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1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八大提出来的,归根结底是要科学解释、正确回答我们今后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200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显示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已经从理论、道路和制度层面升华到价值层面。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联系起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基本内容的作用,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化了对社会主2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强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重申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第一次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重要阐述。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4年的2月24号,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需要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文化冲突越来越普遍。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我们同资本主义的较量,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国家出口,有三种层次,一种是产品,一种是标准和准则,一种是价值观和文化。有人说不出口价值观和文化的国家,不叫大国。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大家都非常熟悉,她说了一句话,她说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电视剧。什么意思?就是中国不出口文化,只出口产品。《史记》里边早就有记载:有文事者,4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今天西方国家仍然坚持冷战思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文化科技等各种软性力量来兜售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进行文化扩张和渗透,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不遗余力,采取了种种措施,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二)应对社会转型、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需要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变幻。首先,人们的自主意识增强,利益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在社会结构转换中对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矛盾复杂性加大,特定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有上升趋势。再次,矛盾触及的层次性加深,从经济利益矛盾波及到政治利益,甚至影响到不同利益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现在由于党内的腐败问题,所以有一些人对官员的看法都变了味了,就认为所有当官的都是坏人,都是贪腐分子。由于负面社会心态导致的颓废、阴暗、扭曲、变态、焦虑、怨恨、逆反、冷漠、仇官仇富、消极报复,等等,都是矛盾深层次化出现的一个必然结果。1、经济领域的道德失范由于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平等买卖,利益最大化等原则,很容易在全社会滋生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急功近利,蔓延到每一个角落。所以为了利益,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工业废弃5物排放、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沙尘暴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商业领域道德失信。诚信被认为是商业行为的基本准则,但是类似地沟油、工业胶、塑化胶、速成鸡的现象层出不穷。在利益面前,这些资本家们,他们真是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分配领域道德失范。穷的越来越穷,富的越来越富。垄断行业,电信、金融、烟草、军工等领域工资过高。金融业是最高的,排头兵,个别央企高管薪酬过高。今天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社会矛盾,没有别的,就一条,社会分配不公。消费领域道德失范。消费领域按常规是个人行为,由于文化的多元,由于西方价值理念的冲击,各类五花八门,住房热、居室高档装修热、私有汽车热、名牌服装热、海外旅游热,奢侈品热,餐桌浪费等过度消费让人触目惊心。行为背后实则隐藏着行为者的道德素质,以自我享受或者自我炫耀为目的,其结果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败坏社会风气。2、政治领域的道德失范当前,我国权力领域里面存在道德失范问题,主要是理想信念丧失、信念动摇、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信仰缺失,一些官员不信马列主义,那信什么?信封建迷信去了,什么求签、相面、星座预测、周公解梦。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把自己父亲母亲的坟地搬到了都江堰,省委副书记还搞这一套。还有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每天上班之前,烧香拜佛。由此可见确实有些干部,真的是不得了,真是信这个东西。政治领域道德失范必然导致社6会风气败坏。3、文化领域的道德失范师德师风被少数人败坏,文艺作品低劣,是非颠倒,荣辱错位等等。现在有些人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热爱祖国被视作假做作,危害祖国成了斗士,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背离人们成了本事,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愚昧无知成了时尚,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本事,好逸恶劳成了潇洒,团结互助被视为冒傻气,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诚实守信被视为老古板,见利忘义成了聪明,遵纪守法被视为不开窍,违法乱纪成了勇敢,艰苦奋斗被视为老保守,骄佚奢淫成了荣耀。整个是非观念被颠倒,荣辱观严重错位!道德失范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简单说,一是经济原因,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个驱动之下,“经济人”做的行为选择都是以是否能获得最大利益为衡量标准,这种逐利的行为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就是诚信危机;二是政治原因,政治领域权力道德失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三是文化原因,优秀传统道德对人们思想道德行为的调节和规范作用有弱化的趋势。四是教育原因,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高;五是家庭原因,家庭原因多说了,一个好的先进分子,跟家庭教育是特别相关的。这么多现实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有一个大家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来引领整合社会思潮。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7(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十八大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一项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相辅相成,是我们国家我们党未来的发展、奋斗目标。那么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凝聚中国力量,要弘扬中国精神。毛泽东讲过,人总是要有那么一点精神的。人没了精神,就等于是什么?行尸走肉。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两个精神叠加,构成中国人今天的精神面貌,去攻坚克难,去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玄妙。其实,它的内容很明确、很具体,就体现在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一)先来看看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大家都清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含着四个方面的要求,就是经济上要富强,政治上要民主,精神上要文明,社会上要和谐。由此就产生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四项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1、富强是经济价值目标。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我们曾经是国力特别强盛的国家。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外学者估算,中国从公元1000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占到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西方国家中最富强的英国销往中国的商品总值,还不及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一项。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当时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然而,这一切都毕竟是历史,从乾隆后期开始,中国走向了衰败,中国以一种屈辱的姿态进入了近代历史。落后就要挨打,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建国之初,神州四处满目疮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就在这样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基础上艰难的起步。直到到今天,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生产力还不发达,贫穷落后是要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把生产力搞上去是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性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因此,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9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才能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这就是把富强作为经济上的价值追求最深刻的道理。2、民主是政治价值目标。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为了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69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