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苍南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
苍南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文本(鉴定成果)苍南县人民政府苍南县规划建设局二00八年八月前言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树立城乡空间资源管治的理念,打破城乡分割,实现“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同时完善县域总体规划在促进空间布局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引导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苍南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11月委托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苍南县域总体规划。我院于2006年11月以认真负责和积极推进工作的态度制定苍南县域总体规划的工作大纲,提交苍南县人民政府和规划建设局进行讨论。为了更好地开展县域总体规划的资料收集、编制和评审论证工作,苍南县人民政府成立了苍南县域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并于2007年4月26日召开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随后我院项目组成员多次赴苍南向24个部门和单位收集资料、对全县域范围进行踏勘并与近10多个乡镇进行交流和座谈,另外我们和规划建设局、发改局、国土资源局、交通局和旅游局等重点部门座谈并交换有关苍南县各专业的规划意见。根据前期的调查分析,我们项目组通过内部讨论、个别部门征求意见等形式理清关系,拓展思路,主要对县域发展战略、空间结构、城镇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交通条件等重大问题形成初步方案,并于2007年11月12日通过了苍南县政府组织召开的相关部门讨论会,初步形成一致性意见。同月,国土部门编制的《苍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通过市县两级审查,我们项目组及时进行了“两规”的初步衔接,同时根据县域总规部门讨论会会议纪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中间成果。之后于2007年12月3日和6日分别向苍南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汇报,基本形成统一意见。按照省市要求,在苍南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07年12月中旬在苍南成立“两规”衔接工作组,集中国土、规划两个部门和两家设计单位进行为期1周多时间的专题衔接,并就两规衔接结论专题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时进行汇报,最后形成的两规衔接专题报告于2007年12月27日在杭州顺利通过了省市县三级联查。根据相关会议纪要及两规衔接审查意见等,我们项目组对纲要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于2008年5月9日省建设厅在苍南县万豪大酒店组织召开了苍南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纲要论证会。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环保局、海洋与渔业局、浙江大学、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专家和领导,温州市有关部门领导,苍南县政府领导及县有关部门、县辖各乡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研究,会议认为规划纲要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基础工作扎实,技术线路和提出的县域发展战略与空间开发保护框架基本可行,规划纲要经过修改后,可以作为下一步规划编制的依据。根据温市规2008-107号文件,我们项目组对苍南县域总规进行修改完善和深化。于2008年7月17日苍南县人民政府在苍南县万豪大酒店组织召开了苍南县域总体规划方案评审会。省建设厅、温州市规划局、浙江大学、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苍南县政府领导及县有关部门、各镇乡、街道、开发区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成立了专家组,与会专家在听取规划方案的介绍后,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研究。专家认为为了统筹苍南县域城乡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合理安排城乡居民点和各类设施布局,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人口、空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苍南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组织编制县域总体规划是必要和适时的。规划编制工作符合程序,规划指导思想明确,资料翔实,重点突出,规划内容基本符合有关规定,予以通过。同时在大渔湾围垦、“北群南点、双核四轴”的空间布局结构、人口和用地规模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了更好地衔接苍南县实际情况并广泛听取群众基层意见,我们项目组于2008年7月底至8月初到苍南分片区召开征询意见会,并于有关部门进行衔接。现根据专家意见和片区以及部门衔接,修改完成县域总体规划签定成果,提交省市相关部门审查。苍南县域总规项目组2008.8.16第一部分县域总体规划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了有效解决苍南县资源、环境约束与发展需求的突出矛盾,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促进苍南县域城乡建设,合理安排城乡居民点及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统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苍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以及苍南县城乡建设的实际,编制本规划。第二条规划范围与层次本规划县域总体规划范围为苍南县行政管辖范围的全部,陆地面积为1261.0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80多平方公里。第三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为2006-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远景(2050年)提出初步构想。第四条规划效力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第二章县域发展战略与目标第五条县域发展战略1、区域协调化战略苍南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站在浙东南、闽东北地区进行综合考虑,充分发挥苍南在鳌江流域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苍南与温州、平阳的关系,尤其是龙港与鳌江的关系,打破行政壁垒,打造鳌江流域经济共同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加强温福铁路、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及龙港港、舥艚港、霞关港等港口的区域性交通网络建设,构筑现代化交通格局,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2、空间集约化战略运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机制走集约利用空间的拓展之路。根据用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县域适宜开发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推动人口和产业向适宜开发建设的县域北部集聚,引导西南部山区人口部分向北部转移,防止对风景名胜区与水源地的干扰,保护县域环境,改善县域生态,为县域产业空间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提供转移和扩散空间。同时,合理配置城镇功能,优化城镇布局,盘活闲置土地,优化存量建筑用途,形成适宜的城镇密度,实现城镇空间的集约使用。3、产业集群化战略通过打造黄金海岸线,发展主导产业或行业,大力发展与之配套的企业,并以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为主线,发展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不断增强产业集群区的创新能力,壮大城镇产业。通过发展龙金大道产业拓展整合带、沿104国道产业提升带、沿海及78省道生态产业开发带,大力打造临港产业基地、苍南工业园区等综合性产业园区,培育若干个支柱产业,引导工业进园,实现产业集约发展,同时重点发展与之配套的服务业,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产业。4、生态优先化战略苍南生态空间(农业用地、自然山体、水体等)为县域良好生态环境的营造提供了重要保障,但随着县域快速交通网络的构建,县域内生态空间将承受巨大的发展压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在城市可允许的生态承载容量内进行建设。应建立县域土地建设与保护控制体系,划定建设空间和保护空间的控制界限,从区域整体上改善、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有效避免景观破碎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谋求以人为本与生态优先在县域空间发展上的有机统一。第六条县域发展目标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省委“八八战略”和“两创战略”、市委“三个温州”和县委“六个战略重点、六个强力提升”的战略部署,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又好又快”为发展主题,构筑温州南部和苍南县域中心城市,打造经济高效和分工协作的县域经济,山海联动发展,营造环境友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良性互动的苍南。1、以新型城市化为途径,构筑温州南部和苍南县域中心城市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苍南正处在发展的转型期,应根据其区位与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坚持走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构建温州南部和苍南县域中心城市,带动鳌江流域和苍南县域协同发展。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经济高效和分工协作的苍南积极强化优势产业领域,提升现有产业层次,拓展新兴产业方向,提高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布局合理化,以现代服务业为基础、以特色优势轻工产业为支柱、以效益型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建立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县域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机制;把苍南建设成为浙南闽北区际经贸交流中心、温州轻工产业基地、温州南部地区综合旅游中心、温州南部区域经济中心的实力苍南。3、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手段,营造山海联动和环境友好的苍南在苍南县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以绿色生态为依托、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生态环境的保育为前提,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人与环境友好共存的绿色苍南,将可为之赢得生态环境优良、发展环境优越的竞争性资本与品牌优势。4、以和谐社会为目标,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良性互动的苍南突破城区的行政界限,优势互补,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市场、技术、资金等经济活动要素流动,形成城乡协同区域,双向互补,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城镇和乡村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镇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形成一种城镇和乡村稳定持久的结合,城乡交融发展,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和谐发展。第七条县域发展定位依据苍南的区域优势及发展目标、趋势和潜力,将苍南发展定位为:温州市域南翼城镇群和鳌江流域中心城市以及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浙南闽东北区际经贸物流中心和国内著名的山海型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第三章县域空间发展规划第八条县域人口总规模预测县域人口总规模为预测户籍人口加上外来人口减去外出人口,计算得苍南县域人口总规模2010年为131万人,2020年为140万人。远期加上临港产业基地人口,县域总人口为160万人。第九条县域城市化水平预测规划预测县域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52%,2020年城市化率达到69%。第十条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苍南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为“北聚南优,双核四轴”的区域网络空间结构。北聚:集聚形成苍南北部城镇群,成为温州市域两大城镇群之一,包括龙港(舥艚、芦浦)、灵溪(藻溪、观美)、金乡、钱库、宜山、望里、炎亭;南优:优化苍南中部和南部的点状片区发展格局,包括马站片区和矾山片区等;双核:县域内灵溪中心城区和龙港中心城区,两个中心城区将带领苍南县域以及鳌江流域产业和城镇的发展。灵溪中心城区为苍南县域中心城市的核心,是苍南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带动县域部和中南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也是鳌江流域城镇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港中心城区为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龙港中心城区与灵溪中心城区两城并举、两域奋进,共同带动苍南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远期龙港中心城区与平阳鳌江等城区共同组成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四轴:分为二条主轴和二条次轴。区域大交通城镇发展主轴——以104国道、温福铁路、甬台温高速公路的区域大交通走廊为发展主轴,发展主轴将龙港、灵溪、桥墩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也是苍南对外联系和接受温州、福州等大城市辐射的主要通道;沿海城镇发展主轴——由滨海大道、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环海公路组成,该发展轴有龙港、炎亭、大渔、龙沙、赤溪、马站、霞关等城镇。龙金大道沿线城镇发展次轴——由龙港、宜山、钱库、金乡等城镇组成,是龙港中心城市功能集聚和辐射的主要城镇发展轴;78省道沿线城镇发展次轴——是苍南县域的内陆发展轴,连接着桥墩、观美、南宋、矾山、马站、霞关等城镇。第十一条县域城镇职能结构根据县域城镇现有职能状况,规划确定各城镇职能性质、主导职能、辅助职能和适宜发展主导产业,以利于引导各城镇进行合理的分工,完善区域性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关联产业,合理配置社会服务设施,加强城镇之间的联系。表25城镇职能结构一览表等级名称职能性质主导职能辅助职能适宜发展主导产业中心城市灵溪综合型行政、商贸、金融、工业、交通、文化物流、科教、旅游电子电机、新材料、
本文标题:苍南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50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