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第二章-学前美术相关理论
各国儿童画赏析1.泰国儿童画《我的家》(6岁)2.韩国儿童画赏析狮舞7岁朴贤美《在公园》6岁3.立陶宛大猫和小猫8岁4.德国5.波兰《公主》4岁6.日本《妈妈抱我》《在公共汽车上》5岁7.哥伦比亚《阳光下》5岁8.中国《骑士》6岁《牙痛》油画颜料、油画布7岁9.英国《企鹅》棉花、硬卡纸、透明胶纸、水粉6岁10.古巴《马路上》6岁旧画报纸、水粉11.南非《看鸟如何在飞》7岁炭笔、水粉12.法国13.美国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简介第一节中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一、丰子恺的学前美术思想儿童画酷似中国画“凡是真从儿童的生活感情上出发,真从儿童的手上描绘,具有美术形式的,都是良好的儿童画。”——丰子恺二、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一)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四期:1.涂鸦期(1岁~2岁)涂鸦线条的三种水平:又叫控制线2.象征期(2岁一3岁)普遍性的象征阶段,圆圈可代表物,又可代表人;类别性的象征阶段,以一种图形代表一类事物;个别性的象征阶段,能表现事物的“我”。形象含义易变从简单到复杂、从正面到侧面、从呆板到有生气,并有时间、空间观念,懂得构图,也懂得用画来分辨性别与年龄,还能用语言来解释自己的画。3.定型期(3岁~7岁)。能以绘画技术反映客观现实。4.写实期(7岁以后)(二)对陈一鸣的绘画发展过程作出了概括性总结1.儿童画是一种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良好资料。2.儿童的图画发展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认为,从陈一鸣的绘画发展可以看出儿童图画的发展体现出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感知、绘画技术和生活经验的增加;质:儿童绘画在不同时期所能表现的事物的特征。3.儿童先会画线,后会画圆,然后才会画点。用物理学原理和儿童绘画时的坐姿、画姿来解释儿童为什么先会画线。其次用弧线与圆的联系来解释为什么从画线发展到画圆。大肌肉先于小肌肉发展4.儿童绘画技能的增进落后于他的感知认识。《我长大想当医生》4岁5.儿童图画反映了对他印象最深的客观现实。在儿童的人形画中:A首先出现的是眼睛,其次是嘴巴,再次是鼻子。WHYB脚比手先出现。WHY许多儿童的图画都有这种主次分明的现象,但是儿童的选择是根据他们的主观印象来决定的,因此常有某些东西在逻辑上有很大的意义,但由于儿童认为不重要而被忽略。事实上,这些不重要的小节和根本看不到的东西却占了重要的地位。这就是有时候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儿童的图画十分奇特的原因之一。6.儿童绘画技能与他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是分不开的。陈一鸣从小与自然界接触的机会很多,家里有多种动物和植物。3岁上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经常在园地上种菜、种豆,到附近的名胜去远足。再大一点,陈鹤琴就带他去看电影、看戏和展览会。到十多岁,陈鹤琴还带他到镇江、黄山、普陀等各地游览,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生活经验。为鼓励他画画,陈鹤琴给他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使他的绘画技术得到了提高。(三)陈鹤琴先生的“刺激一反应”说第二节西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一、阿恩海姆的观点儿童画的画是他们看到的,儿童由此进入创作,而不是他们认识到的,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和视觉思维的理论第一,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美术是如何与视知觉和视思维联系在一起的。第二,以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第三,在儿童绘画时,他所面对的是把观察到的事物转化为二维平面的艰巨任务,在画纸上创作出与他所见的物体具等同结构的形象。第四,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有些完形给人的感受是愉悦的,这就是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物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对称、统一、和谐)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了的完形。(三)里德的艺术与教育完全交融的理论1.艺术是适应人的个性的自我定位最有效的手段。2.鼓励和保持儿童的天赋因素长久存在。3.在美术教育中重视想象力的培养4.儿童一直在设法摆脱现实,而要创造一些相当固定且属于个人的东西(四)艾修勒和哈特薇克的观点1.学前儿童的绘画是儿童人格特征的反应2.有些儿童绘画不是自我的反映,而是对外来刺激的描摹3.蜡笔是表达观念的,画架颜料是表达情感的媒介(五)古德伊纳夫和哈里斯的美术是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指标的理论将儿童美术看做帮助确定儿童智力成熟程度的一项指标。《妈妈抱我》(三)学前儿童美术表现能力的研究一、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X光式图画(二)水平—垂直关系的处理(三)多视点构图(四)透视二、动态的表现
本文标题:第二章-学前美术相关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5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