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09年高考语文难点攻略
2009年高考语文难点攻略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考试大纲》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是一种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表达应用能力。根据2007年、2008年部分省市高考试卷命题情况看,本考点需要掌握常用的12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重点掌握问号、冒号、分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写;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金题透视例1.(2008年高考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B.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C.小雨突发奇想地说:“今天阳光灿烂,我上你家看看好吗?”博文打趣地说:“去我家?去我家干嘛,扶贫吗,哈哈。”D.她写博客是给自己解闷。“明天就能见到妈妈了,要是爸爸一起来多好啊!我……”她一阵心酸,写不下去了。【解析】此题结合现实生活中对标点符号的几种误用来考查考生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和使用。从难易程度上看,此题几个错误项的设置有一定的梯度。A项错在冒号不能套用,较简单。B、C两项较难,难在不但要理解标点符号本身的用法,更重要的是把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具体语境结合起来,B项中最后一个句号应放到引号的外面。C项中“去我家干嘛”是连续问,也应用问号,“扶贫吗”也应用问号,最后的句号应改为感叹号。【答案】D例2.(2008年高考天津卷)在下文的括号中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就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邓恩合著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因此竟然有人嘲笑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解析】该题考查了考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该题考生常犯的错误是不能区分引号与书名号的用法。书名号只用于书名、文章名、歌曲名、戏曲名、法律文件名等。第一处是一个“论断”,也就是“观点”,因而只能用引号。【答案】“”、——《》“”。例3.(2008年高考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乐观、自信,是金晶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①我从小性格就像个男孩子,记得那时很爱看电影《佐罗》②看完后就觉得自己真成了那里面的剑客③这位被称作“微笑天使”的姑娘笑着说④后来在2001年我很自然地选择了学习击剑⑤①②③④⑤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引号与其相关标点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说”在引语中间时标点符号的用法。该类题目考生出错的原因多为对标点符号的用法掌握不扎实,或是对文句含义、层次把握不准。“乐观……印象”是完整独立的句子,故后面用句号;“我从小……里面的剑客”、“后来……学习击剑”是完整引用,故用引号且句末的句号置于引号内;“这位……笑着说”夹在引言中间,故句末用逗号。【答案】A例4.(2008年高考江西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站在村中心小学那几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前(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感觉这里像是刚被敌机轰炸过。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C.“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D.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解析】本题考查了标点符号的使用。A项,括号内的内容起注释作用,应放在“教室”一词的后面。C项,“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为插入成分,“说”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D项,“对非法制造……注射毒品等”内部层次混乱,应改为“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平时的学习中明确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不断加以练习,就可以较好地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括号的使用中需注意两种情况:一是补充和注释全句的要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二是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要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如题中的A项括号应紧跟在“教室”之后。【答案】B难点攻略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技巧指津:(1)问号运用的三个技巧①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②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③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的句中,而仍然用在全句末尾。(2)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①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是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之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②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③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凡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3)顿号运用的技巧①并列词语结合得紧,中间不用顿号;但表序数时要用顿号。②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③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④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较大的,不用顿号,用逗号。⑤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而作主语、谓语、补语等表强调时,及并列的介宾短语用作状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⑥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4)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运用的技巧①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句子(局部)时,括号用在点号前;不需停顿时括号后不用点号。②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号用在点号后面。(5)并列分句间的停顿是用逗号还是用分号①凡是用逗号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的,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②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的,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6)省略号运用的技巧①省略号后一般不能再用其他的标点符号。②省略号后不能再用“等”,用了“等”就不能用省略号。(7)冒号运用的技巧①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②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③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④同一人话语未完不用冒号。⑤对前面并列的几种情况进行总结,也要用冒号。(8)书名号运用的技巧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而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2009年高考语文难点攻略32009年高考语文难点攻略2正确使用实词2008年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词语使用含实词、虚词、熟语的使用。正确使用词语,就实词而言,要以准确理解词语本身为基础,包括词语的词义、词性、词的色彩、词义的轻重、词的适用范围、语体的差别等。这种理解,不是要求准确无误地记住某个实词的词典意义,而是能够将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握它在实际运用中的动态意义从高考来看,2007年以前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和使用上,侧重于考查辨析、判断或选用近义词的能力。2008年对实词的考查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语境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这类试题出现在试卷中,它要求既理解词语的本意,又注意词语的色彩,还要注意词语的搭配。这两种考查形式,在今后的高考中仍会沿用。金题透视例1.(2008年高考北京卷)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着匀称的海滨卵石。碑石()“耳”字形,有如()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A.雕铺呈贴B.塑铺像画C.塑摆像贴D.雕摆呈画【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实词的能力。解答时应将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根据词义、词性、词语的色彩(褒贬)等选定最合适的词语。“呈”强调具有了某种形式,“像”有仿佛的意思,根据语境,应用“呈”。“贴”与“耳朵”搭配,准确地表现出“耳”的形态。据此分析,可运用排除法,确定题目要求的答案。【答案】A例2.(2008年高考湖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词运用的能力。考生在做此题时,要注意词语的本义的理解,还要注意词语的色彩,注意词语搭配。C项中“培育”是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或按照一定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培育”与“两岸的乡村和城市”不能搭配,可改为“哺育”,用其本义“喂养”。“传续”是“继承”的意思,用在A句中恰当。“沉浮”在B句中是形容鼾声的时大时小或时隐时现,所以恰当。“涵养”在D句中是“修养”的意思,使用恰当。【答案】C例3.(2007年高考山东卷)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国家有关部门的()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②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逃。③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着饱满的生气。A.监测私自充斥B.监控擅自充斥C.监测擅自充溢D.监控私自充溢【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监测”意思侧重在测量上,而“监控”意思侧重在实施控制,依据语境中的“低于国家标准”,可知是测量结果,故选“监测”。“擅自”比“私自”程度更重,带有较强责备的感情,更合乎语境。“充斥”用于不好的东西,和后面的“饱满的生气”不搭配,故选“充溢”。【答案】C难点攻略正确使用实词的解题方法,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语法方面思考①看词性是否误用。例如:“启示”与“启事”,“启示”是启发的意思,属动词;“启事”是刊登或张贴出来的声明,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属名词。②看成分是否搭配。例如:“违反”与“违犯”,“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常与规程、制度等相搭配;“违犯”指违背和触犯,常与法规、党纪、国法相搭配。③看词义理解是否准确。例如:“坚苦”与“艰苦”,“坚苦”是坚忍刻苦,一般喻指一个人在非常困难的环境或条件下,坚守岗位或坚持学习的坚强意志;而“艰苦”专指环境或条件状况不好,如环境艰苦、条件艰苦等。(2)从修辞方面思考①看音节配合是否协调。例如:“增加”与“加”,“减少”与“减”,用哪一个,要考虑前后文音节的搭配协调。②看感情表达是否恰当。例如:“烦扰”与“烦恼”,“烦扰”指搅扰或因受搅扰而心烦,如“我实在不忍心再烦扰他”;“烦恼”指烦闷、苦恼,如“自寻烦恼”。又如:“语重心长”与“苦口婆心”,前者指言词诚恳,情意深长;后者指劝说不辞烦劳,像老太太一样慈爱,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③看语体风格是否适宜。例如:“散步”与“溜达”,“谈话”与“聊天”,使用时要注意语体风格。④看用语的轻重或重点是否合理。例如:“嘲笑”与“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之意,但语意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又如:“暴发”与“爆发”,两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暴发户”、“山洪暴发”不能用后者;“火山爆发”、“爆
本文标题:2009年高考语文难点攻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12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