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教研活动:走进幼儿-学会观察
走进幼儿学会观察园本教研活动:为了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江苏省教育厅整理构建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支架:改造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第一步支架中的六个支架的实施,围绕核心理念思考和体会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逐步体会如何才能将理念转化为行为,尝试调整教育行为。我们知道自己用随笔(最好是白描)方式记录,同事们之间以即兴谈话或沙龙方式高频度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也可以正式讨论),坚持做1-2个月。支架1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观察记录观察日期:观察时间:儿童数目:观察对象:观察年龄:观察地点:观察者:观察环境:观察目的:观察目标:观察实录:图片资料、白描观察分析:措施和建议:教师观察能力难以有效提升的一个瓶颈问题是,当幼儿在教师高控下的活动中,幼儿的行为按照教师的要求亦步亦趋,教师就难以发现幼儿的自主行为,难以发现幼儿的学习。甚至有时幼儿的角色游戏都要按照教师设计好的场景、提供好的材料、启发好的情景来玩,我们如何能观察到幼儿真实的想法、经验和发生的学习?第一次研讨怎样观察幼儿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因而幼儿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幼儿实际发生的行为及其情境,借助《指南》,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感受其变化和发展,让自己的教育策略更为有效。目标123树立观察意识,掌握观察方法科学解读与评价儿童行为和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实践反思意识,作为课程调整的主要依据要求1.用便捷的方式对儿童日常行为做简单记录,并尝试解读、努力了解儿童的一般性的学习特点与过程。2.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发现并解读儿童在某个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并有针对性的作出课程上的调整。3.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个体日常情境中的行为,发现并解读儿童自身各领域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儿童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4.敏锐捕捉活动中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从课程角度系统反思教育的内容、组织方式、环境、资源等的适宜性,并进行调整和改造。5.开展“有图有真相”的教研活动,支持并鼓励教师基于对儿童的观察发表观点,帮助教师形成观察意识和观察兴趣,鼓励教师做有用的观察,提高观察与解读的准确性和教育过程的有效性。6.对于初学观察的教师,可以就某一观察对象,多人同时观察,各自形成观察报告,然后比较观察记录的客观性、分析的准确性,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7.根据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性质,制定持续的观察计划。第二次研讨你观察到了什么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和能力,而不是去发现问题,也不需要提供帮助,学习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和积极的赞美者。观察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更多的去讨论对幼儿行为的观察,长期坚持可以引领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从关注文本转向关注幼儿,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这样的教研活动的转变是促使教师儿童观转变的有效手段。这种教研活动可以营造一种氛围,教师的视线落在幼儿身上,讨论过程中能加深对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的认识,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自然回到学习儿童心理学,用心理学的解读幼儿。观察幼儿是认识幼儿、改变儿童观、游戏观的唯一一条最有实效的捷径。希望通过本次的教研活动,大家能改变一日活动中对幼儿活动的高控,逐渐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幼儿,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本文标题:教研活动:走进幼儿-学会观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4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