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反比例函数与-面积-动点问题
反比例函数与面积、动点问题,多边形动点问题一.求函数解析式例1.如图1,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象限上的一点,且矩形PEOF的面积为3。求这个反函数的解析式。图1图2二.求面积例2.图2中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分别以A、B两点为圆心,画与y轴相切的两个圆,若点A的坐标为(1,2),求图中两个阴影面积的和。三.特殊点组成图形的面积例3.如图3,反比例函数x8y与一次函数2xy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1)求A、B两点的坐标;(2)求AOB的面积。图3图4图5四.探讨面积的变化例4.如图4,xy和)0m(mxy的图象与)0k(xky的图象分别交于第一象限内的两点A,C,过A,C分别向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B,D,若直角三角形AOB与直角三角形COD的面积分别为21、SS,则1S与2S的关系为()A.21SSB.21SSC.21SSD.与k,m的值无关五.求参数的值例5.如图5,已知反比例函数x12y的图象和一次函数7kxy的图象都经过点P(m,2)。(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等腰梯形ABCD的顶点A、B在这个一次函数图象上,顶点C、D在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两底AD,BC与y轴平行,且A和B的横坐标分别为a和a+2,求a的值。反比例函数与面积、动点问题,多边形动点问题yOxABCDαy=x311-1-1一、反比例函数与特殊四边形结合1.如图1,已知双曲线y=xk(k>0)与直线y=k′x交于A,B两点,点A在第一象限.试解答下列问题:(1)若点A的坐标为(4,2)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若点A的横坐标为m,则点B的坐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2)如图2,过原点O作另一条直线l,交双曲线y=xk(k>0)于P,Q两点,点P在第一象限.①说明四边形APBQ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设点A,P的横坐标分别为m,n,四边形APBQ可能是矩形吗?可能是正方形吗?若可能,直接写出m,n应满足的条件;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2.我们容易发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你可以利用这一结论解决问题.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x轴所在的直线绕着原点O逆时针旋转α度角后的图形.若它与反比例函数y=x3的图象分别交于第一、三象限的点B、D,已知点A(-m,0)、C(m,0)(m是常数,且m>0).(1)直接判断并填写:不论α取何值,四边形ABCD的形状一定是_____________;(2)①当点B为(p,1)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试求p、α和m的值;②观察猜想:对①中的m值,能使四边形ABCD为矩形的点B共有..几个?(不必说理)(3)试探究:四边形ABCD能不能是菱形?若能,直接写出B点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二、反比例函数与相似三角形结合3.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k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已知OA=10,tan∠AOC=31,点B的坐标为(m,-2).(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y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PDC与△ODC相似,请你求出P点的坐标.反比例函数与面积、动点问题,多边形动点问题4.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x2和y=-x8在第二象限中的图像,点A在y=-x8的图像上,点A的横坐标为m(m<0),AC∥y轴交y=-x2的图像于点C,AB、CD均平行于x轴,分别交y=-x2、y=-x8的图像于点B、D.(1)用m表示A、B、C、D的坐标;(2)求证:梯形ABCD的面积是定值;(3)若△ABC与△ACD相似,求m的值.三、反比例函数与翻折结合5.如图,四边形OABC是面积为4的正方形,函数y=xk(x>0)的图象经过点B.(1)求k的值;(2)将正方形OABC分别沿直线AB、BC翻折,得到正方形MABC′、NA′BC.设线段MC′、NA′分别与函数y=xk(x>0)的图象交于点E、F,求线段EF所在直线的解析式.6.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是矩形,点C的坐标为(4,3),反比例函数y=xk(k>0)的图象与矩形AOBC的边AC、BC分别相交于点E、F,将△CEF沿EF对折后,C点恰好落在OB上.(1)求证:△AOE与△BOF的面积相等;(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如图2,P点坐标为(2,-3),在反比例函数y=xk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M、N(M在N的左侧),使得以O、P、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M、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课后练习1.如图,已知直线y=-2x+b与双曲线y=xk(k>0且k≠2)相交于第一象限内的两点P(1,k)、Q(22b,y2).(1)求点Q的坐标(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2)过P、Q分别作坐标轴的垂线,垂足为A、C,两垂线相交于点B.是否存在这样的k值,使得△OPQ的面积等于△BPQ面积的二倍?若存在,求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P、Q两点请自己在图中标明)反比例函数与面积、动点问题,多边形动点问题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m(x>0,m是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1,4)、点B(a,b),其中a>1.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过点B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D,AC与BD相交于点M,连结AD、DC、CB与AB.(1)求m的值;(2)求证:DC∥AB;(3)当AD=BC时,求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3.如图,一次函数y=kx-7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12的图象交于A(m,2)、B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点B的坐标;(2)等腰梯形CDEF的顶点C、D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顶点E、F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DE∥CF∥y轴,且C、D的横坐标分别为a、a-2,求a的值.4.如图,直线y=21x+b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与双曲线y=xk(其中x>0)相交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2,y1),作PC⊥x轴于C,已知△APC的面积为9.(1)求双曲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在(1)中所求的双曲线上是否存在点Q(m,n)(其中m>0),作QH⊥x轴于H,当QH>CH时,使得△QCH与△AOB相似?若存在,请求出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三角形1、如图,已知△ABC是边长为6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AB、BC匀速运动,其中点P运动的速度是1cm/s,点Q运动的速度是2cm/s,当点Q到达点C时,P、Q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解答下列问题:(1)当t=2时,判断△BPQ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设△BPQ的面积为S(cm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3)作QR//BA交AC于点R,连结PR,当t为何值时,△APR∽△PRQ?2、如图,已知ABC△中,10ABAC厘米,8BC厘米,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第21题)反比例函数与面积、动点问题,多边形动点问题3、直线364yx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动点PQ、同时从O点出发,同时到达A点,运动停止.点Q沿线段O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沿路线O→B→A运动.(1)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2)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OPQ△的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485S时,求出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P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的坐标.4、如图,在Rt△ABC中,已知AB=BC=CA=4cm,AD⊥BC于D,点P、Q分别从B、C两点同时出发,其中点P沿BC向终点C运动,速度为1cm/s;点P沿CA、AB向终点B运动,速度为2cm/s,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x(s)。⑴求x为何值时,PQ⊥AC;⑵设△PQD的面积为y(cm2),当0<x<2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⑶当0<x<2时,求证:AD平分△PQD的面积;⑷探索以PQ为直径的圆与AC的位置关系。请写出相应位置关系的x的取值范围(不要求写出过程)四边形1、如图5,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3cm,BC=7cm,∠B=060,P为下底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连结AP,过P点作PE交DC于E,使得∠APE=∠B.⑴求证:△ABP∽△PCE;⑵求等腰梯形的腰AB的长;⑶在底边B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DE:EC=5:3,如果存在,求BP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厘米,BC=6厘米,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向点B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0≤t≤6)。(1)当t为何值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求四边形QAPC的面积,并提出一个与计算结果有关的结论;(3)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5.[思维点拔]①由图形可知,当△A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QA=AP,由此可列出关于t方程..,从而求出t的值;②将四边形QAPC分割成△QAC和△APC,先求出三角形的面积,从而得到四边形QAPC的面积;③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这个问题因不管P、Q如何运动,△QAP的∠QAP都为直角,与△ABC的∠ABC相等,所以考虑“对应边”应分.QA与BC为对应边或AQ与AB为对应边的两种情况讨论....。3、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5,AD=6,BC=12.动点P从D点出发沿D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动点Q从C点出发沿CB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B点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P点到达C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1)梯形ABCD的面积等于;(2)当PQ∥AB时,P点离开D点的时间等于秒;(3)当P,Q,C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P点离开D点多少时间?AQCDBPxAOQPByDABCQOPB图5CDEAP图ACQDPBE图1反比例函数与面积、动点问题,多边形动点问题4、如图,在梯形ABCD中,354245ADBCADDCABB∥,,,,∠.动点M从B点出发沿线段B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动点N同时从C点出发沿线段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BC的长.(2)当MNAB∥时,求t的值.(3)试探究:t为何值时,MNC△为等腰三角形.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四边形OABC是等腰梯形,BC∥OA,OA=7,AB=4,∠COA=60°,点P为x轴上的—个动点,点P不与点0、点A重合.连结CP,过点P作PD交AB于点D.(1)求点B的坐标;(2)当点P运动什么位置时,△OCP为等腰三角形,求这时点P的坐标;(3)当点P运动什么位置时,使得∠CPD=∠OAB,且ABBD=85,求这时点P的坐标。(2011江苏南京,15,2分)设函数y=2x与y=x﹣1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a,b),则11ab的值为﹣12.1.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B为CD边上的点,3'CB.将纸片沿某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点A的对应点为'A,折痕分别与AD,BC边交于点M,N.(1)求BN的长;(2)求四边形ABNM的面积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90B,4ADAB,7BC,点E在BC边上,将△CDE沿DE折叠,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C处.(1)求'CDE的度数;(2)求△'CDE的面积.AC
本文标题:反比例函数与-面积-动点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14774 .html