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编导艺考导演专业命题小品考察教学案例分析点评
编导艺考导演专业命题小品考察教学案例分析点评命题小品《腊月二十八》时间:腊月二十八,黄昏地点:城郊结合部,一问简陋的理发店内人物:大汉,三十岁左右打工妹,二十岁左右腊月二十八的黄昏,由于快过年了,其他的店铺都关门了,只有她还在等生意。今天的生意一直不好,她想再等等。这个理发店很简陋,设备陈旧,墙上随便贴几张明星画,和时下一些摩登的发廊相去甚远。看来是没生意了,她开始打扫店铺,准备关门。这时进来一个汉子,三十来岁,身材高大魁梧,满脸的胡子茬,头发又脏又乱的粘在了一起,他穿一件破棉袄,里面似乎掖着什么东西。女孩一转身看见了他,先是一愣,马上笑着迎了上去。女孩大哥,理发呀?大汉(神色慌张)大……大妹子,你要关门了吧?那我走了。女孩(热情地)大哥!进来吧!外面挺冷的。边说边拉大汉进屋,将他按坐在椅子上。女孩大哥,坐,您要理个什么发型呀?大汉随便。女孩热水不多了,我给您干洗吧,算您水洗的钱。大汉那……谢谢了。女孩(边洗边说)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大汉是啊!女孩您是哪里人啊?大汉东北。女孩够远的,您是出来打工的吧?肯定挺忙的,要不怎么都二十八了还不回家。大汉(突然感到她是在和自己说话)……你说什么?女孩我说您怎么还不回家。大汉(神色黯然)回家?女孩您怎么了,大哥?大汉……啊,没,没啥!大妹子,你这店还不错吧?女孩嗨!说是个生意,也就维持个温饱。大汉怎么,开店也这么难?女孩您是不知道,就这么个店,谁都来要钱,工商、税务、卫生都得罪不起。我给您理得利索点,回去呀,嫂子看了肯定高兴。大汉不答。女孩大哥,您是不是没挣到钱呀?这出门在外是不容易,你们男人还好点,我们更难啊。大汉你也是打工的?女孩是啊!我都出来三年了,最近才开了这么个理发店。大汉那你吃了不少苦吧?女孩苦是没少吃,不过都挺过来了,不说这些了,大哥,您小孩儿是儿子还是姑娘?多大了?大汉儿子,8岁了。女孩(理完了)……您看,理得怎么样?大汉挺好的。女孩大哥,我今天就不收您钱了。大汉这哪行!你也不容易。女孩不要紧,算我给您拜个早年。两人推让着,这时,从大汉的衣服里“铛”的一声掉出一把菜刀,空气仿佛都凝固住了,两个人的眼睛都盯住了那把菜刀,停顿。女孩(勉强使劲地笑了笑)……大哥,你也买了一把菜刀啊?这地方的菜刀是很好用,我也买了一把,不过你怎么不收好,多吓人哪!大汉(捡起菜刀,惭愧)我走了。女孩(急忙阻止)大哥,您遇到什么难处了吧?跟我说说。大汉(饱含愧疚地)……大妹子,我对不住你呀!……我本来是要抢你的,我一年的辛苦钱都被包工头卷走了,我用仅剩的十块钱买了一把菜刀,打算抢点钱,这片儿就你这个店开着门,可我没想到……大妹子,我刚才已经后悔了,我……女孩大哥,你别说了!我信,我看出你不是坏人,你要抢刚才就抢了,幸亏你没抢,要是抢了,你还能回家过年吗?嫂子和孩子咋办?大汉无地自容。女孩(掏出钱)大哥,这点钱你拿着,买张车票回去吧!大汉不,这不行,我哪能拿你的钱!女孩拿着吧,别嫌少。大汉我不要!女孩拿着!大汉不要!女孩(真急了)大哥!你就拿着吧!算我借你的还不行吗!(硬塞到汉子手里)买张车票,剩下的给嫂子和孩子买点东西。大汉(感动地说不出话来)……大妹子,这钱我一定还你!(转身欲走)女孩大哥!(伸出手,大汉一愣,随即明白,倒转菜刀将刀把递给她,女孩接过菜刀)回去代我问嫂子好!(大汉点头,走到门口又回头。大汉(面带微笑)大妹子!过年好!女孩过年好!剧终。【影向编导艺考教育机构主讲吴峯点评】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充满紧张情绪和戏剧性因素的小品,一个三十岁的壮汉在过年之前要抢劫一个打工妹。基于这样的人物关系,很容易设置成戏剧冲突强烈的情节结构。但编导从另一个角度着手,编织了一个充满人间温情的戏剧故事。开始构思这个小品时,编导从追求戏剧性的效果出发,构思了一个抢劫与被抢劫的故事:一个蒙面大汉持刀冲进理发店,抢劫了打工妹。表面上看,外部冲突强烈,人物具有很强的动作性。但整个作品给人留不下深刻印象,最多只是外部强烈的肢体冲突。以往学生也有类似的构思,作业虽然表现了社会下层人民,但对社会下层的人们缺乏了解,更不了解他们对生活的具体感受。而没有具体细致的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就没有起到训练学生掌握双人交流的目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编导对作品重新进行了细致的构思,从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着手,站在剧中人物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结果形成了现在的作品。在这个小品里,有着非常丰富的人物之间的交流,在大汉和姑娘的对话中,开始时大汉不断地用语言试探姑娘的虚实,揣测对方的经济实力,但随着谈话的深入,他们互相感到彼此间的遭遇是那样的相同,试探虚实逐渐变成了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和同情。在这个小品里,与以往类似构思最大的不同在于那把菜刀的运用。以往学生们的一些构思里,那把菜刀或者类似的凶器是抢劫的主要工具,贯串整个小品。但在这个小品里,由于两个人情感的沟通,不知不觉之中,大汉已经彻底忘却了自己来这里的原始动机,那把菜刀是在不经意中从怀里掉出来的。这时,戏剧情境发生了突变,场上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机的停顿:空气仿佛都凝固住了,两个人的眼睛都盯住了那把菜刀,停顿。这个停顿处理的非常好,一方面是突发事件,使双方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是双方紧张的思考,如何才能解除这种尴尬。姑娘的机智最终化解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尴尬:女孩(笑了笑)大哥,你也买了一把菜刀啊?这地方的菜刀是很好用,我也买了一把,不过你怎么不收好,多吓人哪!大汉(惭愧)我走了。在这里,双方语言之外的内容非常丰富,潜台词非常清晰,表面的语言交流中蕴涵着激烈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更加深了两人之间的理解。结尾时两人的互相问候既充满温情,又饱含着一种无言的酸楚。这个作业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一个抢劫者和一个被抢劫者感情上的沟通和精神上的融合,一种善良的温暖的气氛充盈了整个舞台。这种沟通和融合体现了编导者对这一阶层人们的理解和同情。小品的缺点是俩人在谈话时的情节处理显得仓促了,如果要使大汉忘记自己怀里揣的那把刀,还需要两人之间更深更充分的情感交流。命题小品《生日蛋糕》物件:生日蛋糕时间:2000年秋地点:一个工人的家里人物:丽丽——女儿,十二岁,小学生阿华——父亲,四十岁,下岗工人阿萍——母亲,三十八岁,下岗工人一间屋子,可以说是客厅也可以说是饭厅,总之是一间简陋的房间。台中放着一张饭桌,桌旁三个椅子,桌上有一只生日蛋糕,左侧一小桌上放着一架坏了的电视机,右侧角落里,一个柜子上放着一只暖壶和几个杯子,墙上挂一幅挂历。丽丽背书包上,敲门,没有响应,自己拿钥匙开门。放下书包发现桌上蛋糕,再看看墙上的挂历,开心地打开蛋糕盒,忍不住用手挑了一小块吃,将蛋糕盒盖上,扎好,倒一杯水,拎着书包进房做作业。阿华手中拎一点菜,与阿萍同上。阿萍阿华,电话挂通了吗?阿华通了。丽丽(内高声)爸、妈,我回来了。阿萍乖,做作业哪?丽丽(内)嗯。阿萍阿华,厂长怎么说?阿华听他的口气,含含糊糊地,也不知他心里怎么想的。阿萍唉,你要能重新上岗,我就不用这么累了。阿华可不,都半年了,我都快憋坏了。阿萍阿华,这蛋糕多少钱?阿华一百五十八。阿萍啊,这么贵啊,唉——阿华看表,收拾。阿华差不多,我该上去了。阿萍(帮阿华整整衣)去吧。哎,我们等你吃饭。阿华(边答应边往外走)知道了。阿萍(叫住)阿华,说话注意点。阿华(点头)哎。(拎蛋糕下)阿萍系上围裙,进厨房拿一个盆出来,坐在厨房门口摘菜。丽丽上。丽丽妈,我作业做完了。阿萍这么快?丽丽对呀,现在不是减负了嘛。阿萍(想起)哎哟,妈都忘了,减负,减负。(丽丽去摆弄电视)哎,丽丽啊。丽丽啊?阿萍说到减负,妈怕作业做少了,书也念没有啦。丽丽不会啦。妈,咱们家的电视都坏了好久啦,爸爸怎么还不送去修啊?阿萍(憧憬)……等有钱吧。丽丽咦,爸呢?阿萍出去了,一会儿就回来。丽丽噢。……(发现蛋糕不见,四处找不着)妈,蛋糕呢?阿萍你爸拎走啦。丽丽(奇怪)拎走?拎哪里去呀?阿萍大人的事,小孩子别管,啊。丽丽(撒娇)哎呀妈,爸到底把蛋糕拎哪去了嘛?(摇着阿萍)阿萍(被吵不过)去厂长家。.丽丽去厂长家?妈,爸以前都不让我去楼上玩的,干吗今天……阿萍你爸听人说,最后一批上岗人员的名单马上就要定了,厂长说了算。丽丽那干嘛要拎蛋糕呢?阿萍你不懂,求人要看机会,这回你爸费了好大的劲才打听到,今天是厂长女儿十二岁生日,这个蛋糕啊,就是买来送她的。阿萍欲进厨房,丽丽开始发急,拉住阿萍,阿萍未发觉她神色不对。阿萍一百多块钱哪,妈的心都痛了。(欲下,丽丽拖住)丽丽妈,爸能不能不去?阿萍傻孩子,只要厂长点头,你爸就能重新上岗,咱们家的日子就会过得好一点啦。丽丽妈,你快把爸叫回来,别送了。阿萍不可以,这可是最后一批啦,要是错过就没机会了。丽丽哎呀妈,你去把爸叫回来,叫回来呀。(丽丽跑到门口,阿萍将她拉进来)阿萍(诧异)你这孩子今天怎么啦?丽丽我……阿萍好了好了,别闹了,乖乖做作业。丽丽作业做完了。阿萍那预习明天的功课。(推丽丽进屋)认真看书噢,妈要做饭去啦。阿萍关上丽丽的屋门,进厨房。丽丽从房间跑出来,到门口张望。阿萍(内)丽丽啊,别跑来跑去,看书啊,等你爸回来就吃饭。丽丽(心不在焉)哦。传来阿华沉重的脚步声,丽丽赶紧回房间,关上门,留条缝。阿华沉着脸,手端蛋糕上。阿华阿萍!阿华将蛋糕重重放在桌上,喘着粗气走来走去。阿萍闻声上。阿萍阿华,这么快就回来啦,事情怎么样?阿华(沉重地摇摇头)……。阿萍哎,这蛋糕怎么没送?阿华你看看,你看看,我的脸都丢尽了。阿萍怎么丢脸了?(打开)啊,怎么会这样?阿华你是没看见,厂长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他老婆说的话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我,我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阿萍阿华,你买的时候有没有看仔细?阿华怎么没有,人家当面做的,不会有问题。阿萍那怎么会这样——两人不约而同想起女儿,丽丽刚好探头,听见这话赶紧“砰”关门。阿华丽丽,出来。丽丽磨磨蹭蹭地出来。丽丽(怯怯地)爸。阿华(压着性子)你老实说,这蛋糕是不是你吃的?丽丽我……(回头看阿萍)阿萍(急)是不是啊?(丽丽)吓得哆嗦,点点头。阿华过来。丽丽战战兢兢走过去,阿华“啪”一掌,丽丽“呜”一声捂着脸,不敢哭。阿萍哎呀小祖宗,你不知道这蛋糕有多贵,咱们吃得起吗?这可是你爸重新上岗的唯一希望。你,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啊。阿萍气得戳丽丽的头,抓着她摇,丽丽哭。丽丽(边哭边说)爸,妈,我不知道这蛋糕是要送人的,(抽泣)我以为,以为……阿萍你以为,以为什么,啊?丽丽我以为是给我买的,今天,今天……阿萍今天怎么了?丽丽今天,今天……也是我的生日。两人被丽丽的话惊呆,阿萍迅速走到挂历前,得到证实,相视无言,懊恼不已。阿萍(心痛)丽丽!丽丽(扑进阿萍的怀里,放声痛哭)妈——阿华摸出烟,取出最后一支烟,欲点,手抖着点不上,缓缓地坐下,双手抱头。阿萍(稍顷,将丽丽扶到椅上,按其坐下,心酸地)乖,妈这就给你煮长寿面。阿萍欲下,阿华叫住。阿华阿萍。(扔烟)吃蛋糕,给咱们的女儿过生日。丽丽(站起)爸,我不要……阿华(心痛不已,抚丽丽脸)疼吗?丽丽(将脸埋进阿华怀里)爸——!阿华不就一百多块钱吗,咱们也享受一下。来,坐。阿华推丽丽坐下,阿萍递上纸碟。阿华拿起刀,欲切,丽丽抓其手。丽丽爸,你的工作怎么办?阿华……(安慰)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的。阿华切下一块蛋糕,阿萍用碟盛住,阿华将蛋糕递给丽丽,丽丽不敢吃。阿华(想起)阿萍,来,咱们给孩子唱生日歌。阿萍(点头)哎。祝你生日快乐……阿华(接,同唱)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哽住,越唱越心酸,声音越来越弱,唱不下去)丽丽(含泪接唱)……祝我生日快乐,祝我生日快乐……丽丽清亮的歌声夹着淡淡的泣声,久久回荡。剧终。【影向编导艺考教育机构主讲吴峯点评】这是一个符合教学规格,结构完整,构思巧妙的物件小品,作品表现了一个普通下岗工人家庭里的悲喜哀愁,对这个家庭,对一家三口,对身处这种境地的人们倾注了浓浓的深情。小品在初步构思阶段时,作品的结构是这样的:父母亲为了能重新上岗,买了一个价格很高的蛋糕准备送给厂长的女儿,祝贺她的十二岁生日。谁知女儿回来后因为嘴馋偷吃了一块蛋糕,父亲不知情,将蛋糕送给了厂长,遭到了厂长的耻笑,父亲一怒之下打了女儿,全家陷入了绝望
本文标题:编导艺考导演专业命题小品考察教学案例分析点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3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