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厦门市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实践与思考
热点话题哥本哈根会议带来的野低碳冶风潮袁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冲击着世界袁野低碳经济冶已然预示着一场世界性的生态革命遥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袁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必将成为一个国家尧一个地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袁也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焦点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袁30年的经济特区建设使厦门在经济尧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遥厦门能源尧水和土地等资源十分稀缺袁99%以上的能源从外地调入曰矿产资源稀少袁环境容量有限遥2008年袁厦门市人均渊常住冤水资源占有量仅547立方米袁约为全国人均的25.44%曰人均渊常住冤耕地面积0.0098公顷袁远低于全国人均0.098公顷的水平遥自然禀赋不足袁使厦门较早地意识到能源与发展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袁致力节能降耗袁依靠创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袁走出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遥2008年袁厦门市单位GDP能耗为0.6吨标煤/万元袁单位GDP水耗为16.3吨/万元遥理念创新袁节能减碳先行先试1援节能方面要要要在全市范围启动百家节能工程遥2005年袁对年综合能耗3000吨以上的企业实施节能项目试点工程袁为企业实施节能技改提供诊断尧设计尧融资尧改造尧运行尧管理系列服务遥百家节能工程项目实施后袁年节能折合标煤约10万吨遥要要要实施绿色照明工程遥目前袁厦门市夜景工程尧交通信号灯全面使用LED产品袁小区照明尧路灯等逐步推广使用太阳能及LED产品遥2008-2009年袁实施野国家绿色照明推广计划冶袁完成210万支节能灯的推广任务袁年可节电近4亿度遥要要要重点耗能单位分类监管遥厦门市建立并逐步完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体系袁近年来袁每年公布一批重点耗能企业名单袁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遥从2009年怨月起袁对能耗增长尧基本持平或下降的企业按野红黄绿冶猿色划分袁并实行分类监管遥要要要示范项目带动建筑节能遥厦门市以示范项目为切入点袁稳步推进全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遥2004年被建设部定为野推动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城市冶袁并获得美国能源基金会的支持遥2005年1月起袁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进行专项审查袁针对厦门气候特点袁重点控制门窗尧遮阳及建筑通风采光等节能措施的落实遥2007年袁被列为国家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城市尧建筑能耗统计示范城市遥2援节水方面要要要开展水平衡测试遥从2005年7月起袁要求月均取水量3000立方米及以上的用水单位袁每3年开展一次水平衡测试遥对未开展测试的单位袁扣减用水指标遥要要要实施阶梯水价遥1996年袁厦门率先试行阶厦门市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实践与思考陈津薛育芬5梯式水价收费袁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对收费政策进行调整遥1998年起袁对计划用水单位袁除根据行业情况进行限额供应外袁还对超标部分实行4档收费院超标15%以内的按1倍加价袁15%原30%的按2倍加价袁30%原50%的按3倍加价袁50%以上的按4倍加价遥以实施后的前3年统计袁节水率约为20%遥2005年8月起袁对居民用水实施阶梯水价袁户月用水15吨以上的袁吨水加收0.5元遥要要要推行工业废水零排放遥鼓励工业企业采用中水回用技术袁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遥2008年袁厦门工业企业水循环利用率高达93.4%遥3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要要要生活垃圾分类遥厦门市从2000年起推行垃圾分类袁从源头对有机垃圾进行减量化处理遥同年袁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遥要要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遥2008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34.97万吨袁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24.25万吨袁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270万吨袁当年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1.12%遥4援绿色出行方面要要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遥不断完善公交线路布局袁建设BRT快速公交系统袁方便民众出行袁减少小汽车的出行量遥要要要推广使用天然气公交车及出租车袁减少汽车尾气碳的排放量遥2010年投入300辆天然气公交车袁使用清洁能源的公交车达50%遥目前天然气出租车的占有量约为20%遥要要要推进步行区建设遥商业密集区禁止车辆通行袁有效减少拥堵产生的碳排放遥要要要开展无车日行动遥2005年起袁厦门在每年的9月22日开展无车日活动袁并于2007年与国家建设部野签署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冶活动承诺书遥5援城市绿化方面要要要2008年袁厦门城市建成区面积197平方公里袁全市拥有公园46个袁占地总面积达1386公顷曰人均渊常住人口冤公共绿地面积为19.21平方米曰建成区绿化面积74.64公顷袁覆盖率达37.89%袁被评为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冶遥机制创新袁齐抓共管全面保障1援健全机构要要要厦门市于1985年成立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袁1990年成立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渊现为厦门市节能监察中心冤袁2002年成立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袁2007年成立厦门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尧市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袁2008年1月成立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和协调小组遥形成政府牵头袁各部门分工协作袁全市上下共同推进的有效工作机制遥2援法规保障要要要先后出台了叶厦门市城市供水节水条例曳渊2006年冤尧叶厦门市节约能源条例曳渊2008年冤尧叶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的通知曳渊2004年冤尧叶厦门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实施办法曳渊2002年冤尧叶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关于推行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若干意见曳渊2003年冤尧叶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通知曳渊2004年冤及叶厦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曳渊2008年冤等一系列热点话题6政策法规袁从制度层面上规范政府尧企业及公众的行为遥3援减碳举措要要要大力发展低碳产业遥通过老企业搬迁和技术改造袁大力发展低能耗的产业袁关闭一批高耗能企业袁将全市46个工业园区整合为14个袁明确各园区的产业功能定位袁促进产业间的资源综合利用袁打造产业生态链遥要要要积极推行低碳技术遥把节能减排作为技术改造项目审核的先决条件袁对技改项目提出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遥大力开展减碳技术创新袁拥有含银固体废物综合开发技术尧PTA氧化残渣资源化尧钨废料回收利用等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遥因地制宜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近期袁叶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曳已编制完成袁规划提出重点从占碳排放总量90%以上的交通尧建筑尧生产三大领域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遥总目标院到2020年袁厦门GDP总量为2005年的7.14倍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6864万吨遥其中袁交通领域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88.69万吨袁到2020年袁排放量控制在1235.58万吨曰建筑领域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49.05万吨袁到2020年袁排放量控制在1922.02万吨曰生产领域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87.91万吨袁2020年排放量控制在3020.32万吨遥1援低碳交通袁公交先行要要要近年来袁随着汽车保有量尤其是私家车数量的攀升袁厦门市交通运输领域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袁厦门的公交出行率约为30%袁与香港的80%相比袁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遥大力发展BRT快速公交尧公交专用道尧普通公交等是减少厦门市交通领域碳排放的重要措施遥要着重解决公共交通的准点尧廉价尧安全与便利等问题袁优化公交出行袁提高公交出行率袁以减少私家车出行量袁降低交通碳排放量遥2援建筑减碳袁重在节能建筑领域的碳排放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袁全市2000年建筑领域碳排放量为185.2吨袁2008年增至449.05万吨袁年均增速11.7%遥在建筑减碳方面袁主要做到院要要要新建建筑推广使用新型材料和可再生能源袁实行一次性装修到位袁避免二次装修造成的资源浪费遥要要要针对厦门地域特点袁采取有效遮阳措施袁减少夏季空调使用时间遥要要要对高能耗的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遥3援调整结构袁扶优祛劣要要要厦门市生产领域2008年的碳排放量为987.91万吨袁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袁要实现2020年碳排放量控制在3020.32万吨的目标袁必须朝着野产业结构调优袁能源利用高效冶的方向发展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袁着力打造低碳产业袁发展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袁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曰培育科技服务尧文化创意尧金融业等低碳高产的产业遥应从法规上设置准入门槛袁同时对国家禁止发展的行业和在厦门没有竞争力的劣势产业袁在规定期限内予以关闭或转移遥4援政府主导袁社会参与要在制定低碳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袁结合厦门市的发展需求尧基础条件和科技水平袁加强政府主导袁动员社会整体力量共同建设低碳城市遥通过财政尧税收尧金融尧科技等综合配套政策措施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尧清洁能源尧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袁并将低碳化目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遥要要要建立低碳城市建设保障机制遥成立厦门市低碳经济工作机构袁加强组织协调曰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袁制定和落实激励约束政策曰设立财政专项资金袁对低碳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高新技术尧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扶持曰拓展融资渠道袁吸引社会各界资金投入低碳经济发展遥要要要加大宣传和示范带动力度遥研究制定低碳生产生活指南袁政府部门率先垂范曰研究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指导目录袁推广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低碳技术及产品曰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袁提高全社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袁努力把低碳消费方式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袁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遥渊作者单位院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冤热点话题7
本文标题:厦门市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实践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046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