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连锁超级市场业态一、超市的定义1955年美国《超级市场》一书出版,把超级市场定义为“采用自助服务的方式,有足够的停车场地,完全由所有者自己经营或委托他人经营,销售食品和其他商品的零售商店。”美国对超市的定义,包含三大要素:一是场地大,不但门店场地大,店外还要有大型停车场二是综合性强,货品齐全,齐全程度相当于百货商店三是顾客自助服务超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超级市场的特点自助服务,开架销售;集中式一次付款;商品品种齐全;价格低廉;现代化管理手段;普遍实行连锁经营。三、超级市场产生的过程美国是超级市场的发源地,我们以美国超级市场的产生为代表来阐述超级市场产生的一般过程:自选商店产生超级市场雏形出现现代超级市场诞生现代超市革命的爆发1.超市产生前零售业的主要特点业态结构简单商品品种分散店铺分布集中柜台式售卖(1)业态结构简单在超级市场产生前,零售业业态相对简单,主要有杂货店、单一品种店、百货商店、邮购商店等。杂货店、单一品种店店铺面积小,商品品种有限,交易规模不大,仅能满足小范围内居民的生活需要。(2)商品品种分散在超市产生前,零售店经营的商品品种相对分散。杂货店卖日常用品,菜店卖菜,粮店卖粮食,肉店卖肉,水果店卖水果;而百货店品种虽齐全,但远离居民区,很不方便。因此一个家庭主妇要完成一次购物往往要穿梭于菜店、肉店、粮店、水果店之间,非常麻烦。(3)店铺分布集中超级市场产生前,各种零售店铺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外延不断扩展,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区的零售店已不能满足全城居民的购物便利性要求。(4)柜台式售卖在超市产生前,准确讲是在自选商店产生前,各种零售店均采用柜台式售货方式,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商品逐渐丰富,人们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柜台式售货方式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柜台的阻隔,不便于顾客对纷繁复杂的商品进行挑选;顾客自主选择商品的意识增强,不大希望售货员参与整个挑选过程;对于部分顾客,售货员的参与会给他们带来某种心理压力,而导致购物的不愉快。2.超市产生的前提条件买方市场的出现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电冰箱开始普及经济危机带来契机经济危机带来契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便利生产和包装标准化连锁经营的发展买方市场的出现买方市场的出现是超市产生的前提条件.当处于卖方市场时,商品供不应求,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顾客也不会对购买条件、购物便利性、商品价格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商品数量有限,也无法体现一次性购足所需商品这一超市特征。随着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商品品种及数量都迅速增加,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于是消费者开始用更“挑剔”的目光审视着商品市场,不仅要求物美价廉,还要求省时便利。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超级市场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居民生活进入小康水平。此时,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满足基本需求趋向于满足高级需求,由注重商品数量趋向于更加注重商品质量、花色、品种和购物环境。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超市一般都产生于居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时期。电冰箱开始普及超市可以满足消费者一次性购足所需日用品的需求,同时为节省双方的交易成本,鼓励消费者批量购买,所以必须有相应的冷藏设备。电冰箱的普及,使居民储藏1~2周的食品成为可能。据统计,超市产生时的电冰箱普及率,美国为80%以上,法国为95%,日本为50%。尽管各国情况不同,但都在50%以上。经济危机带来契机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一场经济大危机,工厂停产,工人失业,各行各业都不景气。购买力急剧下降,商店纷纷倒闭,勉强支撑的也是惨淡经营。零售业者不得不突破现有的经营模式而另辟蹊径。而摆脱困境的最佳途径就是降低商品价格。当时由于生产萎缩,大量建筑物闲置,租金低廉,这就为降低商品价格创造了条件。同时一些零售店采用自选购物方式,节约了人工成本,为降低商品价格开拓了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自选购物、统一付款是超级市场的特征之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超市现代管理方式保证了这一特征的存在。商品标识技术、产品编码技术和条形码技术的发展,为电子收款机的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POS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超市商品的管理效率,电子监控系统的出现有助于降低失窃率。所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超市的现代化管理,使超市得以不断繁荣和壮大。交通便利超市的发展有赖于其商品价格的低廉,而薄利多销的价格策略需要超市的商圈相对较大,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交通便利有助于缩短消费者的在途时间,从而扩大商圈范围。交通便利主要表现为公路的发展及小汽车的普及。生产和包装标准化超级市场与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超级市场实行自选购物方式,要求商品整齐、美观。零散和杂乱无章的摆放,不仅会阻碍自选购物制度的推行,而且会使顾客产生脏乱和不卫生的感觉。所以,商品的标准化和包装化成为超级市场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连锁经营的发展“连锁经营”这一先进的店铺经营管理方式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日趋成熟,超级市场采用连锁管理后可增加市场份额,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树立企业形象,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所以,连锁经营为超市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生活节奏加快二战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女权运动的开展,妇女就业人数增加,大部分妇女既要为事业奔波,又要为家庭操劳。有限的时间周旋于工作与家务之间颇显紧迫,因此她们都愿意在一家零售店里一次买齐所有日常用品和食品杂货,以节省时间,而超市恰恰能满足这一点。美国(6种)1.超级市场(supermarket)又称传统超市,是指以经营食品为主,营业面积和营业额达到一定规模的自选商场。在不同时期,美国对超市的营业额有不同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年营业额达到37.5万美元的自选商店才能称之为超级市场;60年代这个标准提高到50万美元;70年代提高为100万美元;80年代上升为200万美元。四、超市的种类2.超级商店(superstore)它采取自助服务的销售方式,一般营业面积为3200平方米左右,以经营非食品类的日常用品为主,包括化妆品、服装、图书、杂志等,也有食品。有的超市商店还附设洗衣、修理、融资和快餐等多项业务。超级商店一般比超级市场营业面积大,经营的商品种类广,价格更高。3.联合商店(combinationstore)它是超市与超级商店的混合体,营业面积平均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也采取自助服务方式。4.特级市场(hyper-market)它比超市大数倍,营业面积在7400-20400平方米之间。除了经营食品外,特级超市还经营日常生活用品及家用电器、家具等。实质上,特级市场可以说是一种巨型的超级市场。(综超)5.折扣商店(discountstore)他通常经营全国性品牌商品,售价低廉、服务简单、设备简陋,店址选在低租金区。6.便利店(conveniencestore)它主要经营日常用品,包括食品和其他生活用品,每周7天营业,每天营业24小时,一般位于居民区附近,商品售价较高,基本上采取自助服务的销售方式。日本自助协会1959年对超级市场的定义是:以自助服务方式、由一个资本经营,年营业额在1以日元以上的独立营销综合食品零售店。日本的连锁超市共分7种形式:1、大型综合超级市场。衣、食、住类商品的销售额占全店销售额的10%-70%,从业人员50人以上,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特别指出大城市要6000平方米以上)。2、中型综合超级市场。营业品种和从业人员与大型综合超级市场相近,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3、一般综合超级市场。衣、食、住类商品的销售额占全店销售额的50%以上,从业人员50人以下。4、衣料品超级市场。衣料、服装类商品的销售额占全店销售额的70%以上,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5、食品超级市场。食品销售额占全店销售额的70%以上,营业面积500平方米以上。6、居住品超级市场。同居住相关的商品销售额占全店销售额的70%以上,营业面积500平方米以上。7、其他超级市场。只不同于以上6种形式的超级市场。中国超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超市一般定义为400平方米以上,营业范围包括各类食品及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的零售商店。超市的核心定义:实行自主服务和集中是一次性付款的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消费者对基本生活用品一次性购足需要的零售业态。超市运用的是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经营,因而普遍实行连锁经营方式。五、中国超市的发展过程超市的发展历程表现为:经营商品由食品走向综合性日用品;规模有小到大;服务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我国自选商店的出现我国最早的一家自选商店是1981年4月12日开业的广州友谊商店附设的小型食品自选商店。经营面积270平方米,经营商品350多种,设有三台收款机,此后,北京、上海等地纷纷效仿。发展至1985年,全国约有140多家食品自选商店。特点:主要经营食品,采用开架售货与自助购物的售货方式。五、中国超市的发展过程自选商店与超市的差距商品价格过高:规模小、成本高,计划价VS议价,国营体制;商品品种较少,很难满足顾客一次购齐的需求:计划经济,物质匮乏,凭票;缺乏现代的经营管理手段和技术:连锁店管理经验,POS系统,冷链设备。自选商店的衰落由于先天不足和各种条件的不成熟,我国的自选商店从1986年开始,许多店铺纷纷关门倒闭:1985年北京28家自选店,盈利17家,亏损11家;1986年广州9家自选商店关闭了5家;天津5家关闭了3家;到1989年,上海的20家自选商店几乎无一幸存。自选商店尽管未能繁荣,但经历了10年的兴衰,为超级市场在中国的兴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超市的兴起1990年12月,我国第一家现代超级市场——美佳超市在广州的虎门镇开业。1991年5月,上海联华超市商业公司宣告成立;同年9月20日,联华超市曲阳商场开业;1993年1月,由上海华联商厦(集团)有限公司开办的华联超市首批6家商店同时开业。广东美佳超市、上海联华超市以及华联超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超市的兴起!1、经营面积扩大。现代超市的经营面积不断扩大,以容纳更多的商品,提供更多的服务,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4000-500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随后上万米的超市也相继增加。2、经营商品品种越来越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日用品的认识范围越来越广,商品品种也越来越多,迫使超市不断增加商品品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三、超级市场的发展趋势3、经营组织越来越集团化以美国为例,其超市基本实现了连锁经营,规模庞大。在美国已形成了几个零售集团的对垒。4、经营场所向郊区购物中心转移早期超市虽然也有设在郊区的,但是存在着独立化形态,即在一个地方可能仅有一家超市。随着郊区购物中心的发展,超市有了较为理想的运营空间。除了商业区域以外,郊区也成为超市选址的主要选择。5、经营方式集中化趋势零售业激烈竞争,各种零售店铺必须形成规模效益,这就迫使零售企业通过开办分散的店铺来抢占市场,通过集中来实现规模效益。6、未来超市将出现智能化三维全息图像展示:顾客步入超市,第一眼便是以商品为蓝本的艺术陈列,通过三维全息图像全方位展示,例如三维图像试衣室;无线电导购:顾客用一张记载了顾客购买习惯、购买消费水平等信息的卡片,超市进行无线实时跟踪,有针对性地调整商品陈列;自购自结:目前自购已经实现,自结尚待开发。
本文标题:连锁超市业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105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