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一、概念•骨筋膜室综合征: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早期证候群,是一种严重损伤后的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患肢疼痛、麻木、手指或足趾不自觉屈曲,被动牵拉可引起剧烈疼痛,患肢肿胀、触痛明显。•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二、病因(是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一)骨筋膜室容积骤减1)敷料包扎过紧:四肢损伤或骨折应用绷带石膏或小夹板后,随着患肢创伤性水肿的发展,使原松紧适中的包扎物变得过紧而形成压迫。如果早期包扎已经较紧则本征可能更早发生。2)严重的局部压迫:在地震或建筑物倒塌,肢体长时间被重物挤压,或者昏迷、安眠药过量、酗酒等原因致肢体长时间被压在身下。二、病因(二)骨筋膜室的内容物体积剧增:1、任何原因致肌肉缺血后,发生缺血、水肿的恶性循环。2、挫伤、挤压伤等损伤性室内肌肉严重水肿。3、小腿的激烈运动和过度疲劳的长途跋涉。4、有凝血机制障碍或严重骨折移位,引起的骨筋膜室内大血肿。5、毒蛇、毒虫咬伤而引起的严重水肿。二、病因(三)血供障碍:大血管受压损伤痉挛梗塞、血栓形成,如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肱动静脉损伤,断肢再植或血管术后血流不畅,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等造成组织缺血—渗血—水肿恶性循环而发生本征。三、演变过程•由于各种原因使骨筋膜室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前臂8.7Kpa,小腿7.3Kpa)都可使供应肌肉的小动脉关闭,一般来说,神经组织缺血2~4小时即发生感觉异常或过敏,完全缺血8~12小时发生不可逆损害。如果不及时有效解除室内压力,病情将迅速恶化。三、演变过程•按缺血程度和时间可产生下列演变过程:•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2、缺血性肌挛缩•3、坏疽三、演变过程•(1)频临缺血性挛缩:缺血早期,肌肉出现小量点状坏死灶和间质纤维化,如能迅速及时抢救,适当处理,缺血局部能较快恢复血液环,对肢体功能无影响。三、演变过程(2)缺血性肌挛缩:组织缺血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筋膜室内部分肌肉组织不可避免坏死,经纤维组织修复后形成瘢痕挛缩,导致畸形(爪形手,爪形足),出现功能障碍。三、演变过程(3)缺血坏死严重(坏疽):时间长、大范围的组织缺血,使大量肌肉坏死或肢体坏疽而无法修复,导致截肢,甚至进一步引起全身不良反应而危及生命。三、演变过程•神经——缺血30分钟暂时功能障碍缺血12--24小时永久性功能障碍•肌肉——缺血4-12小时——不可逆性功能丧失四、观察要点•一局部情况:是否出现“5p”征象(1)剧烈疼痛(pain):发病部位出现持续性深部胀痛呈刀割样、针刺样、烧灼样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要注意区分3种疼痛:自觉痛、触压痛、牵拉痛。一般止痛药不能缓解,晚期严重缺血后神经麻痹即转为无痛。(2)肌肉麻痹(瘫痪)(Paralysis)(被动牵拉疼痛):患肢进行性肿胀,肌腹处发硬,肌肉僵硬似条索状,肢体甚至呈圆筒状僵硬,手指处于屈曲位,主动或被动牵伸时疼痛加剧。一局部情况:是否出现“5p”征象(3)患肢苍白(pallor)或发绀:早期受累区远侧的指(趾)苍白、发绀或潮红,后期呈暗红或暗紫色或成大理石花纹状皮肤,菲薄光亮,可有水泡。(4)感觉异常(paresthesia):患肢出现套状感觉减退或消失,神经缺血的另一早期表现是:患处筋膜室中通过的重要神经其远端分布区出现感觉异常过敏或迟钝,患处局部麻木感和异样感,两点分辩感觉消失和触觉异常(5)无脉(pulselessness):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但是此项指标并非可靠,因为骨筋膜室内压力上升时,首先阻断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但此压力尚不足以影响肢体主要动脉的血流,因此肢体远端脉搏依然存在,指(趾)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仍属正常,但肌肉可能早已发生缺血,只有大动脉损伤者一开始便无脉。患肢苍白:四、观察要点二、全身症状:当组织缺血较久,肌肉坏死较广泛严重时,将出现全身性反应,病人血压下降,脉率增快,心律不齐,甚至死亡。五、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预防•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预防的形成,是一连续的进行性的病理过程,对于挤压伤和严重创伤者,应立即给予护理干预处理。伤后怀疑本征者,应松解一切敷料及外固定物。因为只要肌肉组织处于肿胀或受压状态,即会发生微循环减弱,就会发生缺血、缺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重者将发展为骨筋膜综合征。五、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预防预防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有以下几点:(1)冷疗损伤早期可局部冷敷,低温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局部组织的充血、出血,减少局部组织耗氧量,达到减轻肿胀、阻止形成严重的肢体肿胀的目的。但要注意,冷敷时间不得超过30min,一般为15~30min。同时,注意观察皮肤的温度、感觉、颜色。•(2)热疗损伤后3~4d后可采用热敷或其他热疗方法,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改善供血。五、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预防•(3)抬高患肢,体位引流肿胀持续不消退,极易导致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采用抬高患肢的方法,使患肢抬高15°~30°,利于血液、淋巴液回流。但抬高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因体位性供血不足而加重缺血。如果出现患肢末端皮肤颜色变苍白时,说明动脉供血不足,应放平患肢。笔者经临床实践证实,在抬高患肢的同时,做患肢肌肉主动或被动收缩运动,利用肌肉收缩和舒展功能,促进血液回流,增加供血能力,可防止肢体抬高时造成的供血不足以加快消除肢体肿胀。五、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预防•(4)应用药物①早期可应用20%甘露醇药物,消除组织水肿,减轻肿胀,减轻压力。为保护肾脏功能,对甘露醇用量有学者做了研究,结论:应用甘露醇125ml/8h,半量甘露醇(125ml)与全量甘露醇(250ml)疗效相同,并显著降低了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的发病率,值得借鉴。但若患者无尿不得使用甘露醇;②快速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已被推荐用于预防压伤所引起的ARF。补液量不足、补液速度慢等成为汶川地震救治积压伤综合征伤员中肾功能损害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六、护理要点•1、受伤现场抢救时尽量避免使用止血带,必须使用时尽快转运病人,减少组织缺血时间,并注意按时松解止血带。•2、对单纯闭合性软组织受伤者,急救时尽量减少患肢活动,严禁按摩,避免粗暴反复多次的整复,以免增加组织损伤,不可抬高患肢,因抬高患肢可使动脉压降低,促使小动脉关闭,加重组织缺血。•3、使用各种外固定时要注意观察,及时调整外固定物的松紧度,防止在伤后因肢体肿胀而使固定物过紧。•4、一旦确诊,应立即松解所有外固定物,将肢体放平,不可抬高,并尽量减少患肢活动。遵医嘱使用镇痛药及脱水药,观察脱水剂治疗效果,患肢症状有无改善。并及时做好筋膜开窗术的准备。•5、温度增高可增加组织代谢和渗出,因此患肢避免热敷、烘烤,尽可能使患肢温度降低,必要时予冷敷,尤其在使用止血带的情况下更为重要。•6、如果出现尿闭,肌红蛋白尿时应按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六、护理要点六、护理要点•7、对某些疾病所致意识丧失者应注意了解当时的姿势,肢体受压的时间及局部的表现,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的压迫而引起本征。•8、在动脉和静脉输液、输血时因操作不慎,护理不仔细,使液体或血液外渗,特别是一些刺激性药物渗到筋膜间室内,使其内容体积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组织液渗透压上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促使筋膜间室内压力上升,引起本综合症。所以我们在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发现液体外渗时及时处理、更换部位。六、护理要点•9、在严重的烧伤,特别是手部的烧伤,可使血管的通透性剧增,水肿组织内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限,此外烧伤后皮肤瘢痕和深部组织纤维化粘连,这些因素都可使筋膜间室内压力增高。所以我们必须及时切除焦痂以增加深部组织血流量,减轻皮肤瘢痕,避免由于认识不足延误时机而发生本综合征。早期发现与及时救治•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贵在一个“早”字,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护理观察必须做到细致入微。对四肢骨折患者,应高度关注伤肢皮肤的色泽、温度、末梢血运情况以及肿胀程度,特别是夹板或石膏固定最初72小时以内,应密切观察患肢的末梢血液循环,特别是动脉搏动的情况,通常每15-30分钟检查1次患肢的末梢动脉搏动情况,要与健侧肢体对比,要反复检查固定的松紧度,以及有无压迫现象,倾听患者对肢体疼痛的主诉,询问疼痛是否加剧,尤其在受伤早期。•如发现患肢在短时间内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1)局部持续、剧烈的疼痛,用止痛药也很难缓解;2)患肢高度肿胀,触之皮肤张力变大,无弹性,皮色变紫发亮;3)受累肌肉呈紧张状态,肌力明显减弱,屈肌挛缩,远侧关节呈屈曲状态,伸肌挛缩关节呈伸直状态,被动向反方向牵拉发生剧烈疼痛;4)患肢感觉减退或过敏,感觉消失;5)患肢远端动脉搏动逐渐减弱或消失。应立即报告医生,立即解除患肢局部压力,同时应反复测量筋膜间室内压力,做好皮肤切开减压等手术的术前准备,当压力达到30mmHg时,就应及时切开减压。不要等5P症状,即疼痛(pain)、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麻痹(paralysis)和无脉(pulseless)均出现时,才报告医生。对其宁可过早报告,而不可延误。六、护理要点总结: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监护:•1、观察疼痛特点•2、观察肢体感觉功能•3、观察局部肢体肿胀程度与皮肤色泽•4、观察和监测肢体远端脉搏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5、监测筋膜室内压力七、治疗治疗原则:•及时、果断、坚决、彻底地减压•犹豫、迟疑、延误均后患无穷!•方法:•保守治疗•切开减压七、治疗•保守治疗:去除危险因素,改善微循环,降低组织压。•①、患肢制动,应平放患肢而不能抬高肢体•②、尽早使用甘露醇:250mlVD,2小时后可再用,后没6小时一次。•③、必要时可加地塞米松(清除氧自由基,防止再灌注损伤)•④、禁止使用止血药•保守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及行组织压检测七、治疗•切开减压•时机:越早越好•指征:•①、经甘露醇治疗,6h内局部症状无改善,ICP不降低或下降不明显,及早切开•②、患肢明显胀痛、麻木,被动牵拉痛,组织压升高或与舒张压之差只有10-30mmhg,尽早切开。七、治疗要求:•长切口,全间隔区肌腹部筋膜充分切开,彻底减压切口选择:•前臂掌侧S形切开或掌背侧同时切开•小腿目前多采用小腿外侧单皮肤切口,同时切开4个筋膜室八、药物使用:甘露醇的应用问题•应用甘露醇,可以防止或减轻并发症。甘露醇的作用可减少血管的阻力,增加血流及氧的利用,使组织压力尽快降低并促进组织功能恢复。并且可以清除再通血后产生的羟自由基,有利于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应用甘露醇对早期病人有效,但不能使一些不可逆的病理变化发生逆转。八、药物使用:1、应用甘露醇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早期使用,最多不超过10h。②明确诊断为主要血管损伤和严重软组织损伤者不用。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无效的表现是疼痛、肿胀未缓解,尿量未增加。④与654-2合用有协同作用。⑤对筋膜减压术的患者,术中、术后应用甘露醇,可以防止或减轻并发症。八、药物使用:2、低分子右旋糖酐的应用可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流量、降低周围循环阻力、改善微循环。3、罂粟碱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并能预防肢体挤压伤后血管内膜损伤引起的血栓形成。谢谢!
本文标题: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72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