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CB03合同段二〇一四年五月下横梁顶标高为45.3m;横梁采用箱形断面,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高6.0m~9.0m,宽6.4m。顶板、底板、腹板厚度均为1m。腹板底部与底板间采用R=1.5m圆弧过渡。底板为圆弧形,半径62.61m。在支座底部设置两道横隔板,板厚60cm。单个下横梁C50混凝土方量为842m3。下横梁顶底板横桥向钢筋间距15cm,腹板横桥向钢筋间距20cm,箍筋间距15cm,均采用25mm的不锈钢钢筋。顺桥向水平筋间距15cm,采用20mm不锈钢钢筋。顶底板拉筋间距45cm,腹板拉筋间距60cm,均采用16mm不锈钢钢筋。下横梁侧面设φ16通气孔(φ160×6.2mmPVC管位于距离顶面300cm处),底面设φ16排水孔(位于内仓倒角处)。下横梁顶面设置支座垫石、阻尼装置垫石及临时锚固装置。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图1下横梁立面图图2跨中断面图图3下横垫石及人洞布置图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图4下横一般构造图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图5塔梁竖向临时固结布置图下横梁与塔柱异步施工,采用落地式钢管支架做承重系统。塔柱浇筑至第10节后,开始进行下横梁施工。下横梁分左、中、右三段浇筑,中间2m长为后浇段。分两次浇筑完成,第一次全断面浇筑左、右两段,第二次合龙段,浇筑前对主塔施加7000KN顶推力。(原设计图纸为3000KN,后调整为7000KN)下横梁预应力钢束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弹模达到85%之后,方可进行张拉。钢束均为两端张拉,采用张拉吨位与伸长量双控。采用塑钢复合波纹管、真空辅助压浆工艺。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二、施工方案概述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三、工艺流程图6下横施工工艺流程图(不含上圆弧倒角)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1支架搭设(1)支架设计下横梁支架采用落地式钢管支架。钢管立柱采用Φ820×10mm钢管,平联采用HN400×200型钢。平联与钢管立柱现场焊接,根据受力需要,在两个塔肢各设置2个承重牛腿。钢管支架在顺桥向布置2排,间距为6.0m,横桥向布置7排,间距为5.0~6.0m,桩顶分配梁采用2HW400×400型钢(横桥向),承重梁采用贝雷片(顺桥向),两片为一组,采用450mm花架连接。钢桁架采用工20a型钢焊接而成。下横梁支架设计如下图所示: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图7支架立面布置图图8支架侧视图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2)支架搭设下塔柱施工过程中同步进行下横梁支架搭设,支架的搭设顺序自下而上进行,先架立钢管桩,铺设钢管桩顶HW400×400承重梁,然后吊装后场拼装好的贝雷梁,贝雷上方安装钢拱架,然后进行底模系统的铺设。钢管预先在钢构件加工厂制作,运到现场后利用塔吊分节吊装,钢管桩之间的对接采用焊接,并在环向焊接八道连接板进行加强。钢管与承台顶预埋钢板采用焊机连接,并设置八道加劲板,钢管连接图如下所示:图9钢管桩连接布置图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钢管桩顶铺设HW400×400型钢,型钢上根据图纸设计间距铺设双排贝雷分配梁,贝雷梁上方铺设钢拱架,钢拱架分为拱架1和拱架2两种,拱架1共4片,布置在横梁底板中间区域,拱架2共6片,布置在底板圆弧倒角区域。拱架1上方铺设工16分配梁,分配梁上方铺设δ15mm竹胶板作为中间区域底模,拱架2上方安装圆弧段钢模板,形成底模及1.5m圆弧区域的侧模板。(3)支架搭设注意事项支架施工应注意对钢管桩垂直度的控制以及钢管桩焊接、平联焊接等的质量检查。(4)支架的检查验收支架搭设完成后,需进行检查验收,检查表格如下: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表3.2-1下横梁支架验收表项目名称青州航道桥索塔下横梁墩号(56#、57#)墩验收部位验收项目验收要求验收结果钢管桩钢管规格型号、数量14根φ820×10mm钢管桩顶标高+34.2m接头连接质量满足焊接要求,连接牢固平联材料规格型号、数量4道,HN400×200型钢焊接质量满足焊接要求牛腿材料规格型号、数量4个,HW400×400型钢焊接质量满足焊接要求桩顶分配梁材料规格型号、数量2排,2HW400×400型钢安装质量连接牢固表1支架检查验收表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表3.2-1下横梁支架验收表贝雷梁数量及位置80排,每排双排贝雷花架连接布置间距2(10@90+112.5+129.8)+14@105.0连接、固定情况固定卡安装牢固;插销、安全销设置齐全;整体牢固可靠钢拱架加工制作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情况安装位置正确,连接牢固底模钢模板加工制作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质量安装位置、线形满足设计通道及栏杆通道宽度、封闭情况250cm宽,满铺铺10mm钢板栏杆高度150cm栏杆立柱间距120cm栏杆封闭状态全封闭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2模板工程下横梁模板由底模板、侧模板及内模板组成。除底板与侧板1.5m圆弧过渡段采用钢模外,其余部位均采用木模。外侧模采用竹胶板,面板采用15mm竹胶板,纵肋采用100×100mm方木,间距30cm,横背采用L100×6角钢,间距70cm不等。内模采用15mm竹胶板,纵肋采用100×100mm方木,间距30cm,横背采用双L100×6mm角钢,间距与外模对应。内外模横背通过D20对拉杆及锥形螺母固定。厎模中间部分(1.5m圆弧段外)采用15mm竹胶板,竹胶板铺设在工16型钢分配梁上。模板安装前先对模板面进行清洁,刷脱模剂,从中间往两侧进行模板安装。所有模板必须按下横梁结构尺寸支撑牢固,不松动,不跑模,拼缝严密,不漏浆,模内要清洁,不得有焊渣和废弃物。模板安装过程中加设模板斜撑,内外模穿对拉拉杆进行模板固定。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3钢筋及预应力管道(1)水平筋预埋塔柱施工时,在同一断面预埋横梁水平钢筋连接套筒,施工时要求定位准确,套筒里面涂满黄油。接头连接质量要求达到一级。为了增加塔柱与下横梁接触面的抗剪性能,表面严格按规范要求凿毛,并在每侧塔壁设置10个300mm×300mm×100mm剪力槽,如右图所示。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3钢筋及预应力管道(2)钢筋绑扎顺序横梁钢筋根据施工图进行配料,在加工场加工成型,编号堆放,现场绑扎。绑扎顺序一般为:底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腹板水平钢筋及竖向箍筋→隔板钢筋→顶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钢筋长度、间距、接头等均严格按规范施工。具体顺序:底板底层2c钢筋及9a箍筋圆弧段、底板预应力管道、底板顶层2a钢筋及15a勾筋、11b水平勾筋、腹板9a、9b钢筋及预应力管道、腹板勾筋、横隔板钢筋、顶板底层钢筋及预应力管道、顶板顶层钢筋、顶板拉筋、勾筋。图11跨中断面钢筋布置图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3钢筋工程及预应力管道(4)预应力管道安装横梁预应力管道采用埋设塑钢波纹管的方法进行预留。波纹管安装时由钢筋定位架定位,定位间距为1m,以防止浇筑砼时上浮。接头管两端以胶带缠包,以防漏浆。波纹管的安装误差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波纹管就位过程中,防止电焊火花烧伤管壁,并检查有无破损,接头是否密实,若有则及时修补。同时,按设计要求设置排气孔和压浆孔。波纹管安装过程中,当受到普通钢筋的影响时,适当调整钢筋的位置,以保证波纹管的位置正确、线形平滑。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4混凝土浇筑(1)泵管布置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泵管沿塔吊接高至下横梁顶,倒角处采用弯管连接,泵管端头采用6m软管连接,方便布料。由于腹板水平勾筋布置间距为45cm,泵管可从钢筋间隙直接伸入底部布料。(2)布料混凝土采用从两侧腹板下料,自低处向高处分层对称浇筑浇筑,分层厚度控制为30cm左右,沿水平方向逐渐推进。注意分层厚度控制,严禁集中堆料,以免形成冷缝。(3)振捣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振捣时应与侧模保持10~15cm距离,振捣过程中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锚具等。浇注上层砼时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平坦为准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5混凝土养生、拆模(1)下横梁顶板砼浇注完成,立刻用塑料薄膜覆盖下横梁顶面,在砼初凝前后,撤去塑料薄膜,将下横梁顶面收抹平整,收抹平整后,可在表面采取自然养护,待顶面砼上可行人时,在砼顶面先铺一层湿土工布(要求湿透),然后在土工布上再铺一层塑料薄膜。(2)下横梁腹板外侧及下横梁顶板底侧采取自然养护;(3)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4)养生期间,必须始终保持砼表面处于湿润状态。(5)混凝土达到75%强度后,可拆除外侧木模及内模。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6合龙段施工合龙段的纵向钢筋在顶推力施加前应断开,接头错开40d=40×25=1000mm,顶推力施加后再连接并浇筑混凝土。合龙段厚2m,混凝土41m3,一次性浇筑完成。合龙前对塔柱施加横向向外的顶推力,待合龙段施工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90%后才能撤销。顶推力大小调整为7000kN,拟采用900t液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布置在下横梁人洞处。图12合龙段顶推力施加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6合龙段施工合龙段的施工缝处采用快易收口网。快易收口网是一种由薄形热浸镀锌钢板冲压成为单向U形密肋骨架和单向立体网格的模板,特别适应分段浇筑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在模板后面浇筑时,网眼上的斜角片嵌在混凝土中,并与混凝土连在一起,表面呈波纹状,形成一个与邻近浇筑块相连的机械式楔,其粘结及剪切强度不低于凿毛处理的表面。快易收口网在钢筋绑扎前安装就位,钢筋可直接刺入网孔穿过。预应力管道位置处可用剪刀剪开孔洞穿过。肋骨筋应背向合龙面。收口网采用方木做支撑。图13快易收口网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7预应力施工预应力钢束采用25φ15.24钢绞线,每个下横梁共计42束。标准强度为1860MPa,每束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每束张拉力为4882kN,所有预应力锚固点均设在塔柱外侧,采用深埋锚工艺。预应力管道采用塑钢复合波纹管、真空压浆工艺。由于预应力钢束曲线布置,为防止混凝土崩裂,弯曲钢束设置防崩钢筋,同时兼定位钢筋。图14下横梁预应力布置图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7预应力施工(1)钢绞线下料、穿束下料长度=理论长度+千斤顶工作长度+预留长度(约20cm)。钢绞线下料时采用砂轮切割机进行切割,禁止使用电焊及割枪进行切割。穿束前采用空气压缩机清除管道杂质。为防止钢绞线锈蚀,横梁所有预应力束均采取后穿法,即在张拉前穿束。钢绞线穿设时,先将钢绞线分组,并在其头部套接“子弹头”型钢套筒(或缠绕多层胶带),然后边转动钢绞线盘放松钢绞线,由人工将其送入孔道内。在已完成穿设的管道两端贴上标签号。图15钢绞线穿束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7预应力施工(2)预应力张拉待砼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弹性模量的85%以上时,按设计要求先从腹板中部开始对称张拉腹板钢束(即5和8号束、4和9号束、3和10号束),然后自中间向两边对称张拉顶、底板钢束,并且做好原始记录。张拉控制力为4297KN,张拉设备拟采用YCW650A型千斤顶,ZB650油泵,千斤顶和油压表在张拉前进行配套标定。张拉设备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按规定维护、检验。张拉步骤如下:1、锚具及张拉设备安装预应力锚具及千斤顶安装时,先清理锚垫板及钢绞线,然后分别安装锚板、夹片、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板及工具夹片。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2、主要张拉程序对于使用夹片锚的钢绞线束按如下张拉程序:0→初应力(15%σcon)→σcon(持荷5min后锚固)进行施工。预应力钢束采取两端同时张拉,一次张拉完成,以减少预应力损失。张拉时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张拉力依靠压力表的数值进行控制,引申量采用钢尺进行测量。张拉时注意确保两端张拉的同步性。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7预应力施工(3)压浆、封锚下横梁预应力采用真空压浆,在孔道一端采用真空泵对预应力管道抽真空,使孔道达到-0.06~-0.1Mpa左右的真空度,然后在孔道的另一端用
本文标题: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