意识、公众知识水平以及现行的制度。上面已经提到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所具有的代表性,这里就不再细说。同样,他们的知识水平应该足以知道垃圾分类是正确的。所以调查的重点放在他们对于垃圾是否分类问题上的把握。除上述要调研的问题之外,学校的垃圾处理流程也在我们的调查范围内。垃圾分类要从源头做起,但不能只停留在源。头我们希望了解垃圾的最终处置,或是在某个地方垃圾的处置被简略化、粗劣化。在日常生活中,经过我们的观察发现,校园里的垃圾主要还是集中处理,并没有进行分类。我们的目的就是找出到底是在哪个环节的差错使得垃圾分类至今也没有得到切实的实施,并旨在提出优化的建议。四、调查基本情况1、时间及事件2008年7月21日――2008年8月15日,走访北京市内部分代表性重点高校,调查分类垃圾桶的设置情况。2008年8月16日――2008年9月1日,向高校内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同时从后勤保洁人员获取垃圾分类的第一手资料。2008年9月1日――2008年9月3日,汇总调查结果,制作统计数据表。2008年9月4日――2008年9月5日,完成调研报告。2008年9月6日――2008年9月8日,征求环境学院部分老师的修改,修改并完成最终的调研报告。2、调研方法(1)、重点调查:我们将选取有代表性的高校(功能区域划分明确、功能区域全民,有初步的垃圾分类或者没有垃圾分类设施)。我们将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根据调查任务的要求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而确定选取的重点单位及数量。二是要注意选取那些管理比较健全、统计工作基础较好的高校作为调查重点。(2)、抽样调查我们会首先对北京的高校垃圾回收情况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基本情况,了解校园内垃圾的主要种类依功能区的分布有什么不同,还了解学校的功能区通常是如何划分的,垃圾近似的归为同一区,从而找出功能明确、种类多的学校作为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重点分析(3)、实地调研。①观察法:通过具体的实地走访观察垃圾分类回收的情况②问卷法3、调查过程⑴确立调查目的⑵决定调查方法和架构调查方法的设计包括:问卷调查方式的选定、问卷设计、抽样设计、人员选择及访前训练
本文标题:调查报告示例-----学校园区域垃圾分类可行性调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35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