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精品教案】
1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我上学了【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教学重点】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首备设计二次备课记录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1.同学们,你们好!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板书:我上学了)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二、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1)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交流:你去过天安门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来到天安门,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师小结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板书:我是中国人3.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三、图文结合,进行爱上学教育1.引言: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高兴吗?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读一读——我是小学生。(板书)2.课件出示插图,小朋友都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去上学,他们还高2兴地诵读着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3.教师范读,然后领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1)“不迟到”的“迟”要读准翘舌音。(2)“早,早,早”的“早”为平舌音。(3)“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这句话要正确断句。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小朋友们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指导朗读。小结: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能为祖国立功劳。5.齐读整首儿歌。播放《上学歌》,学生学唱。中初步感受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从而乐于表达,乐于诵读。四、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育1.出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看小朋友是怎样读书、写字的。3.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读书姿势: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写字姿势: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五、交流展示,进行热爱语文教育1.师:书就是知识的海洋,乐趣的天堂。你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小组内互讲故事,然后选择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点评。2.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和家长一起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1、天地人3【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2、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参观校园,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3、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学生的角色认同感。【教学重点】认识同学和老师;参观校园,熟悉教室;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首备设计二次备课记录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1.播放童谣视频。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3.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4.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4.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4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5.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天:(1)联想识字。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3)组词识字:天上、每天、天真。地:(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土”。(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3)组词识字。大地、地面、土地。人:(1)数笔画识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3)猜字谜识字。“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4)组词识字。大人、人民、人们。四、游戏巩固,课堂总结1.课件出示识字大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学生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2.小结: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的学生。我们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间,一起做热爱学习、勤奋努力的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2、金木水火土【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2.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4个字和横、竖2种笔画。5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认识田字格,学写汉字。【教学难点】读准“三、四、上”的字音。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首备设计二次备课记录一、音频激趣,诵读导入1.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3.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3.小组合作:(1)自由朗读小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5.齐声诵读。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2.学生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2.认识田字格:6(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1)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练写。(2)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8页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3)教师范写,教师重点讲解。(4)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5)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6)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竖”的写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3、口耳目【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7【教学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首备设计二次备课记录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1.认识象形字。(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5)教师小结。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2)汇报交流。4.游戏巩固。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坐)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8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5.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四、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五、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4、日月水火【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2.会写“日、田”等4个字和捺、点2种笔画。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教学难点】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禾、火”等字。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9首备设计二次备课记录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导入:汉字家园新来了8个生字宝宝,不过,它们都藏在画里,认真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们。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借助富有童趣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1.学习“日”字。(1)课件演示动画(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2)教师领读“日”字。交流: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2.学习“月”字。(1)课件演示动画(月亮图形演变成甲骨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变成了“月”的两个横。)(2)交流:你认识这个字宝宝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预设: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我能用“月”组词、说句子:月亮——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3.学习方法小结: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也是象形字。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三、合作学习,教
本文标题: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精品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14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