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宁夏十三五全域旅游规划
1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十二五”是旅游业全面释放综合功能、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发挥更重要作用的关键时期。全区旅游业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造西部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力释放“向西开放、旅游先行”的先导作用,持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逐渐实现由单一产品向多元产品、小旅游向大旅游、自我发展向联合发展、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拓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拉动内需、带动就业、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业已成为宁夏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旅游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区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连续五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1年至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由1169万人次增加到1839万人次(见图1),增长了57%;旅游总收入由84亿元增加到161亿元(见图2),增长了92%,翻了将近一番;接待境外游客翻了两番,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预期发展目标,发展速度明显优于其他产业。全区旅游总收入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由4.1%提升到5.6%,有力地支撑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2图1-12011—2015年宁夏旅游总人次及增长率图1-22011—2015年宁夏旅游总收入及增长率(二)旅游行业规模不断攀升“十二五”期间,编制完成了《宁夏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规划》、《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旅游规划》等统3筹全区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规划,突出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一体化、市场营销一体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构建了“以自治区旅游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市级旅游发展规划为基础,以旅游区(点)详细规划为重点”的旅游规划框架。旅游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各要素发展迅速,为旅游业成为全区重要支柱产业奠定了坚实的要素基础。全区旅游投资从22.7亿元增长到93.8亿元,同比增长32.8%。截止2015年,全区A级景区总数达到56家,其中5A级4家,4A级16家;旅行社118家,其中出境组团社24家;星级饭店102家,星级农家乐205家。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超过5万人,间接从业人数超过25万人。(三)旅游产业地位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召开了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出台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定》(宁党发〔2012〕3号)等一批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利好政策措施,成立了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从自治区层面协调推动旅游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各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广泛支持旅游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树立了“一切资源皆为旅游资源、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发展理念,逐步形成了大旅游大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四)旅游要素建设更加完善“十二五”期间,全区旅游交通便捷性进一步提高。银川至全国省会城市航班全部实现通航,银川被批准成为继西安、乌鲁木齐之后西北第三个落地签证口岸,与环渤海、长三角等4主要客源地和重点旅游城市航班加密。银川开通至华东、华南沿海部分城市直达火车,“丝路驿站”系列品牌列车开行,景区与国、省、县道互连互通全面改善。全区安排建设旅游集散中心、重点景区、自驾车营地、星级农家乐、泾河源旅游小镇、三沙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长廊等30余项重大旅游项目,积极打造回乡文化、塞上江南、大漠极地、西夏文化、丝路古韵、重走长征路、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长廊等旅游产品。建成兵沟、哈巴湖等全国自驾游示范营地。支持重点企业成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加快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建设“宁夏礼物”店,一批民间艺术绝活、纺织工艺、刺绣工艺、剪纸工艺、皮影戏、西夏文书法艺术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产业,南好枸杞脆果系列、绒典山羊绒披肩、伊兰莊回族特色饰品系列等荣获首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积极实施文化落地项目,《月上贺兰》、《回乡婚礼》、《西夏之恋》、《多彩吴忠》等独具宁夏文化特色的优秀剧目在沙湖、沙坡头、中华回乡文化园等重点景区演出。(五)旅游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区深入贯彻实施《旅游法》,制定实施了《宁夏旅游汽车资质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自治区星级餐馆评定与划分标准》、《导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农家乐旅游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等多个地方标准,中卫市、石嘴山市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旅游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制定《宁夏旅游厕所管理办法》、《宁夏旅游安全管理办法》、《宁夏旅游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5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旅游市场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国率先开展旅游“厕所革命”,持续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月”、“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月”活动,健全旅游执法队伍,加强导游等从业人员和旅游企业的诚信监管,对超范围经营、欺诈游客、强迫消费及旅行社挂靠承包、零负团费、黑车黑导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管,极大增强旅游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了宁夏旅游市场的服务水平。(六)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期间,全区旅游业按照“巩固传统市场、培育新兴市场、开拓境外市场”的促销方针,利用央视、香港卫视中文台等主流媒体和北京、香港、台湾机场、地铁站、公交车体、站亭等优势资源,采取“走出去”促销推介和“请进来”踩线采风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力量,集中优势,主打“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旅游品牌,加强客源市场对宁夏旅游产品的认知度和感知力。成功举办2013世界穆斯林旅行商大会、第七届海峡两岸旅游圆桌会议、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旅行商大会、丝绸之路·中国宁夏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数字旅游、影视植入等新技术、新手段,形成多渠道、高密度的叠加效应,实现营销网络的全覆盖,宁夏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断跃升。宁夏被《纽约时报》评为全球必去的46个旅游目的地之一,沙湖景区荣获“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等殊荣,沙坡头景区荣获第十九届亚洲旅游金旅奖,湖南卫视在沙坡头景区拍摄的《爸爸去哪儿》节目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6(七)旅游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十二五”期间,全区智慧旅游建设以旅游电子认证、流量监测、移动互联网、监测预警等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构建了“一个中心、三大体系”的建设体系,初步实现了旅游管理、营销、服务、体验的智慧化。景区游客流量监测系统、电子票务分销系统和电子认证系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其中,旅游景区游客流量动态监测与服务系统被国家旅游局列为5个“全国重点旅游景区游客流量动态监测”试点之一。(八)旅游改革创新持续深入“十二五”期间,全区旅游业改革创新突破,自治区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不断强化旅游综合协调、综合治理;各市和重点县区旅游部门强化旅游职能,部分市县实现旅游部门单设。陆续将行政许可事项下放,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调整和优化全区旅游资源配置,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组建宁夏旅游投资集团公司,努力打造“旅游企业航母”,促进宁夏旅游业实现从资源特色地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跨越。重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培训力度,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和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省区开展各类培训40余班次、8865人次。宁夏旅游学校成为全区旅游基础人才建设的摇篮,共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2546人,就业率达到100%。二、“十二五”旅游业发展问题(一)发展格局不平衡,空间有待优化我区旅游发展总体呈现西强东弱、北重南轻的格局,如何7突出各地特色,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各市旅游产业均衡发展,成为“十三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急需突破的课题。(二)产品类型单一,产业要素不完善我区旅游观光型旅游产品占主导地位,体验型、度假型产品相对缺乏,产品类型单一;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档次较低,缺乏特色,产业要素不完善,导致无法有效延长来宁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三)新兴业态缺乏,发展活力不足我区旅游新业态发育不足、活力有待凸显,与交通、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农业、工业、教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有待加快,与相关产业的资源性、生产性与服务性融合有待加强,旅游新业态产品亟待丰富,产业附加值与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四)龙头企业较少,市场引领能力弱我区旅游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集约化程度较低,资源整合力度小,缺乏发展活力和整体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主体的培育,打造龙头企业,引领旅游业走市场化发展道路。(五)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我区铁路路网基础薄弱、对外通道少、线路标准低,与全国高铁和快速客运通道网络未能衔接。游客集散体系不完善,旅游休闲服务设施缺乏,旅游公共服务亟待提升。三、“十三五”全域旅游发展机遇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8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发展全域旅游,是推动宁夏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国民经济步入“新常态”为旅游提供跨越发展机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在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将在稳增长、调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地处内陆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我区正处在扩大开放、经济转型升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发展旅游必将为宁夏提供全新的经济基础、改革机遇和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旅游发展提供转型升级机遇我区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土地、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绿色低碳的旅游产业倾斜,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更加高效,这都将为打造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开发旅游产品和发展市场主体带来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机遇。旅游增加供给总量、提高供给质量、调整供给结构、补充公共供给,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方向。(三)“一带一路”战略为旅游发展提供开放合作机遇9我区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必经之地。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赋予宁夏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的新使命,将进一步释放对内对外开放优势,促进我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旅游交流与合作,对于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为旅游发展提供先行先试机遇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我国内陆地区首个也是唯一覆盖整个省级区域的试验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规划》明确提出打造特色鲜明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旅游业紧抓先行先试机遇,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旅游行业市场化发展,对于构建现代旅游服务业体系,实现“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五)相关政策法规为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机遇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等法律和文件,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绝无仅有的有利政策环境,国家旅游局批准宁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对我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六)旅游消费转型升级为旅游发展提供市场机遇当前,我国正处在必需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过渡的重要阶段,旅游消费也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休闲度假旅游将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我区在西北地区自然生态、气候和人居环境优势,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资源优势潜能较大,国内旅游消10费重心持续西移,有利于迅速发展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时作出的“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本文标题:宁夏十三五全域旅游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64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