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的研究综述
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的研究综述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扛鼎之作,它以细腻的笔触真实地描写了封建时代末期不同阶层年轻女子的形象。从社会性别结构层面展示了女性受封建男权、社会礼教桎梏的痛苦,以及她们反抗压迫、争取人性自由的精神,呈现了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和不断深化的历史发展轨迹。在某种意义上,《红楼梦》是一部以女性为中心、为女性而树碑立传的小说,作品集中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客观地说,《红楼梦》对女性意识进行了充分地挖掘与探索,从而为女性意识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素材与资料。关键词:红楼梦女性意识《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现实主义巨著。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尽心血进行创作。《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多重层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剧世界。全书以贾宝玉和众女儿的生活为中心,主要叙说了一个勾连甚广、显赫一时的贾府及四大家庭由繁盛到衰败的过程。《红楼梦》是一部以描写女性和女性活动为中心的巨著,作品塑造了诸多具有优秀品质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女子群像的塑造,全方位的描写,充分展示了封建时代中国女性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品格,表现了她们觉醒了的自主意识和叛逆精神,阐释了曹雪芹独特而进步的女性观。《红楼梦》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观,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态度,站在时代所允许的高度,涉及到了更广泛的历史内容,深化了过去许多作品的认识,系统地反映了各层次女性复归人性的历史要求,并充分写出了这种要求遭受践踏的复杂过程,展示了这种要求的合理性及其在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红楼梦》中独特女性意识产生的社会背景。明代中期以后,在思想文化领域,以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为先导,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启蒙思想洪流。《红楼梦》继承了古代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在撰写手法上又有了全面的突破和创新,并对我国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红楼梦》从独特视角塑造出一群栩栩如生、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为我们展示出封建时代中国女性的独特魅力。藉以这些女性形象,作者表达出了自己心中的女性观。在小说中,作者宣扬了女性高超的才情与高贵的品质,全方位地展示了女性之美,表现了不同于他者的全新女性观。《红楼梦》人物女性意识的对比分析。《红楼梦》虽然在整体上具有尊女抑男的明显倾向,但是作者曹雪芹并没有把男性和女两性看成是完全对立的两极。《红楼梦》对其中理想人物的塑造,往往沿袭双性同体是完美人格之体现这一原始的意象。小说虽然敢于大胆地打破男尊女卑的封建价值观,只是单纯地以女性为中心来推排男性的中心地位。作者并没有单一地赞美女性或排斥男性,而是展示出女性意识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其实是作者在无意识中所追求男、女两性平衡结构的相互调和,只是在作者的笔下,人物的两性因素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有时会冲突、对抗,男性优势文化的声音会加强,有时其它一些因素也会渗透进来,因而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便显示出复杂性、多元性和矛盾性。但是作者的意识深处是在朝着双性同体这一理想人格的发展方向行走,这便是《红楼梦》女性人物具有无限魅力的原因所在。《红楼梦》对女性意识的关怀。对女性独立地位的肯定。《红楼梦》中女性意识的超越之处,主要在于否定了一般世俗的功利与占有态度,表达了尊重女性的意识。曹雪芹已经清晰地认识到,社会中占有女性的普遍观念是造成女性在世俗婚姻中难以保持自身独立的重要原因。《红楼梦》对女性文化品格及其精神的描写总是与“女儿必然要嫁”的恐惧意识缠绕在一起的,这也是作者自身思想矛盾的一种体现。对女性出众才干的颂扬。曹雪芹在书中充分称赞了女性的行止见识,而且还坦诚地以堂堂须眉之不及作为女性出众才干的衬托。曹雪芹突出女性的才干,主要表达一是闺阁之中历历有人,其为人处事与见识能力都不同凡响;二是《红楼梦》就是为了给这些女子立传,使她们的声名流传于后世;其三是其笔下的女子都是现实当中的平凡女子作者就是要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对那些日常生活之中平凡女子的悉心描写,展示出她们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展现她们细腻而动人的个性魅力,表现她们非同一般的才华和资质。对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情。曹雪芹对中国女性关注的焦点还集中到了女性的不幸遭遇上,应该说,贾府之中的女性都是十分不幸的,而每一个人又都有各自的辛酸史。他对当时中国封建时代全体妇女命运的一个基本态度,也是其女性观的最主要内容。林黛玉是红楼女子中个性意识最强的一位,她把对女性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的重视推向了更深的层面。黛玉摒弃了“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模式,把爱情的追求引向注重精神共鸣的全新境界。其次,黛玉与以往的女性形象相比,不仅敢于反抗封建礼教,还竭力维护女性的人格尊严。再次,黛玉的觉醒还表现在她具有崇高的审美理想和人生信条。林黛玉是大观园中最具审美特质的女性,她擅长吟诗作赋,她的诗作在众姐妹中更是独领风骚,《葬花吟》寄托了她对身世感慨的忧伤、世态炎凉的悲愤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黛玉对女性自身存在有着独立思考与清醒认识,她对女性个性的张扬和个体生命的重视是其强烈的女性意识左右下的行为方式。《红楼梦》中描写的贵族女性中,具有强烈自主意识的很多,因其个体不同又各有侧重。三小姐探春形象所体现出的女性参与“社会”事务的要求和杰出的管理才能,使同时期女性意识呈现出朝着更宽广方向发展的特质。探春的理家也为女子走出家门,走上社会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开辟了道路。《红楼梦》中身处下层的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意识觉醒的闪光点。晴雯追求平等、反对奴性的坚毅,尤三姐刎颈徇情的刚烈等无不昭示着这些身处下层的女性所拥有的平等的人格和高贵的精神,闪烁着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人性复苏的熠熠光辉。《红楼梦》塑造的不同阶层女性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艺术形象,真实再现了女性生活的历史画卷,呈现了女性意识觉醒不断扩大与发展的历史样态。虽然囿于时代、阶级的局限,女性意识的觉醒还仅仅停留在注重爱情、家庭的层面,没有上升到拓展女性个社会活动空间的高深领域,却为此后我国女性思想解放运动的到来与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参考文献:1、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2、刘梦溪,《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中册[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3、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4、范凤仙,《红楼梦》女性意识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25、景圣琪,红楼梦女性意识浅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296期)20086、朱兵,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态解析学术研讨会[C],《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7、王骁,从《红楼梦》看女性意识之觉醒[J],南华大学学报,20078、中国红楼梦学会,话说“《红楼梦》中人”[M],武汉,崇文书局,20069、莫砺锋,论红楼梦诗词的女性意识[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10、王倩,论《红楼梦》的女性观[D],延边大学2007
本文标题: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的研究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8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