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
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QC小组活动成果QC小组成果报告书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宁波海逸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慈溪文化商务区中央广场景观绿化工程QC小组2017年12月现场型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QC小组活动成果1一、工程简介慈溪市文化商务区中央广场景观绿化工程位于市文化商务区十四-A、十四-B地块,东、南临广益路,西临文华南路,北临科技路。总面积约为64092平方米,其中新建道路广场面积约为24831平方米,水体面积约为343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为35831平方米,配套管理用房及厕所面积约1000平方米。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一)、土方工程内容:挖土、运土、种植土回填、土方造型等。(二)、绿化种植工程内容:乔木、灌木、色带、花卉、水生植物、草坪种植和养护,一应俱全。(三)、建筑及装修工程内容:服务用房、阳光暖阁、1#-4#车库出入口、舞台建筑、跑酷、特色廊架、厕所2座、自行车出入口、楼梯出入口等土建结构及装饰施工。(四)、景观工程及装饰工程内容:广场铺装、停车位、景观水池、园桥、指示牌、景墙、木平台、成品安装、景石堆砌等。(五)、市政工程内容:景观桥、雨污水工程、市政道路工程等。(六)、安装工程内容:室外消防及生活给水、室外景观照明,室内给排水、电气照明、防雷接地安装等。★名词解释: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是由水泥、碎石及水等成分通过拌和、摊铺、碾压等工艺后形成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适合用于广场路面结构层用料,近年来在我国市政道路以及广场等的建设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二、小组概况小组概况表小组名称慈溪文化商务区中央广场景观绿化工程QC小组课题名称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课题活动时间2016年2月10日至2016年12月3日成立时间2016年2月5日课题注册号注册时间2016年12月14日小组注册号成员出勤100%接受TQC小组教育情况小组全体成员均接受TQC教育72小时以上课题类型现场型小组成员组成情况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职称职务组内职务魏立强男本科高工QC方案策划组长朱利威男大专中工QC方案策划副组长王佳晓女本科中工方案实施副组长高赞赞女大专中工方案实施组员顾儿星女本科中工方案实施组员梁古松男大专中工方案实施组员周淑蓉女大专中工方案实施组员俞杰男大专中工方案实施组员表:01制表:魏立强时间:2016年2月10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QC小组活动成果2三、课题选择1.选题理由项目经理部在开始大规模广场路面基层施工前首先进行了段施工,于6月19日至20日在线路的终点部位左半幅,铺筑了水泥稳定碎石段,通过段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分析了其施工质量存在的一些问题,发现段的施工质量未能达到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要求。为此公司工程部根据与业主的合同协议的要求,要求项目部必须采取措施,将本工程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检测合格率控制在90%以上,从而确保本工程该分项施工质量。选题过程如下图:图号02:制图:魏立强复核:朱利威时间:2016年7月14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检测合格率不满足施工合同协议的要求是我项目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小组成员通过研究,将“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作为本次QC小组活动的选题。2、活动进度表计计划划进进度度与与实实际际进进度度表表施工合同要求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测合格率≥90%存在问题选定课题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段的施工质量检测合格率只有80%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QC小组活动成果3四、活动目标确定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从90%提高到95%。活动目标对比柱状图图号03:制图:魏立强复核:朱利威时间:2016年4月16日五、可行性分析1、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段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对施工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查。按照检查的情况对不合格点数进行归类统计,结果如下表及排列图所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影响因素调查表表:03制表:魏立强复核:朱利威时间:2017年5月15日序号项目检测点数不合格点数累积不合格点数累积百分比(%)1外观裂缝702525522平整度5073266.53纵断高程2563879.54横坡20644925宽度2044810090%95%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QC小组活动成果4图:04检验批验收记录表影响水泥稳定碎石稳定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因素排列图图号05:制图:魏立强复核:朱利威时间:2016年7月16日★结论:从以上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影响水泥碎石稳定基层施工质量检测合格率的主要问题是外观裂缝不合格,占不合格点总量的52%。82040608010052%66.5%79.5%92%频数(点)累计百分比(%)N=4804840076425外观裂缝1632平整度纵断高程压实度横坡、厚度和中线偏位6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QC小组活动成果52、从计算分析、同类工程业绩、人力设备配置和管理能力方面分析图号:06制图:魏立强审核:朱利威时间:2016年6月17日六、原因分析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从人、环、料、法、机五个方面对影响外观裂缝的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共找出了18条末端因素,并绘制成了鱼刺图。详见下页因果分析图:图号:07制图:魏立强复核:朱利威时间:2016年6月18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QC小组活动成果6七、制定对策针对发现的主要原因,小组成员进行了综合论证分析,按照5W1H的原则制定了以下对策表:对策表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负责人地点完成日期1含水量不符合要求确保混合料含水量符合要求拌合站混合料含水量偏差控制+0~+2%,运抵现场混合料含水量偏差控制内±2%1、对拌站进行质量技术交底,要求其加强混合料含水量的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适当提高含水量偏差值为+1~+2%。2、要求所有运输车辆设置覆盖帆布,降低运输过程的混合料的含水量损耗。3、加强对混合料的含水量检测,及时调整拌制时的掺水量。陈恩平(其他成员协助)施工现场7月23日~7月28日2厂拌后混合料未及时运抵现场确保厂拌后混合料及时运抵现场要求厂拌后混合料在1小时内运抵现场1、联系拌站,要求在供料期间配足运输车辆,确保混合料的运输能力满足要求。2、对拌站进行质量交底,要求拌站在供料时随拌随运,不能发生积料现象。3、加强材料的拌制和运输检查,及时纠正问题。赖海滨(其他成员协助)施工现场7月23日~7月28日表:22制表:魏立强复核:朱利威时间:2016年6月23日八、对策实施实施一:确保混合料含水量符合要求1、对拌站进行质量技术交底,要求其加强混合料含水量的控制。要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相应的以高偏值为控制指标,混合料厂拌时的含水量偏差控制调整最佳含水量的+1~+2%(本指标的控制在规范的允许范围内)以此来抵消运输过程的水量蒸发损耗。2、要求所有运输车辆设置覆盖帆布,降低运输过程的混合料的含水量损耗。项目部要求拌站对每辆运输车上加防水帆布,对混合料进行覆盖处理,以此降低混合料的水分蒸发、流失。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QC小组活动成果73、加强对混合料的含水量检测,及时调整拌制时的掺水量。项目部安排人员负责,对混合料含水量分别在拌站和现场进行含水量测定,发现不符合的情况,及时汇报项目总工朱利威加以分析处理,确保混合料含水量在摊铺前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和规范的规定。图:28对拌站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图:30质量技术交底记录表图:29质量技术交底记录表混合料含水量情况统计表检测地点最佳含水量(%)实际检测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检测数据(个)符合数据(个)不符合数据(个)不符合的含水量数据(%)拌合站6.672720//////符合现场6.648480//////符合表:24制表:魏立强复核:朱利威时间:2017年9月12日具体混合料含水量测定数据见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含水量检测记录表。通过落实对策措施,混合料的含水量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实施效果检查,混合料含水量均满足要求,达到对策目标。实施二:确保厂拌后混合料及时运抵现场1、联系拌站,要求在供料期间配足运输车辆,确保混合料的运输能力满足要求。项目部由项目经理魏立强落实,组织总工和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对拌站进行混合料的拌制和运输方面的要求进行详细的布置。2、对拌站和运输车队进行质量交底,要求拌站在供料时随拌随运,不能发生积料现象。项目部于2017年7月23日对拌站和其运输车队进行了质量方面的再次交底,本次交底补充了相关混合料的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QC小组活动成果8拌制和运输方面的硬性规定。其中,要求拌料在拌站搁置时间不超过10min的强制性规定。3、加强材料的拌制和运输检查,及时纠正问题。实施效果检查:措施落实后,活动小组成员对随后施工的左半幅(7月29日施工)和(8月4日施工)左半幅的混合料拌制运输花费时间进行抽查,情况如下表所示:混合料拌制运输时间查核表序号施工部位混合料拌制时间混合料出厂时间料场搁置时间(min)混合料到场时间运输花费时间(min)总费时(min)是否符合要求1K0+660~k0+440左半幅07:2507:28308:104245符合07:5007:54408:344044符合08:3508:39409:153640符合09:0509:12709:483037符合10:2410:29511:053540符合10:5811:07911:474049符合11:1611:23712:074451符合11:5211:58612:454753符合13:5814:05714:433845符合14:1614:19314:573841符合15:5215:54216:313739符合2K0+640~k0+330左半幅08:0808:12408:584650符合09:2109:28710:144653符合10:1310:18510:563843符合13:4813:55714:494451符合15:3815:42216:123032符合表:25制表:魏立强复核:朱利威时间:2017年9月14日由查核记录表显示,厂拌后,混合料在拌厂的停滞时间得到有效的控制,搁置时间均控制在10min以内,运输时间基本上维持与活动之前的水平,总体花费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通过落实对策措施,混合料均能在规定的控制,达到对策目标。九、效果检查通过对随后施工的水泥稳定碎石分项工程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对施工质量情况进行了加密检查。按照检查的情况对不合格点数进行归类统计,结果如下所示: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QC小组活动成果9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影响因素调查表表:26制表:魏立强复核:朱利威时间:2016年9月18日图:34制图:魏立强复核:朱利威时间:2016年8月18日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因素饼图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先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外观裂缝因素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其占总体的不合格率已经下降为31%,远低于原先的平均不合格率的52%,其原来不合格点为25个,下降到不合格点7个,改善效果较为明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由原来的90%提高到达到98.3%。活动取得成效。十、效益分析1、活动投入费用本次QC活动花费:(1)培训费、考核费1116元;(2)会议费用:1628元;(3)人工费用:12480元;(4)购置材料费:5161元,(5)、其他费用:3216元。合计23601元。(见右图所示)2、经济效益由于提高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检测合格率,防止了因该施工部位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返工处理,节省了处理的投入费用,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3、管理和社会效益38%31%11%9%5%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平整度外观裂缝横坡纵断高程其他序号项目检测点数不合格点数累积不合格点数累积百分比(%)1平整度5088382外观裂缝70715713纵断高程25217804横坡20320955宽度201211006厚度
本文标题: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合格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66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