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重点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2、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赋税征收、苛捐杂税等逐年加重,农民生活日渐困苦3、思想文化上,例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兵无所事事,不劳而获,绿营也是军纪荡然,不堪一击5、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英国: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确立君主立宪制2、美国:经过独立战争,1776年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首先发生在英国纺织业。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背景:商品生产的无限增长,需要开辟新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寻求新的殖民地,开辟新的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促使西方列强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军事侵略: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江宁(南京)条约》(香港岛给英国)、《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49年葡萄牙强占澳门半岛,1887年《中葡友好通商条约》2)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美俄《天津条约》3)中英法俄《北京条约》(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给俄国),中俄《瑷珲条约》(割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勘分西北界约记》(西北44万平方公里)4)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法新约》5)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985年《马关条约》(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6)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2、政治侵略:控制中国内政;操纵中国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扶植收买代理人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对华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4、文化渗透: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却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4、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1、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革命性最强2、人数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力量和传播先进思想3、主要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因此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近代社会两个主要矛盾: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两种矛盾的关系:1、当外国列强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2、当外国侵略者与封建政权勾结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3、国内战争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站在同一战线。中国资产阶级: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其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这决定了它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两大历史任务: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在于两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后者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解决生产力问题;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太平天国抗击外国侵略,香港台湾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关天培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西炮台以身殉国,海龄在镇江战死沙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史荣椿、乐善战死;中法战争中台湾刘铭传击退法军,冯子材镇南关大捷;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战死平壤,邓世昌、林永升战死黄海,丁汝昌、刘步蟾战死威海。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及失败的原因是:1、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开始蚕食中国的边疆地区,中国陷入了严重的边疆危机中,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中国面临着被彻底瓜分的危险2、原因: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瓜分中国,变中国为自己的殖民地是外国列强的共同心愿,但彼此之间又有许多纠葛与矛盾,甚至可能爆发战争,因此列强经过协商,暂缓瓜分中国,保全清政府,以使其成为统治中国的工具,实行以华制华2)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过程: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3、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1、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2、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3、涵盖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多方面问题,通过这个方案,太平天国领导人希望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意义:1、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2、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的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3、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1、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2、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3、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知识。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洋务派: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主要洋务事业有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具有封建性2、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的阻挠。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维新派变法活动:1、向皇帝上书2、著书立说3、介绍外国的变法4、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4、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派的弱点和局限: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脱离人民群众。戊戌维新失败的原因:在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戊戌维新失败的教训: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脱离人民群众。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第三章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1912年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1)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2)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2、清末新政的破产:新政内容包括1)改革官制2)改革兵制3)改革学制4)奖励工商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发展(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1、孙中山与兴中会的建立:1894年,檀香山,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政权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东京,孙中山和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意义:1、论战:1)要不要一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社会革命2、这场大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创建了中华民国,但它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胜利的果实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所窃取。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南京,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第一,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第二,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2、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3、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说明了什么: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许多弱点和局限性。它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旧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辛亥革命的局限性: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二次革命2、组织中华革命党3、护国战争4、第一次护法运动5、第二次护法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917年,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现实的道路,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阶级到东方被压迫民
本文标题: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重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7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