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信息管理系统作业(第1-4章)一、填空题1.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是全球信息化的重要技术基础。2.我国国家信息化体系由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等6个要素组成。3.信息使用能力取决于这样几个因素:信息敏感力、信息转化力和信息决策力。4.管理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主要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5.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能量、时间及其他。6.信息加工不可避免地产生时间延迟,这也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滞后性。7.按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应有5个要素,即输入、输出、处理、反馈、和控制。8.一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科学。9.MRP-II的中文名称是制造资源计划。10.企业资源计划的英文缩写是ERP。11.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四大部件,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二、单项选择题1.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B)A、战术级管理B、战略级管理C、控制层管理D、作业层管理2.管理活动的高、中、基3个层次分别对应着3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A)A、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B、非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C、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一般性决策D、非结构化决策、过程性决策和结构化决策3.系统的存在需要3个基本条件,即:(D)A.输入、反馈、处理B.时间、地点、事件C.计划、控制、执行D.目标、功能、结构4.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B)A、IMB、ISC、IND、FS5.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2A、客户/服务器模式B、文件/服务器模式C、分时/共享模式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6、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管理大约起源于20世纪(B)A、30年代B、60年代C、90年代初D、90年代末7.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英文缩写分别是:(C)A、OA、CIMSB、OA、CMISC、CIMS、OAD、CMIS、OA8.MRP-II是在什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A、企业资源计划B、办公自动化C、MPSD、物料需求计划9.DSS是指:(C)A、专家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决策支持系统D、经理信息系统三、判断正错(正确用T表示,错误用F表示)1.当前推进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推进电子商务(T)2.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成功之本(T)3.信息的获得有赖于对信息源的开发利用(F)4.相对于内部信息源而言,外部信息源的开发利用较容易(F)5.简单地说管理的过程就是基于信息的决策过程(T)6.通常情况下管理层次是由于管理者的能力太强造成的(F)7.半结构化决策通常是针对确定型的管理问题(F)8.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T)9.信息与数据的绝对是相对的,很难相互转化(F)10.通常信息浓度越大,信息源和接收者间的梯度越大,信息的扩散性越弱(F)11.信息的可压缩性是指信息经过浓缩、概括等处理后,而不至于丢失信息的本质(T)12.传递的环节越多,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小,但传递速度会减慢(F)13.一个系统通常可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具有层次结构(T)1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但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T)四、简答题1.请说明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含义。3即将管理组织划分为几个登记,不同的管理层次标志着不同的职责和权限。其幅度通常划分为:高层管理,根据组织内外的全面情况,制定长远目标;中层管理,依据高层管理所确定的总体目标,制定资源分配计划和进度表,并组织基层单位实现目标;基层管理,按中层管理具体组织人力实施。2.信息具有哪些属性它们一般都具有以下一些基本属性:1)普遍性2)事实性3)层次性4)可压缩性5)扩散性6)非消耗性7)共享性8)变换性9)可转化性3.请简要说明信息处理过程当管理人员需要对所发生的问题、要达到的目标和一些设想进行分析决策时,就会提出对信息种类的要求。为了满足管理者对信息的要求,需要经过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和维护等阶段以便获取有价值的资料供管理者使用,当信息已经老化,失去了价值,信息便进入了退出阶段,而管理者又提出了新的信息需求。4.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系统常由若干系统组成,而子系统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枝杈,系统分解的目的是便于对庞大而又复杂系统的分析。使其分析难度和复杂程度大大降低。5.简述系统分解的原则。为了保证系统分解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一般来说需要考虑如下几项原则:1)可控制性原则系统内部的元素一般是可控制的,而系统外部的元素则不可控制,因而在把系统中的若干元素划分为同一子系统时,该子系统应能管理和控制所属的所有元素;2)功能聚合性原则在系统内部的元素通常按功能聚集原则来进行子系统的划分,软件系统通常是由若干模块构成的,而模块具有各自的功能;3)接口标准化原则标准化接口有助于提高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效率,增强系统的扩充能力。信息管理系统作业(第5-7章)一、填空题1.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现代化的管理。2.人们通常用SA表示结构化分析,而用SD表示结构化设计。3.OOA、OOD、OOP分别指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4.按照结构化思想,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4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维护等5个阶段。5.一般将系统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生命历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6.企业系统规划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其英文缩写是BSP。7.企业系统规划方法工作流程的第一步是研究项目的确定。8.分解和抽象是结构化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9.系统分析处于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上接总体规划,下联接系统设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0.系统分析工作的关键点或称工作要点在于理解和表达。二、单项选择题1.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B)A、探索型、开发型、直接型B、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C、灵活型、结构型、复杂型D、目标型、实验型、探索型2.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C)A、系统分析报告B、系统设计说明书C、可行性报告D、用户操作手册3.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A、总体规划阶段B、系统分析阶段C、系统设计阶段D、系统实施阶段4.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D)A、由分解到抽象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5.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A)A、数据流、加工、文件、数据源和终点B、数据流、处理、加工、数据源和终点C、数据流、数据流名、加工、处理D、数据源、加工、文件、外部项6.有时也将系统分析称作(D)A、业务流程分析B、现行系统分析C、可行性分析D、逻辑设计7..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从本质上来说,是规定系统应该(B),即系统的逻辑描述。A、由什么模块组成5B、做什么C、怎么做D、做什么和怎么做8.通常称数据流图为(C)A、CAM图B、CASE图C、DFD图D、CAD图三、判断正错(正确用T表示,错误用F表示)1.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是总体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T)2.一般认为BPR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取代人决策的过程(F)3.企业高层领导不一定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去(F)4.进行总体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数据流分析(F)5.MIS的经济可行性通常很难用定量的方法准确度量(T)6.初步调查是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F)7.逻辑模型要解决系统“干什么”,同时也要解决系统“如何干”等问题(F)8.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是先确定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再建立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T)9.进行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描述业务流程(T)10.数据流图的子图与父图的数据流必须平衡(T)四、简答题1.请简述系统开发方法的必要性,常用的开发方法有哪些?实际运用表明,企业全面信息化的过程不单是计算机硬件问题,而更多的是软件问题。任何部门或单位想更好的利用计算机必须把软件开发摆在优先地位考虑。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定义、开发和维护等方面。目前常用的一些开发方法主要有三大类:结构化方法、原型法(又称快速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2.请画出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并说明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文档。3.简述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对现行系统的初步调查6(1)现行系统的目标和任务(2)现行系统概况(3)现行系统的环境和约束条件(4)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子系统的划分(5)新系统的开发条件2)新系统的目标在制定具体的新系统目标时,应考虑目标具备的重要特性:(1)目标的总体战略性(2)目标的多重性(3)目标的依附性(4)目标的适应性(5)目标的长期性3)新系统的开发策略(1)“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2)“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3)综合开发策略4)可行性研究(1)技术上的可行性(2)经济上的可行性(3)管理上的可行性(4)开发环境的可行性5)编写可行性报告4.系统开发应具备怎样的条件,请简要说明原因。1)企业高层领导应重视和介入企业高层领导是否重视,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使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企业业务人员要有积极性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由他们提供有关数据。在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后,他们是系统的直接操作者,系统运行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使用和配合。3)企业要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在企业中,没有科学管理的基础,就无法建成有效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4)要有一定的投资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项资金耗费较大的工程项目,计算机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机房设备等都需要投入不少资金。5.系统分析阶段需要确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详细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要求2)确定新系统初步的逻辑模型3)编制系统说明书五、应用题请根据以下描述画出系统的数据流图。该子系统共有三个加工,(1)首先是“建立订货合同台帐:从订货合同、材料检验单和客户文件输入数据、输出形成合同台帐文件;(2)然后是“分类合并”:从合同台帐文件输入数据,排序合并后形成合同分类文件,最后“打印”加工单元从合同分类文件打印出合同分类表。7信息管理系统作业(第8-10章)一、填空题1.通常将系统设计分为两个阶段,即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2.通常认为在系统设计中,模块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3.模块的耦合方式有三种,即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和非法耦合。4.模块的内聚方式有六种,即巧合、逻辑、过程、通信、顺序和功能内聚。5.从数据流图推导出模块结构图一般有两种方法,即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6.人们经常用耦合和内聚的概念衡量模块之间的独立性。7.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和系统总测试。8.系统切换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切换、平行切换和分段切换。二、单项选择题1.系统开发中,系统的物理设计是(B)阶段的工作。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调查2.系统设计的目的是(B)A、设计系统的逻辑模型B、将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C、系统中的程序设计D、程序流程图设计3.哪种耦合方式的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B)A、过程耦合建立订货合同台帐P1订货合同材料检验单客户文件合同台帐文件分类合并P2合同分类文件打印P3合同分类表8B、数据耦合C、控制耦合D、功能耦合4.EDI是指:(C)A、电子数据交换B、电子商务C、电子数据接口D、经济数据分析5.比较常见的电子商务模式B2C(或称BtoC)是指(B)A、消费者之间的直接电子商务B、企业与直接个人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D、以上都不对6.程序设计语言经历了(A)A、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阶段B、机器语言、高级语言、人工智能语言等阶段C、Foxpro、C、C++D、DBase、Foxpro、VFP7.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有(B)A、一般测试法、特别测试法B、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C、简单测试法、复杂测试法D、逻辑
本文标题:管理信息系统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83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