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相关数据及指标要求
医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300床位以下的按1:1.30~1.40;300-500床位的按1:1.40~1.50;500床位以上的按1:1.60~1.70。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且实际从事临床工作的在编实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数不少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0%,病房护士与床位数之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台之比≥3:1至少有3名具有高级职称医师。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医院岗位总量的80%。平均住院日≤10天。保持适宜的床位使用率≤93%全院工程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0.5%。供电部门24小时值班制,急诊科固定的急诊医师不少于在岗医师的50%,医师梯队结构合理。急诊科固定的急诊护士不少于在岗护士的60%,.急诊科护士长由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任职资格和5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内科、外科专业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药学、医学影像(普通放射)、临床检验等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有对急诊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的要求。.有病历可证实,需急诊会诊患者70%以上可在30分钟内获得(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等二级科室或专业组)专科会诊(抽查住院病历证实,急诊人员设备操作与技能考核合格率大于70%(一年内,下同)。办理入院、出院、转院手续便捷,可分时段或床边办理出院手续,提供24小时服务对员工进行纠纷防范及处理的专门培训,有完整相关资料(每年至少一次)。医嘱、处方合格率≥95%。手卫生设备和设施配置有效、齐全、使用便捷。手卫生依从性≥60%。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外科洗手操作正确率100%。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标识”,符合率≥90%。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有转抄和执行者签字,正确执行核对程序≥90%。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的风险评估率≥90%。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种途经便于医务人员报告。.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0件。.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95%。.定期召开相关质量与安全组织会议,每年不少于1次,有记录。对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定期(至少每季一次)检查与评估,工作有记录。落实培训及考核计划,在岗人员参加“三基”培训覆盖率≥95%。考核合格率≥95%。员工对患者安全目标的知晓率≥90%。有针对共性及各科室专业特点制定相关教育与培训的课程内容,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的培训率大于70%。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作为医师岗前培训的基本内容之一,医师知晓率100%。甲级病历率≥90%,无丙级病历。新生儿科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当为0.3∶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当为0.6∶1以上。由具有3年以上新生儿专业工作经验并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负责人。新生儿科由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有2年以上新生儿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负责人。新生儿科由具有3年以上新生儿专业工作经验并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负责人。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手术医师知晓率100%。.医院有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制度与程序,手术医师知晓率100%。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相关数据及指标要求Ⅰ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比例≤30%。手术主刀医师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特殊情况下,由一助书写,主刀签名)。手术记录和病程记录及时、完整,合格率100%。肿瘤手术切除组织送检率100%。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相关制度与程序麻醉医师知晓率100%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麻醉医师对规范和流程的知晓率100%。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得少于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控制在≥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为急诊科及病房应急用药,提供24小时×7天的药学调剂服务。.处方合格率>99%;二级库账物相符率>99.9%。每月至少抽查100张门急诊处方(其中自费处方≥20张)和30份出院病历进行点评。有特定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使用情况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调剂处方流程合理,按有关规定做到“四查十对”。调剂过程有第二人核对,独立值班时双签字核对。调剂室年出门差错率≤0.01%。.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控制基本合理(4项达标2项):(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3)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50%:(1)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2)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4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60%。有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至少配设1名临床专职药师,有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明确急诊检验报告时间,临检项目≤30分钟出报告,生化、免疫项目≤2小时出报告。建立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制度,相关人员对制度和预案的知晓率≥95%。明确规定“特殊项目”清单。特殊项目的检测,原则上不应超过2周时间;提供预约检测。1.临检常规项目≤30分钟出报告。2.生化、免疫常规项目≤1个工作日出报告。3.微生物常规项目≤4个工作日。4.时限符合率≥90%。快速病理诊断医师应当具有中级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有5年以上病理阅片诊断病理诊断常规诊断报告准确率≥95%。病理诊断报告应在5个工作日内发出,疑难病例和特殊标本除外。病理诊断报告在5个工作日病理标本使用10%中性甲醛缓冲液固定,固定液的量不少于组织体积的3~5倍(要确保标本标本从离体到固定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标本交接制度与流程相关人员知晓率≥95%,常规制片应在取材后1~2个工作日内完成。内镜小的活检、穿刺等需连续切片不少于6片。常规切片的优良率应≥90%。X线摄影、超声检查提供24小时×7天的急诊(包括床边急诊)检查服务。大型X线设备检查阳性率≥50%,CT检查阳性率≥60%。有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统计与分析,符合率≥90%。(1)血液的出入库记录完整率为100%。(2)供、受血者血型复查率为100%。(3)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为100%。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献血血标本于2℃~6℃保存至少7天。临床输血记录合格率和保存完整率为100%。受血者输血前按照相关规定对经血液传播病原体的检查达100%。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有对准备输血的患者进行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能、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的相关规定执行率100%相关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和处置预案知晓率达到100%。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80%,洗手方法正确率≥80%。住院病历记录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医嘱符合规定≥85%。灭菌效果监测灭菌合格率100%。血透室至少有2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肾脏病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台血液透析机至少配备0.4名护士;至少有1名技师,血液透析室设臵4个以上透析单元,血液透析机符合国家要求。血透器采用半自动复用流程,低通量血液透析器复用次数应不超过5次,高通量血液透析器采用自动复用流程,低通量血液透析器推荐复用次数不超过10次,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推荐复用次数不超过20次。配臵病案管理人员满足工作需要,形成梯队,非相关专业的人员50%。有3年病案存放的发展空间。患者出院后,住院病历在7个工作日之内回归病案科达≥90%。病案室有病历质量控制与评价组织,由具备主治医师以上资格且有5年以上管理住院病人临病案首页全部资料信息录入查询系统,至少能为评审提供2年以上完整信息。“住院病历首页”各项信息的正确率≥90%。.护士每年离职率≤10%。每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数≤10人根据护理工作量、患者病情和床位使用率(加床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可动态达到以(1)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比例≥95%。(2)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4:1。(3)ICU护士与床位数之比达到2.5~3:1。(4)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不低于3:1。(5)母婴同室、新生儿护士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1:0.6。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相关管理人员知晓率≥80%,护士知晓率100%。手术护士与手术间之比不低于3:1。手术室工作经历2年以内护士数占总数≤20%。手术室护士长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5年及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有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标准.对制度的执行有监管,感染控制制度与新生儿室实施责任制护理。1名护士负责≤6名普通患者或≤3名重症患者。.100%使用腕带识别新生儿身份。每年至少开展2次法律法规全员培训。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熟悉本部门、本岗位相关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履职要求。知晓率80%以上。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或扩大的院长办公会议,研究重大事项贯彻落实及协调等工作,每季度至少召开1~2次,相关管理人员接受培训人数不少于80%,每人每年不少于12个学时。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配比合理。(1)卫技人员与开放床位之比不低于1.15:1。(2)卫技人员占全院总人数70%以上。(3)护士占卫技人员总人数50%以上。(4)病房护士与病房实际开放床位之比不低于0.4:1。图书室藏书数量符合要求(包括电子图书)不低于1000册/百名卫技人员。有对员工医院价值取向的培训和教育,员工知晓率达到90%。视频监控进行24小时图像记录,保存时间至少不少于30天。系统应具有时间、日期的显示、记录和调整功能,时间误差应在30秒以内。特种设备完好率100%。有医学装备购置论证相关制度与决策程序,单价在50万元及以上的医学装备有可行性论证医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300床位以下的按1:1.30~1.40;300-500床位的按1:1.40~1.50;500床位以上的按1:1.60~1.70。.急诊科护士长由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任职资格和5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药学、医学影像(普通放射)、临床检验等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标识”,符合率≥90%。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有转抄和执行者签字,正确执行核对程序≥90%。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种途经便于医务人员报告。.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0件。新生儿科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当为0.3∶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当为0.6∶1以上。由具有3年以上新生儿专业工作经验并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负责人。新生儿科由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有2年以上新生儿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负责人。新生儿科由具有3年以上新生儿专业工作经验并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负责人。调剂处方流程合理,按有关规定做到“四查十对”。调剂过程有第二人核对,独立值班时双签字核对。有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至少配设1名临床专职药师,有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80%,洗手方法正确率≥80%。采用自动复用流程,低通量血液透析器推荐复用次数不超过10次,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推荐复用次数不超过20次。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熟悉本部门、本岗位相关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履职要求。知晓率80%以上。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或扩大的院长办公会议,研究重大事项贯彻落实及协调等工作
本文标题: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相关数据及指标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37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