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及原因
中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及原因1、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较高,但管理的自觉性和计划性不够初中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较高,时间管理的意向较为强烈。由于时间紧迫感不强,自己存在做事拖沓、无计划性、盲目行动、不讲效率的现象也有的学生坦言,由于老师、家长具有支配自己时间的强烈惯性,因而形成了被动接受时间安排的惰性还有的学生坦言,自己虽然懂得管理时间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和毅力,管理时间时会经常产生自责和焦虑的情绪。综合以上因素,笔者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较高,但管理的自觉性和计划性不够是初中生时间管理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2、可控时间与不可控时间结构不够合理其一,周一至周五不可控时间比重过大,内容较为单调。学习日里,每天的不可控时间太多,希望有关部门和学校引起重视,尽量减轻学习任务,减少不可控时间的量。由此可知,初中学生学习时间过多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出台了相应的办法和措施,但是,搞题海战术和填鸭式教学,过度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随意剥夺学生时间控制权等的应试教育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在不可控时间内,自己不能根据兴趣、爱好和能力去选择学习的内容、节奏和形式,更不能选择自己喜爱的课外、校外活动。时间一长,这种来自各方的不可控时间内的强制性学习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其二,双休日可控时间占有量较多,内容也较为多样,但利用情况不容乐观。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本人选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从中归纳出了四种主要的问题类型一是消极型。许多学生认为平时学习太累,双休日就应该尽可能地玩和休息。这类学生主要进行了看电视、上网之类的消极活动,目的是摆脱单调、消磨时间。二是盲目型。这类学生很想休息、娱乐,但苦于不知道什么样的活动适合自己,什么样的活动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呈现一种“时时都很忙,却不知道忙什么”的状态,或者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单调重复。三是封闭型。这类学生虽然有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的强烈愿望,但是鉴于各种原因,只停留在“想”的层面,没有勇气和能力走出限制。四是过于用功型,也可以称之为“书呆子”型。这类学生或出于自己的意愿,或出于家长的要求,在双休日也埋头于“书山题海”,可控时间对他来说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这类学生以毕业班居多。3、时间管理呈现性别差异,男女生有各自的突出问题综上,男、女学生在时间占有量上并无明显差异,说明了学校、家庭在男女性别对待上是平等的,没有传统上的重男轻女现象。但是,在实际时间利用方面,男生比女生花了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和体育运动上,特别是上网,男生比女生多出太多,这说明男生比女生对网络表现出更多的兴趣,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个十分严峻的现象,就是中学生网瘾患者中男生居多确实已经成为了一大社会顽疾。同样,女生往往不爱参加体育运动,这对青春期身体成长很不利,而且,女生比较爱上街购物,这虽然有助于了解社会,但是要适可而止,而且要注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审美观和价值观。4、时间管理教育欠缺,教育方法和手段等相对滞后进一步研究得知,这种教育在形式上主要是以思想教育的说教为主,在内容上偏重于时间的意义和价值理论,在方法和手段上也没有十分地有效,实际上没有让学生真正学会掌握运筹时间的方法和技能。这些问题,可以从学校和家庭两个主要范围来看在学校范围内,大部分教育活动具有规定性和制度性,学生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没有进行时间管理的实践载体。同时,学校教予的大多是时间管理价值观和模糊的时间管理行为,而不是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学生个体需要的时间管理技能性的内容,双方形成的是一种“教”与“被教”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强迫性,因此学生也就没有对时间进行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家庭范围内,现在家长都很溺爱孩子,导致学生的生活内容非常单调,其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家里的事情基本上由父母包办。虽然大多数父母也经常对孩子进行时间管理教育,但仅仅停留在“说教”层面,而且有些父母不以身作则,自己就是浪费时间的“实践者”,无法让孩子切身体验到管理时间并合理优化利用时间的成就感和快乐感。所以说,目前在学校和家庭,学生接受时间管理指导和教育的现实途径与理想途径存在很大差距,时间管理教育方法、手段滞后于学生的需求,是初中生时间管理存在的又一个主要问题。中学生时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1、没有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洛克说“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永恒,更加简便。”弗兰西斯·培根指出“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按照前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观点,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并强化成为一种“动力定型”的结果,且具有以下性质:习惯不是本能,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有特定的对象,比较稳定的一种内在结构。因此,习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个人要有效地管理时间,就必须具有这方面的动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中日韩三国首都小学生生活习惯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北京小学生放学后和休息日的活动以学习为主,约占到七成,远多于东京和首尔小学生。该中心少年儿章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认为这与我国的社会文化对孩子的自我期待和角色意识的深刻影响有密切的关系,即大多数中国学生从小就想成为“学习好”的孩子,甚至在选择朋友上也表现出倾向于学习好的人。这种“学习重要”的意识,导致了“学习行为”的出现,而这种“学习行为”日积月累的重复出现,最终就形成了“学习习惯”。以上研究结果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学生在可控时间与不可控时间内活动的单一性与单调性,与从小学时开始形成的学习行为和生活行为有密切关系,这些行为经过无数次的重复,逐渐成为初中学生生活中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具有巴甫洛夫指出的所有特征,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是,有了“学习习惯”并不等于具有“时间管理习惯”因为学习的习惯与时间管理的习惯还不是一回事。前者只是一种行为的倾向性,其产生的结果还是未知数,而只有后者,才能对前者进行行为、技术上的操控,才能保证前者的顺利实施,才具备统领各种行为习惯的总动力。初中生不是缺乏学习习惯,也不是时间管理倾向不强,而是缺乏时间管理的习惯,没有将时间作为生活学习的首要因素,也没有将时间安排作为安排一切事情的前提。2、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影响了时间利用的效率在访谈中绝大多数学生承认自己平时做事不积极也不主动,且在他们家长和老师那儿笔者也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因此可以说,学生做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是导致学生学习效能低下、学业压力增大、学习心理负担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学生时间管理最大的绊脚石。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一是依赖惯性。初中生是刚过儿童阶段的孩子,现在又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处于一种“唯我独尊”的家庭环境中,大小事情由大人包办代替,有一种很强的依赖惯性,遇事哪怕是学习上的事也总想拖到最后做。二是畏难情绪。初中生年纪小,心理还不成熟,各方面能力比较欠缺,常会害怕困难、害怕失败,做起事来非常消极。三是易变心理。心神不定、东想西想,做事心猿意马、朝三暮四,是初中生的一个重要特点,这种易变的心理也极易造成做事拖拉。四是被迫心态。如前所述,初中生常对自己所做的事包括学习不感兴趣,总认为自己是被迫而为之,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较强的逆反情绪,做事被动。所以,做事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极大地影响了初中生的时间利用效率,给时间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作用。3、时间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欠缺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弟子曾子在《论语》中说“吾日三省乎吾身”。这个堪称最早的时间管理理论告诉人们,人一天中要多次反省自己,才能很快地进步。彼得·德鲁克指出“一年之计,从时间管理做起”①。德鲁克之所要把时间管理放在管理者卓有成效的第一要务,因为时间管理能力是管理者的首要素质。时间管理能力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对时间进行计划、安排、控制、分配、使用、反馈等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能力。②具体体现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和时间效能三个方面。调查表明,有超过的学生对可控时间、不可控时间管理现状持很不满意、不太满意和不好说的态度。在访谈中,许多老师总抱怨,有的学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考试不能按时交卷,上课总是迟到,一天到晚匆匆忙忙却徒劳无功,等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这些学生对自己的管理时间能力和时间管理的有效性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虽然对时间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态度和观念还不稳定,时间管理的策略和能力还很缺乏。换言之,他们虽能开始着手对时间利用进行设计和安排,但实际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层次还很低下,虽能确立一定的目标,但控制、分配、驾驭以及反馈时间的行为能力还很不够,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结果不如预期的好。4、缺乏较强的自我时间管理白律能力科学有效的时间管理除了要学习掌握许多管理技能外,自身内在的素质也不可或缺,如个人的意志品质等。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这样的情况刚开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热情十足,但时间一长,劲头越来越小,甚至半途而废。居里夫人说“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没有意志力,再好的管理方案都是一纸空文,再先进的管理方法都难以运用。因为意志力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这种品质在时间管理方面就体现在是否具有很强的自律能力。统计显示,学生表示自己意志力不够,毅力欠缺。有些学生表示,他们能够认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还为自己设置了具体的学习、生活等的目标和计划,而且也能够察觉到自己是否有效地利用了时间,但是他们头脑的想法与实际行动存在很大差距,制定的计划总是不能坚持下去,明明知道不应该拖延却难以自制,他们常常产生焦虑、矛盾和自责的情绪。学生意志力欠缺的原因有很多,但与本人是否有明确的目标、能否立即行动、能否投入感情有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这些问题的总根源就在于缺乏意志力,自律能力不够,导致自我时间管理的策略计划没能很好地实施。5、电视、网络等消耗了学生大量的时间网络、电视的沉迷,导致学生将大量时间用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甚至浏览不健康信息上,或是整天沉迷于肥皂剧、脱口秀和追星节目上,慢慢地就丧失了时间感,习惯将大量的时间白白浪费掉。其二,容易使学生产生媒介依赖性,丧失时间管理能力。马克思认为闲暇活动主要有娱乐消遣型和发展型两类,它们对于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和满足生活的需要各有其功能,体应根据不同需要保持动态的平衡。但是,学生过多地把时间用于电视、网络的娱乐消遣活动,这种“娱乐之上”、“娱乐为王”的倾向和行为导致了两类活动的结构严重失衡,从而阻碍了发展型活动的空间拓展,最终导致了行为能力的缺失,使之变得越来越不能管理、控制自己的时间,从而也不能管理自我、控制自我。
本文标题:中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及原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9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