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秋七月己丑,帝亲总六军十馀万,次河桥。高欢引军东度。丙午,帝率南阳王宝炬、清河王亶、广阳王湛、斛斯椿以五千骑宿于瀍西杨王别舍,沙门都维那惠臻负玺持千牛刀以从。有牛百头,尽杀以食.军士。众知帝将出,其夜亡者过半。清河、广阳二王亦逃归。略阳公宇文泰遣都督骆超、李贤和各领数百骑赴。骆超先至。戊申,贤和会帝于崤中。己酉,高欢入洛,遣娄昭及河南尹元子思领左右侍官追帝,请回驾。高昂率劲骑及帝于陕西。帝鞭.马长骛至湖城,饥渴甚,有王思村人以麦饭壶浆献帝,帝甘.之,复一村十年。是岁二月,荧惑入南斗,众星北.流,群鼠浮河向邺。梁武跣而下殿,以禳星变,及闻帝之西,惭曰:“虏亦应天乎?”帝至稠桑,潼关大都督毛洪宾迎献食。八月,宇文泰遣大都督赵贵、梁御甲骑二千来赴,乃奉迎。帝过河谓御曰:“此水东流而朕西上,若得重谒洛阳庙,是卿等功也。”帝及左右皆流涕。宇文泰迎帝于东阳,帝劳之,将士皆呼万岁。遂入长安,以雍州公廨为宫,大赦。甲寅,高欢推司徒、清河王亶为大司马,承制总万机,居尚书省。欢追车驾至潼关。九月己酉,欢东还洛阳。帝亲督众攻潼关,斩其行台薛长瑜,又克华州。(选自《北史》,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杀以食.军士食:吃B.帝鞭.马长骛至湖城鞭:用鞭子抽打C.帝甘.之,复一村十年甘:感到甜美D.荧惑入南斗,众星北.流北:向北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四个加点实词皆有活用现象。A项,2根据上文的内容,杀了牛,吃的当然是牛,而不可能是现代汉语理解的“食(吃)军士”,显然“食”是“让(军士)吃”的意思,故此处为动词的使动用法。该项解释不正确。B项中“骛”字,让我们想到“好高骛(追求)远”,这个“骛”就是“追”的意思。这马怎么样才会跑,才会追呢?只有“用鞭子抽打”马时,马才会跑。故此处“鞭”是名词活用为动词。C项,根据上文可知,皇帝是在饥渴时吃了东西,所以会觉得食物甘甜。因此,这个“甘”是“感觉……甜美”的意思。“甘”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D项,上文讲荧惑星进入南斗星座,下文讲众星“向北”移动。“众星北流”中,“流”是动词,做谓词,“北”是方位名词,在谓语前,做状语,译为“向北”。(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水东流而朕西上,若得重谒洛阳庙,是卿等功也。这黄河水向东流而我却向西而上,如果能再次拜谒洛阳的太庙,这是你们这些人的功劳啊。名师点睛1.掌握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即(定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记住每个句子成分一般由什么词来充当:定语,一般由形容词、名词来充当;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状语,一般由副词等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例如上题第(1)题中的“众星北流”,主语是“众星”,由名词充当,没有活用。“流”,动词做谓语,没有活用。但是“北”是方位名词,却做了“流”的状语,这就与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相悖了。故应该在“北”前加一个“向”字,翻译成“向北”,即2.掌握现代汉语的搭配规律。(1)句中一定要有谓语。如上题第(1)题,“帝鞭马长骛至湖城”中,“帝鞭马”实际上是个短句,少了一个谓语,所以“鞭”应该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抽打”。这就符合了“句中一定要有谓语”的原则。(2)名词放在谓语前做状语。如上题第(2)题中,有“此水东流”句,其中“东”字是方位名词,位于谓语“流”之前,做“流”的状语,所以译为“向东”。这就符合了“名词放在谓语前做状语”的原则。(3)名3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有时是介词结构做补语)。我们以前在课文中学过的“刑于寡妻”中,“刑”是名词,是“榜样”的意思,但是由于后面接了一个由“于”引导的介词结构,所以活用为动词,译为“做榜样”,这就符合了“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的原则。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潘乐,字相贵,广宁石门人也。本广宗大族,魏世分镇北边,因家焉。父永,有技艺,袭爵广宗男。乐初生,有一雀止其母左肩,占者咸言富贵之征,因名相贵,后始为字。及长,宽厚有胆略。初归葛荣,授京兆王,时年十九。荣败,随尔朱荣,为别将讨元颢,以功封敷城县男。齐神武出牧晋州,引乐为镇城都将。从破尔朱兆于广阿,进爵广宗县伯。累以军功拜东雍州刺史。神武尝议欲废州,乐以东雍地带山河,境连胡、蜀,形胜之会,不可弃也。遂如故。后破周师于河阴,议欲追之,令追者在西,不愿者东,唯乐与刘丰居西。神武善之,以众议不同而止。改封金门郡公。文宣嗣事,镇河阳,破西将杨檦等。时帝以怀州刺史平鉴等所筑城深入敌境,欲弃之。乐以轵关要害,必须防固,乃更修理,增置兵将,而还镇河阳。拜司空。齐受禅,乐进玺绶。进封河东郡王,迁司徒。周文东至崤、陕,遣其行台侯莫陈崇自齐子岭趣轵关,仪同杨檦从鼓钟道出建州,陷孤公戍。诏乐总大众御之。乐昼夜兼行,至长子,遣仪同韩永兴从建州西趣崇,崇遂遁。又为南道大都督,讨侯景。乐发石鳖,南度百馀里,至梁泾州。泾州旧在石梁,侯景改为怀州,乐获其地,仍立泾州。又克安州。除瀛州刺史,仍略淮、汉。天保六年,薨于悬瓠。赠假黄钺,太师、大司马、尚书令。(选自《北齐书·潘乐传》,有删改)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乐昼夜兼行,至长子,遣仪同韩永兴从建州西趣崇,崇遂遁。潘乐日夜兼程,来到了长子这个地方,派遣仪同韩永兴从建州向西进攻侯莫陈崇,侯莫陈崇于是逃跑了。技巧点拨41.辨别通假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带入语境法。某个字,如果根据上下文能够解释得通,完全没有矛盾或牵强之处,就不存在通假问题。反之,则可能通假。比如上题中的“趣”,所处语境是打仗,生死存亡之际,哪有什么“趣味”,这就应该考虑这个字是不是存在通假。2.参考字形,定通“谁”。已经知道用了通假,那通哪个字呢?通假字和本字,像是孪生兄弟的关系,相像才能“通假”。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明日徐公来,孰视之”,3.参考读音,找寻本字。借字与本字是同音替代关系,即使两个字不完全同音,读音也是非常相近的(同声母或同韵母)。如上题中的“趣”,与“趋”形体相近,读音相近,同4.从词语搭配入手,寻找本字。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节闵皇帝讳恭,字修业,广陵惠王羽之子也。母曰王氏。帝少有志度,事祖母、嫡母以孝闻。正始中,袭爵。位给事黄门侍郎。帝以元叉擅权,托称瘖病,绝言垂一纪。居于龙花佛寺,无所交通..。永安末,有白庄帝,言帝不语,将有异图。人间游声,又云常有天子气。帝惧祸,遂逃匿上洛。寻见追蹑,送京师,拘禁多日,以无状..获免。及庄帝崩,尔朱世隆等以元晔疏远,又非人望所推;以帝有过人之量,将谋废立。恐实不语,乃令帝所亲申意,兼迫胁。帝曰:“天何言哉。”世隆等大悦。及元晔至邙南,世隆等奉帝东郭外,行禅让礼。太尉尔朱度律奉路车,进玺绂。服衮冕,百官侍卫..,入自建春、云龙门。普泰元年春二月己巳,皇帝即位于太极前殿,群臣拜贺。礼毕,遂登阊阖门大赦。以魏为大魏,改建明二年为普泰元年。罢税市及税盐之官。庚午,诏曰:“自秦之末,竞为皇帝,忘负乘之深殃,垂贪鄙于万叶。予今称帝,巳为褒矣!可普告令知。”二年春闰三月,高欢败尔朱天光等于韩陵。夏四月辛巳,高欢与废帝至芒山,使魏兰根慰喻洛邑,且观帝之为人。兰根忌帝雅德,还致毁谤..,竟从崔陵议,废帝于崇训佛寺,而立平阳王修,是为孝武帝。帝既失位,乃赋诗曰:“朱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玩,颠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换。时运正如此,唯有修真观。”五月丙申,帝遇弑,殂于门下外省,时年三十五。孝武帝诏百司赴会,葬用王礼,加九旒、銮辂、黄屋、左纛,班剑百二十人。后西魏追谥节闵皇帝。(选自《北史·魏本纪第五》,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A.居于龙花佛寺,无所交通..交通:交往B.拘禁多日,以无状..获免无状:没有礼貌C.服衮冕,百官侍卫..侍卫:侍从护卫D.兰根忌帝雅德,还致毁谤..毁谤:以言语攻击嘲讽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主要涉及古今异义词的理解。A项,可用语境推断法。在《孔雀东南飞》中,有“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的句子,其中“交通”是“交错相通”的意思。但A项用“交错相通”是解释不了的。从上文可知,节闵皇帝因为元叉专权,假装有哑病,不说话,避祸龙花佛寺,不和人来往,所以“交通”在这里指“交往”。该项解释正确。B项,前文语境是节闵皇帝被关起来,但是后文写他被免了罪。如果“无状”是“没有礼貌”的意思,那他就不可能被放出来了。故“无状”应该是“没有证据”的意思。该项解释错误。C项,“侍卫”今义是一种官名。“百官侍卫”一句中没有谓语,但是根据语法规则,句子中是要有谓语的。所以该句应该是由“侍从”“护卫”两个词充当谓语。该项解释正确。D项,上文讲兰根忌妒皇帝“雅德”,所以“毁谤”;下文讲废了皇帝,因此“毁谤”是“以言语攻击嘲讽”的意思,其中“毁”就是诽谤,“谤”是指恶意攻击别人。该项解释正确。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晋国骊姬之乱《左传》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姬谓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公田,姬寘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大子!”大子奔新城。公杀其傅杜原款。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6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左传·僖公四年》)初,晋侯使士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慼,忧必雠焉。无戎而城,雠必保焉。’寇雠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雠之保,不忠。失忠与敬,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及难,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袪。遂出奔翟。(《左传·僖公五年》)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郤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梁近秦而幸焉。”乃之梁。(《左传·僖公六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祭之地,地坟.坟:像坟一样隆起B.被.此名也以出被:遭受,蒙受C.君其修德而固.宗子固:巩固D.夷吾不能守,盟.而行盟:在结盟时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砥柱郦道元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山在虢城东北,大阳城东也。《搜神记》称:“齐景公渡于江沈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亦或作“江沅”字者也。若因地而为名,则宜在蜀及长沙。案《春秋》,此二土并景公之所不至,古冶子亦无因而骋其勇矣。刘向叙《晏子春秋》,称古冶子曰:“吾尝济于河,鼋衔左骖,7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从而杀之,视之乃鼋也。不言江沅矣。”河伯本非江神,又河可知也。河之右侧,崤水注之。水出河南盘崤山,西北流,水上有梁,俗谓之鸭桥也。历涧东北流,与石崤水合。水出石崤山。山有二陵: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北陵,文王所避风雨矣。言山径委深,峰阜交荫,故可以避风雨也。秦将袭郑,蹇叔致谏而公辞焉。蹇叔哭子曰:“吾见其出,不见其入。晋人御师必于崤矣,余收尔骨焉。”孟明果覆秦师于此。……河水翼岸夹山,巍
本文标题: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09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含解析2017090516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7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