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宣贯学习资料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简介2017年8月3日·北京2目录一简介1编制依据2适用范围3特点4规范修编的主要内容5新规范(2016)与原规范(2002)总体的比较6对取消原“综合效能的测试与调整”章节的说明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制性条文1强制性条文的含义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强制性条文3与原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比较三对2016规范章节及部分条文的说明(省略,不再讲)1前言2术语3基本规定4风管与配件5风管部件6风管系统安装7风机及空气处理设备安装8空调用冷热源与辅助设备安装39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10防腐与绝热11系统调试12竣工验收13附录A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用表14附录B抽样检验15附录C风管耐压强度及严密性测试(风管系统漏风量测试方法及取消漏光检测)16附录D洁净室(区域)工程测试17附录E通风空调系统运行基本参数测试四分项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批记录表填写示范说明4一、修订简介直接到三章强制性条文1修编依据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完成了对《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以下简称原规范)的全面修订。原规范从颁布执行至今有十余年,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通风与空调工程建设与施工质量验收的需要。具体理由如下:其一,原规范标龄十五年,符合国家对工程建设标准管理的规定,即标准施行五年及以上时应进行认证复审或予以修订。其二,自原规范执行十多年来建筑空调工程有众多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与新工艺得到开发与应用,如多联机组、蓄能技术、地源热泵、室内环境的空气品质、低碳、节能等方面新工程技术的推广使用,使原规范无法全面覆盖,需要通过考证予以增补。其三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的步骤对本专业规范继续施行工程施工与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实施两项分离,强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目的是保障工程质量。本规范修改还涉及新GT50300-2013的修订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与整体建筑质量验收管理等的诸多方面原因,如,故属于全面的修订。规范修订的宗旨是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为前提,强化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规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实现将合格质量工程交付业主使用的目标。(重复,可省略)2适用范围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建筑工程的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对于应用于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的冷热源设备及水系统、洁净工程的空气净化设备及自动控制系统皆属于本工程范畴。通风工程指的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送风系统、排风系统、除尘系统以及防排烟系统等工程,空调工程指的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舒适性空调系统、工业的恒温恒湿系统以及空气洁净室的空气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工程等。不适用于特殊的高温、高压和热电设备本体保护用的气体冷却循环等系统。如高炉热风、高炉烟气与核电站反应器内循环的气体冷却系统等。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特点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特点是涉及面广、专业工程技术多,并需要将不同的系统功能结合成一个整体。因此,进行工程验收时不能单纯参照单项专业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规范结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特点,对子分部工程与分项工程在原规范的基础上按能独立运行与功能验收的原则作出了划分,并添加了新子分部,具有全面、正确、合理、层次分明的特点。本分部工程的验收分项已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相协调一致。规范规定了抽样检验程序、调整了风管系统压力类别划分和金属风管板材厚度、提高了风管系统严密性验收指标,技术内容全面、先进,可操作性强,具有技术创新性。符合我国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规范将一些节能、减排的新技术纳入,可以促进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内在质量,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规范首次采用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符合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具有可操作性。由5于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首次采用,会有一个相对的适应期,还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和完善。规范作为指导我国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通用性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并对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起到指导作用。国家标准为实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最低标准,其他地方、行业与企业验收标准的制定,不得低于国家标准。下级标准可以根据当地、本企业在某些方面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标准,适用该地或该企业验收标准,以保障工程质量。本规范编写的总体结构执行建设部的指令,按照《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执行建筑工程强制性标准,必须明确规定强制性条文等的原则;正确划分子分部和分项工程,做好与相邻规范的协调,如统一标准、建筑给、排水,工业管道、绝热施工等的标准、规范;将工程施工之中先进、成熟的新材料、新工艺吸收到规范中来,尽可能采纳国际标准。○1本规范按照建设部关于加强贯彻执行“建筑法”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规,配合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指直接涉及工程质量、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在新世纪里有一个新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系列标准的精神,以统一房屋工程质量的验收方法、顺序和质量指标。本规范是系列标准中的一个组成内容之一;○2贯彻国家建筑法规和建设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精神和建设部关于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编写的有关规定、遵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和过程控制”十六字方针,使本规范与建筑执法要求相一致。○3按分项工程与子分部工程相结合的编排方式,具有层次分明,简洁明了。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与土建结构等工程的情况有所不同,它的子分部工程是以能构成独立功能的系统来划分的,并与暖通设计规范及工程实际情况协调一致。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的子分部工程往往存在相同的分项工程。如果按土建工程规范相同的编排方法,按子分部工程进行编排,将会使一些分项工程的内容将被重复叙述。就是采用参照或引用的办法,也会因为工艺要求有所不同,验收分项必须加以说明,而变得繁琐不堪。因此,本规范采用了按分项工程与子分部工程相结合的编排方法,具有层次分明,简洁明了的特点。在分项工程的章节中,对所要叙述的内容可以进行统一说明,同时,对不同子分部的使用规定也可以另外标明。这样,就较好地满足了规范编写所要求的条理性、简洁性的要求。○4本规范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描述,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规定”、“主控项目”与“一般项目”,具有主次分明和较高的可操作性。这样的安排使规范执行时,一目了然,并根据对工程总体质量影响的力度,划分主控项目与一般项目,对于其中的条文分别规定了检查的数量和方法。为了使在工程的验收过程中的操作,更为简捷、方便,按照GB50300-2013的表式把本工程的检查表格已经全部列出,便于使用。○5遵行规范修编的原则:本规范编写的总体结构执行建设部的指令,按照《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13的规定;执行建筑工程强制性标准,明确规定强制性条文等的原则;正确划分子分部和分项工程,做好与相邻规范的协调,如统一标准、建筑给、排水,工业管道、绝热施工等的标准规范;将工程施工之中先进、成熟的新材料、新工艺吸收到规范中来,尽可能采纳国际标准。4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6本部分内容与修编过程章节中的内容相同,故在宣讲时省略,直接进入强制性条文。4.1对原验收子分部工程划分进行了调整和补充作为建筑工程中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原来划分为七个子分部工程,在验收操作过程中有缺项,如制冷与空调水系统的子分部工程包含的内容太多,很难按系统功能进行验收,因此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在建设工程中子分部工程应该是一个与其他功能分部有联系又体现独立功能,无论从施工质量验收,系统运行等均可单独进行验证的工程系统。我们按此原则对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子分部工程进行了重新划分和补充,共计为20个子分部,涉及风系统9个,水系统6个,制冷系统4,自控1个。本次子分部工程划分,分项工程的构成均已与新国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进行了沟通。由于GB50300-2013已经颁布,故对检验验收批等表式进行了改动和完善。4.2对有关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探索采用新抽样检验方法本验收规范对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能否摆脱老的、不完全符合科学逻辑的抽检方法,如规定5%、10%、20%的经验抽样方法进行了探讨。为此,修编组对国标《计数抽样检验程序》GB/T2828.1~11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和借鉴。根据《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0部分:GB/T2828.10计数抽样检验系列导则中引言明确说明GB/T2828.4程序是为了在正规的、系统的评审或审核中所需做的抽样检验而开发出来的,适用于对较大总体的抽样检验,GB/T2828.11适用于对小总体的抽样检验。通过学习,结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特性,我们决定采纳GB/T2828第11部分“小总体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来规范我们工程的质量验收,使之符合科学、先进的数理统计原理,保证验收的质量水平。将此标准引入到我们规范的质量验收之中,实现科学化的验收。我们也对新版的GB50300推荐的方法,进行了斟酌,它们主要依据《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排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并考虑更广的适用范围。因为我们通风与空调工程与标准的特性有差异,故选择了现标准。在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抽样检验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是第一次,是一个重大突破,具有开创性。4.3对有关风管类别的划分进行了调整风管类别的划分,原规范定为低、中、高三个等级,且只规定了正压的限值,见表2-1,即原规范风管系统类别划分表4.1.5。根据工程执行的情况和国家节能、减排方针的深入,提高通风管道的严密性能,严格控制漏风量可以有较大的节能效果。因此,本次修编对风管类别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将原低压风管划分为微压与低压两类,并强调了低压风管的严密性检查不再允许采用漏光法进行检验判断风管严密性能合格的依据,强化了低压风管严密性的控制力度。其次,风管类别本次修编补充了负压的规定,比原规范更细化,容易操作,详见表2-2,即新规范风管类别表4.1.5。对于各类风管的负压和高压风管的最高压也作出了限定,也就是不再开口,使规范对风管类别规定更加严密。三是有关风管强度试验,原规范统一规定在1.5倍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为合格,相对比较粗陋。新规范条文对上述的风管强度试验作出修改,有了更明确的规定。风管强度试验应在试验压力下,5min及以上无破坏性损伤为合格。试验压力对于低压系统风管为1.5倍工作压力;中压系统风管为1.2倍工作压力,且不低于750Pa;高压系统风管为1.2倍工作压力。对于高压风管运行的波动压力控制在20%,我们认为较合理。在对高压风管进行耐压强度破坏性试验时也证明了此点。负压风管同样执行强度试验规定,只是压力反向升值而矣。风管类别划分的差异详见7表2-1和表2-2。表2-1原规范表4.1.5风管系统类别划分系统类别系统工作压力P(Pa)密封要求低压系统P≤500接缝和接管连接处严密中压系统500<P≤1500接缝和接管连接处增加密封措施高压系统P>1500所有的拼接缝和接管连接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表2-2新规范表4.1.5风管类别类别风管系统工作压力P(Pa)密封要求管内正压管内负压微压P≤125-125≤P接缝及接管连接处严密低压125<P≤500-500≤P<-125接缝及接管连接处应严密,密封面宜设在风管的正压侧中压500<P≤1500-1000≤P<-500接缝及接管连接处增加密封措施高压1500<P≤2500-2000≤P<-1000所有的拼接缝及接管连接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4.4对有关钢板风管板材厚度进行了部分调整对于金属风管板材的厚度,根据工程施工钢板风管所发生的实际状况,结合风管类别和形状对原规范
本文标题:《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宣贯学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9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